黄素娟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更多>>
- 清代广东乡会试宾兴事业探析被引量:1
- 2015年
- 清代,中央政府仅资助会试的士子,且额度少。为解决士子乡会试的卷资、盘费问题,清嘉庆、道光朝起,广东州县纷纷筹措资金,资助赴考的乡会试士子,至今广东还留有这类宾兴遗存。作为地方的文化、教育资产,广东宾兴资金的来源有官府公项、官绅及民人捐资等。广东以宾兴资产的生息部分资助士子,其增殖办法为置买田产、发典(当)生息或直接放贷生息。
- 杨品优黄素娟
- 关键词:清代乡试会试宾兴
- 政治、 市场与近代广州建筑营造业
- 2025年
- 近代广州的建筑营造业随着城市建设而快速发展,至20世纪30年代步入发展巅峰。建筑营造业分工细化催生了新的工种,薪资更低的女工也进入该行业。但建筑工人主要仍以散工的形式聚集在“五市”待雇,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也留存着师徒制,形成从事建筑营造业的职业和技术门槛。这两种特征导致建筑工人工资等级差异明显,也使得建筑营造业组织内部矛盾重重。本文展现了近代建筑营造业与传统的勾连密切。原有的业缘、地缘等社会因素被带入新式的工会和同业公会。虽然组织模式是全新的,但建筑工人原有的社会网络没有改变,由此衍生出建筑营造业组织内部的相互抗争。
- 黄素娟
- 乡村基层权力与城市扩张——以民国时期广州河南开发为例被引量:3
- 2017年
- 本文试图以民国时期广州河南的开发为例,探讨乡村基层权力如何应对代表着国家政权的城市扩张。在清代的开发历程中,河南形成了街市与乡村两套不同的乡村权力体系。民国时期,近河一带的街市被划入市区范围,而内陆乡村基层权力先后掌握在乡团联团和区公所的手中。当20世纪30年代广州市政府推行发展河南计划时,盘根错杂的乡村权力关系极大地牵制着市政权限的扩张。
- 黄素娟
- 关键词:民国城乡关系
- 国家政权建设与民国时期广州城市土地产权变迁(1911—1935)被引量:4
- 2018年
- 本文从国家政权建设视角探讨民国时期广州城市土地产权的变迁。辛亥革命后,广东军政府通过政权更迭取得了承袭公有土地的合法性,并用法律规章明确划分出官产,以区别于私有产权。广州市政厅成立后,为了明确省、市政府在税收中的权限范围,提出"市产"之名,在市区范围的公有和共有性质的产业随之都被纳入"市产"的范围。通过铺底登记,市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实现了对双重产权的管理。最后,政府通过设立土地局进行土地登记,以实现私有土地的产权确认,进而征收土地税。至此,现代国家政府与民众在土地事务上重新确立了契约关系,城市土地产权管理体系初步确立。
- 黄素娟
- 关键词:国家政权建设土地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