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炜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与比较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大鼠模型的制备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在高原低压环境模拟仓内,模拟新生儿在高原环境下缺氧缺血脑损伤的过程,制备不同海拔高度下高原脑损伤大鼠模型。方法 10日龄的SD新生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即A组(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B组(2 000 m组)、C组(4 000 m组)、D组(6 000 m组)。对照组大鼠在屏障环境中饲养,实验组大鼠置于高原低压环境模拟仓结合运动的方法制作新生儿高原脑缺氧缺血模型,运动方式为在舱内游泳槽进行60 min/d的游泳运动,且在高原低压环境模拟仓内生活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0 h。每组大鼠分别在第3、7、11、15天用Zea Longa 5分制评分标准进行行为学评分并且于第15天采集静脉血,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每组处死后取脑组织进行HE染色和TTC染色。结果 (1)神经病学评分:实验组B组、C组、D组行为学评分与对照组大鼠相比,行为学评分差异显著(P<0.05),D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2)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实验组大鼠均有炎症细胞浸润,且炎症细胞浸润程度与海拔高度成正相关。(3)TTC染色表明:在高原环境下大鼠的大脑皮质缺血明显。(4)电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显示:实验组B组呈帽状结构;C组呈不规则形;D组呈锯齿状。结论本研究采用高原低压环境模拟仓结合运动模拟高原环境制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模型,该模型稳定、可靠,比其他方法更符合缺血缺氧脑损伤的发病机理,与临床贴近,可用于相关研究。
- 庞炜曹帅帅李树祎田雨光顾为望
- 关键词:TTC染色扫描电镜
- 西藏小型猪IGF-1基因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差异表达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测定西藏小型猪的IGF-1基因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情况,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GAPDH基因为内参照,检测了IGF-1基因在西藏小型猪不同组织和不同生长阶段间的表达变化。结果 (1)IGF-1基因表达的时序性研究表明在0、0.25、0.5、1、2岁时肌肉组织的表达量最低,在0、0.25、0.5岁时皮肤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0.1、2、3岁时肝组织的表达量最高。(2)IGF-1基因在在7个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0.25岁时其在表达丰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皮肤、肺、肝、肾、脾、心脏和肌肉。且在皮肤中的表达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织(P<0.01)。同时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达中,IGF-1基因0.25岁时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均达到峰值。结论西藏小型猪的IGF-1基因的表达呈现出明显的时空特异性。
- 田雨光王玉珏庞炜岳敏
- 关键词:IGF-1基因西藏小型猪实时荧光定量PCR
- 神经干细胞通过P25和P35蛋白质促进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大鼠神经功能恢复被引量:2
- 2017年
- 该文探讨了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对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大鼠的治疗作用及P25、P35蛋白质水平变化的影响。60只新生7 d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Sham组:施假手术;模型组:HIE造模,以PBS处理;治疗组:HIE造模,以NSCs治疗。干预后第5、7、14、21 d作神经行为学检测。第21 d处死,取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作病理分析。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区P25、P35蛋白质水平。免疫荧光双染验证P25、P35蛋白质水平。Rotarod test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在转轮中坚持时间明显下降(P<0.05);造模后第7、14、21 d,治疗组大鼠在转轮中坚持时间升高趋势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在各个时间点均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出现海马区神经元水肿、核染色质结构不清、空泡形成等病理变化,治疗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模型组P35水平减少,P25水平增加(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P35水平增多,P25水平减少(P<0.05)。免疫荧光双染在细胞学水平验证了P35、P25水平变化。该研究结果表明,NSCs可促进大鼠缺血脑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可能通过上调P35蛋白质水平,下调P25蛋白质水平,对脑缺血损伤起保护作用。
- 田雨光庞炜安雷魏伟顾为望王玉珏岳敏
- 关键词:缺血性脑病神经干细胞P35神经功能
- 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突变对西藏藏猪生长迟缓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本研究旨在探索西藏藏猪生长迟缓成因和分子机理。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西藏藏猪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克隆,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西藏藏猪生长激素受体基因与其他常见品种猪基因与蛋白序列差异,并构建GHR基因的真核过表达质粒,转染到西藏藏猪胚胎成纤维细胞(PEFs)上进行瞬时表达,通过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的情况。西藏藏猪GHR基因编码区1 716bp,编码572个氨基酸;与普通猪GHR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表明,在西藏藏猪GHR基因编码区1 225bp处发生T→G突变,导致丝氨酸突变为丙氨酸;GHR基因真核过表达质粒成功转染PEFs后,PEFs生长活性显著提高;qPCR检测表明,细胞株中IGF-1表达显著上调。综上表明,GHR基因的表达可以提高PEFs细胞的增殖活性,诱导IGF-1基因的表达,GHR基因在1 225bp处的点突变可能影响西藏藏猪的生长迟缓。
- 岳敏田雨光万斌庞炜吴清洪王玉珏
- 关键词:GHRIGF-1胚胎成纤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