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骥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植保系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二甲戊灵和2,4-滴丁酯对5种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7年
- 为5种作物安全施用芽前除草剂提供参考,采用室内发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二甲戊灵乳油和2,4-滴丁酯乳油对小麦、玉米、大豆、绿豆和花生5种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33%二甲戊灵乳油和72%2,4-滴丁酯乳油对5种作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当5种作物在大田施用浓度分别为330.0mg/L的33%二甲戊灵和72.0mg/L的72%2,4-滴丁酯时,可保证其种子正常发芽、幼苗安全生长,且对5种作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有促进作用,超过此浓度则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降低。
- 车志平田月娥周骥刘圣明陈根强
- 关键词:二甲戊灵作物种子萌发
- 吡虫啉与三唑酮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探明吡虫啉及三唑酮作为小麦种衣剂的合适用量,为小麦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以70、11、06156、周麦18和11穗136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室内培养皿发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5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5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5个小麦品种(系)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当5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的浓度分别为125.0mg/L和75.0mg/L时,5个小麦品种(系)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达最高,并对其种子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还可有效隔离病虫害,保证种子正常安全发芽,超过此浓度则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降低。
- 车志平田月娥周骥刘圣明陈根强
- 关键词:吡虫啉三唑酮小麦种子萌发
- 基于显著抑菌活性原药1-萘酚和恶霉灵的乳油制备
- 2017年
- [目的]探讨基于1-萘酚和恶霉灵的乳油最佳配方。[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初步测定1-萘酚和恶霉灵对小麦赤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和牡丹黑斑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基于1-萘酚和恶霉灵显著抑菌活性,制备乳油制剂;通过对溶剂、乳化剂进行筛选组合优化,测定相应配方的性能。[结果]1-萘酚和恶霉灵对3种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活性。确定序号5、11、12、16、17和20的配方不论从乳油外观还是乳化分散性和稳定性方面均完全符合乳油的要求。[结论]1-萘酚和恶霉灵乳油制剂可进一步研究开发。
- 周骥车志平田月娥刘圣明陈根强
- 关键词:1-萘酚恶霉灵抑菌活性乳油
- 3%呋喃丹颗粒剂对蔬菜生长与残留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明确3%呋喃丹颗粒剂对蔬菜生长与残留的影响,为合理使用呋喃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盆栽法分别测定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呋喃丹对生菜和小白菜的发芽与生长的影响。[结果]浓度低于2.00 mg/kg时,呋喃丹能明显促进生菜和小白菜种子的萌发和生长,表现为发芽率提高,植株生长健壮,产量高;浓度高于10.00 mg/kg时,抑制生菜和小白菜种子的萌发和生长,表现为发芽率降低,植株生长异常,出现严重药害,产量降低。进一步残留试验表明,生菜和小白菜中呋喃丹的残留量会随着土壤中添加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与土壤添加呋喃丹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应全面禁止呋喃丹在蔬菜基地使用。
- 周骥车志平田月娥陈根强
- 关键词:生菜小白菜呋喃丹
- 芽前除草剂与地膜共作对玉米和花生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首先,在设置浓度下,采用纸床法筛选得6种芽前除草剂分别对玉米和花生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其次,在纸床法测定的最适发芽浓度下进一步采用盆栽法分别研究了6种芽前除草剂对玉米和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720g/L异丙甲草胺和50%丁草胺对玉米苗期生长无不良影响,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苗期生长,适合芽前除草剂与地膜共作种植玉米;720g/L异丙甲草胺、50%丁草胺和240g/L乙氧氟草醚3种芽前除草剂均适合与地膜共作种植花生。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安全种植玉米和花生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指导依据。
- 车志平田月娥周骥刘圣明陈根强范帅李彭拜
- 关键词:盆栽法玉米花生芽前除草剂地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