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济明

作品数:29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儿童
  • 5篇新生儿
  • 5篇学龄
  • 5篇血清
  • 5篇出生队列
  • 4篇质谱
  • 4篇体格
  • 4篇细胞
  • 4篇健康
  • 3篇队列研究
  • 3篇新生儿体格
  • 3篇学龄期
  • 3篇色谱
  • 3篇生物标志
  • 3篇相色谱
  • 3篇肥胖
  • 2篇代谢
  • 2篇代谢组学
  • 2篇学龄儿童
  • 2篇学龄期儿童

机构

  • 29篇复旦大学
  • 7篇上海市疾病预...
  • 5篇浙江省疾病预...
  • 4篇上海市化工职...
  • 2篇上海市长宁区...

作者

  • 29篇张济明
  • 27篇周志俊
  • 17篇邬春华
  • 13篇常秀丽
  • 6篇齐小娟
  • 4篇卢大胜
  • 4篇齐小娟
  • 3篇吕沈亮
  • 2篇张磊
  • 2篇王铮
  • 2篇郭剑秋
  • 2篇刘萍
  • 1篇朱效宁
  • 1篇王晓宇
  • 1篇姜帅
  • 1篇丁瑾瑜
  • 1篇冯超
  • 1篇缪文彬
  • 1篇葛宏妍
  • 1篇洪琪

传媒

  • 15篇环境与职业医...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职业卫生与应...
  • 1篇毒理学杂志

年份

  • 7篇2024
  • 8篇2023
  • 7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同时测定血清中12种全氟化合物被引量:9
2021年
[背景]全氟化合物(PFAS)是一类具有潜在健康风险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建立生物样本中PFAS的检测方法,对评估人群暴露负荷和健康效应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清中6种全氟羧酸类化合物(全氟庚酸、全氟辛酸、全氟壬酸、全氟癸酸、全氟十一烷酸、全氟十二烷酸)、5种全氟磺酸类化合物(全氟丁基磺酸、全氟己基磺酸、全氟庚基磺酸、全氟辛基磺酸、全氟癸基磺酸)和1种全氟磺酰胺类化合物(全氟辛基磺酰胺)质量浓度的方法。[方法]比较3种固相萃取柱(ProElut PLS柱、Oasis HLB柱和Supelclean ENVI-18柱)对PFAS的保留能力,4种不同比例甲醇淋洗液和3种洗脱液(甲醇、乙腈及异丙醇)对固相萃取回收率的影响以及流动相中乙酸铵缓冲盐浓度对峰形的影响。通过增加预分离色谱柱消除背景值,用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将10倍信噪比浓度定义为方法的定量限。以加标回收率评价方法的准确度,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评价方法的精密度。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20份脐带血清样本的检测,以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Oasis HLB柱以30%(体积分数)甲醇为淋洗液,异丙醇为洗脱液时可以获得较好的回收率(39%~103%)。目标物以含有5 mmol·L^(-1)乙酸铵的水-甲醇体系为流动相,用C18色谱柱分离,可以获得较好的色谱峰形和质谱响应。12种目标物校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01~10.00μg·L^(-1)(其中:全氟庚酸和全氟辛基磺酸为0.10~10.00μg·L^(-1),全氟癸基磺酸和全氟辛基磺酰胺为0.05~10.00μg·L^(-1));方法定量限为0.01~0.10μg·L^(-1),加标回收率在81.0%~123.7%之间,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2%~14.8%和0.4%~16.1%。PFAS在20份实际样品中均有检出,9种PFAS的检出率为100%。[结论]建立的方法具有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可同时检测多种待测物等优点,各方法学指�
王铮王铮张济明张磊郭剑秋邬春华张磊
关键词:全氟化合物血清超高效液相色谱
接触肝脏毒物男性作业工人肝功能指标与工龄之间的关系
2024年
目的了解接触肝脏毒物男性职业人群的肝功能状况,探究肝功能指标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制定合理的健康监护方案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21年在上海市某职业病防治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事接触肝脏毒物作业的男性工人的体检资料,对多项肝功能指标和年龄、接害工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9年间,共体检接触肝脏毒物作业男性工人92788例,接害工龄为0.5~45.0年,中位值为5.0年。8项肝功能指标均完成检测的有52096例。研究对象各肝功能指标异常率分别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2.7%、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4%、血清总蛋白(TP)0.0%、白蛋白(ALB)0.5%、总胆红素(TBIL)44.2%、直接胆红素(DBIL)16.9%、γ-谷氨酰转肽酶(GGT)15.7%和碱性磷酸酶(ALP)4.2%。总体看,研究对象的ALT、AST和GGT有随接害工龄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r=0.045~0.155,P<0.05),其中GGT和工龄的相关性最强。DBIL和ALP有随接害工龄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r=-0.180、-0.033,P<0.05)。研究对象接害工龄和TBIL检测值无相关关系(P>0.05)。在进行年龄分层之后,大部分年龄段研究对象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指标ALT、AST、GGT和ALP与接害工龄的相关关系依然存在;在低龄组,AST、GGT和ALP与接害工龄的相关关系与总体结果一致;在高龄组,AST、GGT和ALP与接害工龄的相关关系则不再存在(P>0.05)。反映肝脏合成与代谢的指标DBIL与接害工龄的相关性仅出现在18~29岁年龄段。结论在恰当的防护下,长时间、低水平接触肝脏毒物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健康损害,但随着接害工龄的增加,肝功能依旧有受损的可能。企业需要规范作业流程,确保接触水平低于接触限值,保障劳动者的健康。
闫丽丽张沁雨陈洁玫张济明周志俊张雪涛
关键词:肝功能指标职业病
健康中国战略:环境与职业医学的贡献--第十二届全国环境与职业医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2016年
2016年11月6─9日,《环境与职业医学》编委会、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预防医学会联袂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环境与职业医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暨复旦大学博士生论坛公共卫生篇"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为"健康中国战略──环境与职业医学的贡献"。来自全国30所院校及科研单位的150余名师生出席了此次会议,累计收到优秀征文稿84篇。会议内容主要包括专家报告、研究生学术汇报、嘉宾讲座等。参会师生在此次会议上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互动,达到了促进校际交流、合作的目的。
陈姣汪源张济明王晓宇洪琪葛宏妍陶黎纳周志俊丁瑾瑜
关键词:环境医学
10岁学龄儿童尿中对羟基苯甲酸酯浓度与肥胖的关系
2023年
[背景]对羟基苯甲酸酯(PBs)是一类广泛使用的防腐剂,作为新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一定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被怀疑为环境致肥因子。[目的]评估10岁学龄儿童尿中5种PBs暴露负荷及其与肥胖指标的关联。[方法]以“射阳小型出生队列”参与10岁随访的471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儿童的人口学信息、运动情况、膳食摄入等信息,采集儿童尿样并测量儿童身高、体重和腰围等体格指标,计算经年龄性别校正的体重指数Z评分(BMI-Z评分)。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测定儿童尿样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eP)、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tP)、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rP)、对羟基苯甲酸丁酯(BuP)和对羟基苯甲酸苄酯(BzP)5种PBs浓度。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和贝叶斯核函数回归模型(BKMR)分别分析PBs单一/混合暴露与儿童BMI-Z评分和腰围的关联。[结果]儿童尿中5种PBs检出率范围为78.98%~98.94%,浓度几何均值范围为0.31~5.43μg·L^(-1)。10岁儿童BMI-Z评分和腰围的均值(标准差)分别为0.56(1.40)和67.62(10.07)cm。GLM结果显示儿童尿中BzP浓度与其腰围(b=–0.08,95%CI:–0.14~–0.02,P=0.01)呈负相关。性别分层分析发现,男童尿中BzP分别与BMI-Z评分(b=–0.59,95%CI:–0.88~–0.30,P<0.001)以及腰围(b=–0.80,95%CI:–1.23~–0.37,P<0.001)呈负相关;未在女童中观察到显著关联。BKMR结果同样发现儿童尿中BzP浓度与其BMI-Z评分和腰围呈负相关,与GLM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本研究发现PBs在研究地区10岁儿童体内暴露普遍,PBs暴露对10岁儿童肥胖指标存在潜在影响并具有性别差异。
许思楠张济明戴一鸣王铮张磊王铮张磊郭剑秋卢大胜齐小娟齐小娟
关键词:对羟基苯甲酸酯儿童肥胖
肥胖持续状态对学龄儿童肺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了解肥胖持续状态对儿童肺功能的影响,为采取干预措施提高肥胖学龄儿童的肺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以2009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小型出生队列中参与7岁(2016年)和10岁(2019年)随访的335名儿童为研究对象,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和肺功能指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即使用性别、年龄校正体质量指数,得到体质量指数Z评分,以此判断儿童7和10岁时的肥胖状态,并将其分为持续非肥胖、肥胖恢复、新发肥胖以及持续肥胖组。使用全球肺功能行动推荐的肺功能预测方程标化儿童肺功能指标;比较不同肥胖组间儿童肺功能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广义估计方程纵向分析儿童肥胖与肺功能之间的关联。结果7和10岁时儿童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9.0%和16.1%,新发肥胖组和持续肥胖组的比例均为8.1%。7岁时儿童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呼气容积(FVC)分别为(1269.90±202.70)(1415.70±230.00)mL,10岁时分别为(1440.80±403.20)(1555.60±517.60)mL。横断面分析结果显示,7岁时肥胖儿童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FEF75)(β=-0.52,95%CI=-0.96~-0.07)和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β=-0.45,95%CI=-0.89~-0.00)低于非肥胖儿童(P值均<0.05);纵向分析结果显示,肥胖儿童较非肥胖儿童各项肺功能指标均降低,其中FEV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0.44,95%CI=-0.85~-0.02,P<0.05)。不同肥胖状态变化分组中,儿童总体肺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性别分层后显示,新发肥胖女童10岁时FEV1/FVC降低(β=-1.76,95%CI=-3.13~-0.38),持续肥胖女童10岁时MMEF显著降低(β=-1.44,95%CI=-2.79~-0.09)(P值均<0.05)。结论肥胖可能导致学龄儿童肺功能指标降低,新发肥胖和持续肥胖状态对女童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更为显著。
丁佳韵张博雅戴一鸣王铮郭剑秋段志萍张沁雨齐小娟齐小娟邬春华张济明
关键词:肥胖症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膳食多样化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评价学龄期留守儿童的膳食多样化得分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留守儿童合理膳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年8月对2009年在江苏射阳建立的儿童出生队列中501名9~10岁儿童进行调查,问卷询问儿童留守情况与其他基本信息,24 h膳食回顾法收集膳食资料。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的标准计算膳食多样化得分(dietary diversity score,DDS10和DDS)和食物多样性得分(food variety score,FVS);测量儿童的体格发育指标并评估肥胖情况,应用多变量回归分析留守情况与膳食多样化得分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留守儿童的比例为40.9%,3种膳食多样化得分(DDS10、DDS、FVS)分别为(5.69±1.31)(6.55±1.44)(13.48±4.23)分,均低于非留守儿童(5.99±1.29,6.79±1.40,14.15±4.22)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DDS10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广义线性模型回归结果显示,性别、被动吸烟、家庭教育水平、家庭年收入、留守情况与膳食多样化得分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留守儿童的膳食多样化程度较低,膳食多样化与儿童性别、被动吸烟、家庭教育水平和家庭年收入等有关。应注重留守儿童膳食多样化,改善儿童饮食。
戴一鸣丁佳韵郭剑秋张济明张磊王铮邬春华周志俊
关键词:膳食饮食习惯儿童农村人口
江苏射阳小型出生队列新生儿脐带血清中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2024年
[背景]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是一类生态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新污染物,对人体具有多器官毒性作用。评估脐带血清中PFAS的暴露水平及影响因素,可为研究PFAS暴露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和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目的]评估新生儿脐带血清中PFAS暴露负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09年建立的射阳小型出生队列中的母婴数据库和脐带血样本库,使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孕妇的社会人口学信息、孕期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等信息,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仪检测1097份新生儿脐带血清中PFAS的质量浓度(后称浓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脐带血清中PFAS暴露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脐带血清中共检出38种PFAS,包括20种全氟羧酸类(PFCA)、14种全氟磺酸类(PFSA)和4种其他类型PFAS。有14种PFAS检出率在50%以上,其中全氟己烷磺酸(PFHxS)、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壬酸(PFNA)、全氟辛酸(PFOA)、全氟癸酸(PFDA)和全氟十一烷酸(PFUdA)的检出率为99.18%~100.00%,PFOA和6∶2氯代多氟烷基醚磺酸(6∶2 CI-PFESA)的中位浓度高于其他化合物,分别为3.76μg·L^(-1)和2.61μg·L^(-1)。脐带血清PFAS之间呈不同程度的相关(r=0.0911~0.8429,P<0.05),其中PFHxS与全氟庚烷磺酸(PFHpS)(r=0.8429,P<0.05)、PFOS与PFHpS(r=0.7012,P<0.05)、PFUdA与全氟十二烷酸(PFDoA)(r=0.7875,P<0.05)之间呈强相关。PFCA类和PFSA类化合物在脐带血清中的占比分别为60.1%和38.4%。PFOA和6∶2 Cl-PFESA是脐血清中最主要的2种化合物,占比分别为37.8%和19.3%。脐血清中不同类型的PFAS浓度与孕期母亲的年龄、产次、受教育水平、孕周、职业等人口学信息的关联不尽相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脐带血清中8种PFAS(PFHxS、PFHpS、PFNA、PFOS、PFDA、PFUdA、PFDoA和6∶2 CI-PFESA)的浓度在年龄≥25岁的孕妇中低于年龄<25岁的孕妇;与受教育水平在初中及以下的孕妇相比,
谭若男王铮张济明戴一鸣郭剑秋齐小娟齐小娟卢大胜常秀丽邬春华
关键词:脐带血清
基于某农村地区的小型出生队列工作介绍
基于母婴人群的出生队列是开展生命早期环境因素影响远期健康水平和疾病发生相关研究的重要手段,但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的出生队列研究相对有限。在2009年,基于"农业生产地区孕妇农药暴露可影响子代生长发育水平"研究假设,课题组...
张济明周志俊
关键词:环境毒理学儿童健康出生队列
江苏省某县孕妇产前尿中三氯生水平与新生儿体格指标的关系
[背景]三氯生(二氯苯氧氯酚,Triclosan)作为广谱抗菌剂常被添加于日用化学品中,因此包括孕妇在内的非职业人群广泛暴露于三氯生。三氯生暴露可影响对于胎儿宫内发育过程有重要作用的甲状腺素水平。[目的]探究孕期尿中三氯...
张济明郭剑秋齐小娟卢大胜梁卫玖常秀丽邬春华张玉彬周志俊
关键词:三氯生新生儿生物标志
江苏省某县学龄期儿童五氯酚暴露水平及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9年
[背景]五氯酚(PCP)在生活和生产中被广泛用作杀虫剂和防腐剂,在环境中持久性存在。PCP具有肝毒性、遗传毒性和神经毒性等多种毒性作用,儿童暴露评估数据十分匮乏。[目的]评估江苏省某县学龄期儿童尿中PCP暴露水平,并探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江苏省某农村地区427名学龄期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儿童的人口学信息、居住环境、行为习惯和膳食偏好等信息,并采集尿样。应用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尿样PCP水平。采用稳态毒代动力学模型估算每日摄入量,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PCP暴露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427名儿童尿样中PCP检出率为99.1%。未校正、尿肌酐校正和尿比重校正后PCP几何均值[95%置信区间(CI)]分别为0.106(0.096~0.119)μg/L、0.188(0.167~0.211)μg/g肌酐和0.132(0.117~0.149)μg/L。未校正PCP浓度变化范围为未检出~6.60μg/L。估算研究人群每日PCP摄入量的几何均值(95%CI)为0.003 0(0.002 7~0.003 4)μg/(kg·d)。单因素分析PCP在不同膳食特征中的分布情况,未见统计学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孩尿PCP浓度高于男孩(P=0.013),到田间玩耍的儿童和家中饲养宠物的儿童尿PCP浓度分别高于未到田间玩耍和家中不饲养宠物的儿童(P=0.012和P=0.030)。[结论]研究地区儿童普遍暴露于PCP。儿童到田间玩耍以及与宠物接触可能会增加PCP的暴露机会,生活中应减少可能导致儿童PCP暴露增加的机会。
郭剑秋王铮张济明肖洪喜李闻婷卢大胜邬春华周志俊
关键词:五氯酚学龄期儿童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