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源
- 作品数:17 被引量:7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土壤脲酶的测定方法
- 土壤脲酶的测定方法,该方法涉及一种脲酶的测定方法。本发明解决目前比色法测定土壤脲酶活性的测定效果不稳定、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测定方法:一、获得样品测量液;二、无土对照样、无基质对照样制备;三、获得初步NH<Sub>3</S...
- 焦晓光周珂徐欣张锦源隋跃宇陈一民王晓军
- 文献传递
- 一种土壤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
- 本发明涉及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土壤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土壤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方法普遍存在测量结果差异大、准确性低,效果不理想的缺陷;以及对于仪器的依赖性较大的问题。测定方法:一、土样加改进缓...
- 焦晓光徐欣隋跃宇陈一民张锦源周珂侯萌
- 文献传递
- 土壤蔗糖酶的测定方法
- 土壤蔗糖酶的测定方法,它及蔗糖酶活性的测定方法。本发明的目的要解决现有比色法测定蔗糖酶活性准确性较低的问题。方法:一、配制显色剂3,5‑二硝基水杨酸溶液;二、配制质量分数为8%的蔗糖溶液;三、配制缓冲液;四、土样培养,得...
- 隋跃宇陈一民焦晓光张锦源刘春柱赵恒田
- 文献传递
- 长期施肥对不同有机质水平黑土蛋白酶活性及氮素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9年
- 为了探讨长期施肥对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酶活性及养分的影响。本研究以黑土生产力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选取5个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长期施用化肥对农田黑土土壤蛋白酶活性及相关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蛋白酶活性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递增;与长期无肥处理相比,施用化肥显著提高了农田黑土蛋白酶的活性。不同施肥处理间土壤全氮随有机质含量的降低而降低,铵态氮、硝态氮与全氮含量变化一致。相关分析显示,土壤蛋白酶活性与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蛋白酶活性可以作为长期施用化肥农田黑土质量评价的灵敏指标。
- 徐欣郑利远周珂张锦源侯萌陈一民隋跃宇焦晓光
- 关键词:长期施肥农田黑土蛋白酶活性氮素
- 吉林西部典型风砂土的土系分类研究及归属初探被引量:2
- 2016年
- 为了研究吉林西部风砂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采用当前国际主流的土壤系统分类,研究了吉林省西部4个风砂土的典型剖面。通过对研究区域的自然状况调查分析,对野外典型剖面的描述,以及对土壤各项性状指标分析,并以土体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3版)》的标准,初步确定吉林西部风砂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归为雏形土和新成土2个土纲,干润雏形土和砂质新成土2个亚纲。
- 李建维张锦源陈一民隋跃宇焦晓光郑利远
- 关键词:风砂土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诊断层
- 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生物量对干湿交替的响应被引量:12
- 2020年
- 干湿交替是土壤时常经历的一种最普通和频繁的自然过程,主要由降雨在时间上的分布不均所引起,可导致土壤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从而对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有机质的分解、土壤生产力和土壤碳氮循环产生重要的影响。土壤微生物是驱动地球元素循环的“发动机”,是连接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及生物圈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纽带,更是土壤生态系统的核心。明确干湿交替对土壤微生物的响应及其对土壤碳氮矿化过程的影响,对于准确预测农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反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微生物对干湿交替的响应及其对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提出今后应综合应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不同土壤与气候条件下干湿交替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影响,获取土壤中参与土壤碳氮循环过程的微生物群落特征信息。
- 谢志煌高志颖郭丽丽张锦源于镇华
- 关键词:气候变化干湿交替土壤微生物
- 秸秆腐解对不同氮肥水平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8年
- 利用黑龙江大学呼兰校区秸秆还田试验为平台,探讨秸秆还田后不同施氮量下土壤脲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特征,明确农田黑土玉米秸秆腐解下土壤氮素含量与脲酶活性的关系。试验以秸秆腐解和不施秸秆为主区,不同氮肥水平(纯N)(0、135、180、225 kg/hm^2)为副区,测定了土壤全氮、碱解氮及脲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2种秸秆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变化趋势均随玉米生育期的延长增加,在拔节期达到最高后降低;与无秸秆处理相比,施氮量为180、225 kg/hm^2的秸秆腐解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脲酶活性(P<0.05),而施氮量为0、135 kg/hm^2时虽提高了脲酶活性,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土壤碱解氮、土壤全氮的变化趋势与土壤脲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为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相关分析显示,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全氮、碱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
- 徐欣王晓军谢洪宝周珂张锦源陈一民高洪生焦晓光
- 关键词:秸秆腐解氮肥水平脲酶活性土壤养分
- 长期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大豆磷吸收及根际磷转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磷(P)作为第二重要的植物营养元素,能够调节作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东北不同地区黑土有机质含量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作物营养吸收产生较大影响。然而,长期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有机质含量黑土大豆生长、土壤磷组分以及相关微生物机制的影响鲜有研究。本研究利用开顶式生长室(OTC)重点探究了气候变化对不同有机质黑土大豆根际土壤磷组分和相关磷转化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质含量的黑土大豆磷吸收对长期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一致,既先升高后降低。然而,大豆根际磷组分的响应存在差异性。大气CO_(2)浓度升高降低了高有机质黑土中大豆根际NaHCO_(3)-P_(o)含量,但增加了低有机质黑土中大豆根际有机磷库(NaHCO_(3)-P_(o)和NaOH-Po)的含量,而降低了无机磷库(NaOH-Pi)的含量。同时,大气CO_(2)浓度升高使高有机质黑土根际土壤基因拷贝数增加53.0%,低有机质黑土中大豆根际土壤基因拷贝数增加44.4%。因此,长期气候变化条件下,高有机质含量黑土通过有机磷矿化功能微生物来满足大豆对磷素的需求;而在低有机质含量黑土中,长期高CO_(2)浓度主要影响无机磷组分以及相关功能基因。
- 郭丽丽李彦生于镇华王光华刘晓冰张锦源吴俊江王国兵金剑
- 关键词:气候变化有机质含量磷组分磷酸酶活性
- 减水和减施化肥对设施黑土菜田茄子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8年
- 为了探究减水和减施化肥对设施黑土菜田茄子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本研究以茄子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常规施肥量和灌溉量、80%常规化肥量+正常灌溉量以及80%常规灌溉量+常规施肥量处理的茄子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水肥处理相比,减施化肥处理显著降低了茄子果实、茎叶和根系干物质量(P <0. 05),降幅分别为5. 42%、15. 3%和8. 54%,但对茄子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率均无显著影响(P> 0. 05)。减水处理的茄子果实和茎叶干物质量较常规水肥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了6. 86%和18. 3%,茄子产量和耗水量分别显著降低了5. 17%和21. 8%,水分利用率显著增加了21. 6%(P <0. 05)。适当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对茄子产量和水分利用率均无显著影响(P> 0. 05);减少灌水量显著降低了茄子的产量,但提高了水分利用率(P <0. 05)。
- 张锦源徐欣徐欣陈一民侯萌曲红云焦晓光曲红云
- 关键词:减水茄子产量水分利用率
- 呼伦贝尔市农牧交错区典型土壤剖面理化性状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以呼伦贝尔市农牧交错区典型土壤(黑土、黑钙土、暗棕壤、草甸土、栗钙土)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不同土壤剖面发生层次容重、机械组成、有机碳、全氮、全磷等理化特征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呼伦贝尔市农牧交错区,典型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均表现出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而土壤容重、p H值的变化出现相反的趋势,且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容重、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的累积量不同,牧草地土壤>农田土壤。不同土壤类型有机碳:黑钙土>黑土>栗钙土>草甸土>暗棕壤;全氮:黑钙土>黑土>栗钙土>草甸土>暗棕壤;全磷:栗钙土>黑土>暗棕壤>草甸土>黑钙土。在所有典型土壤中,全钾和机械组成在土壤剖面层次上无明显规律。
- 张蕾郑利远于贺张锦源徐欣周珂陈一民焦晓光隋跃宇
- 关键词:农牧交错区土壤剖面理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