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慧

作品数:12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重点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酶学性质
  • 4篇酶学
  • 4篇酶学特性
  • 3篇土壤
  • 3篇青藏
  • 3篇青藏高原
  • 3篇木聚糖
  • 3篇木聚糖酶
  • 3篇聚糖酶
  • 3篇发酵条件
  • 3篇产酶
  • 3篇产酶条件
  • 3篇产酶条件优化
  • 2篇鹌鹑
  • 2篇发酵
  • 2篇发酵条件优化
  • 2篇高寒草甸
  • 2篇草甸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机构

  • 11篇河南科技大学
  • 5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2篇曹慧
  • 2篇白俊艳
  • 2篇杨帅
  • 1篇庞有志
  • 1篇赵新全
  • 1篇张兰
  • 1篇朱文琰
  • 1篇李冰
  • 1篇徐世晓
  • 1篇李旺
  • 1篇徐田伟
  • 1篇李元晓
  • 1篇赵亮
  • 1篇何万领
  • 1篇葛世栋
  • 1篇曹平华

传媒

  • 3篇饲料研究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饲料工业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当代畜禽养殖...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草业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及酶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为了从自然界和动物消化道内筛选能产高效蛋白酶的有益菌株,试验采用酪蛋白平板法从鸡粪中筛选出一株产蛋白酶的菌株JF,根据形态学鉴定、16S r DNA核酸序列分析,并对该菌所产蛋白酶粗酶液的酶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菌株属于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该菌株的酶学特性,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值为9. 0,属于中温弱碱性蛋白酶; 30℃时仍能保持73. 0%的相对酶活性,具有一定低温酶的特性; Mn2+对此酶具有极显著促进作用(P〈0. 01),而Zn2+、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此酶具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 01)。
张兰廖波秦亚宁张腾月王梦瑶程鹏曹慧赵龙妹
关键词:短小芽孢杆菌酶学特性非常规饲料小肽低温酶
高产淀粉酶菌株Bacillus subtilis XC2的产酶条件及酶学性质被引量:3
2021年
试验研究从高产淀粉酶菌株Bacillus subtilis XC2的产酶条件及酶学性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初步探究淀粉酶酶学性质并优化菌株发酵产酶条件。结果表明,菌株XC2产淀粉酶的反应最适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值为6.0,在30~50℃和pH值4.0~7.0时酶活稳定性较好,Fe^(2+)、Cu^(2+)和Zn^(2+)对酶活有促进作用,Na^(+)对酶活有抑制作用。菌株XC2产淀粉酶最佳条件为蔗糖添加量1.5%、牛肉膏添加量2.0%、K^(+)添加量0.6%、培养温度37℃、转速200 r/min、初始pH值7.0、发酵时间21 h。研究表明,对产酶条件优化后,Bacillus subtilis XC2产淀粉酶活力达984.5 U/mL。
曹慧张腾月杨佳萌张会会苏奎源刘真刘紫祎张镯
关键词:淀粉酶酶学性质产酶条件优化
试验增温和放牧对门源草原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敏感区域之一,门源草原毛虫作为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草甸的主要害虫之一,虫害爆发时造成牧草短缺,引发家畜口膜炎甚至死亡。因此,未来持续增温情况下,门源草原毛虫的表现对当地畜牧业生产安全至关重要。通过野外控制试验,探讨增温(日增温1.2℃/夜增温1.7℃)和放牧对草原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显著提高了幼虫生长速率和蛹重,雌蛹增重比率约为雄蛹的2倍。增温显著缩短了草原毛虫幼虫期(雌性幼虫4.4d、雄性幼虫7.0d)和蛹期(雌蛹3.6d、雄蛹4.6d),而且引发雄性先熟,即雄成虫羽化时间较雌成虫早5.0d。增温放牧处理下,草原毛虫的生长速率提高9%、雌蛹增重26%。可见,未来持续增温的高寒草甸牧场,门源草原毛虫适合度升高,对当地草场和家畜的威胁加大,需加强害虫的监控和防治力度。
曹慧朱文琰赵新全
关键词:增温放牧草原毛虫
鹌鹑MyoG基因多态性与早期生长性能的关联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寻找蛋用鹌鹑早期生长性能的分子标记,利用PCR-SSCP检测肌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5′调控区A和B位点在中国黄羽鹌鹑、北京白羽鹌鹑、朝鲜鹌鹑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对MyoG基因5′调控区与鹌鹑的早期生长性能进行了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MyoG基因5′调控区A位点在蛋用鹌鹑中检测到AA、BB、CC、AB、AC、BC等6种基因型。MyoG基因5′调控区A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与蛋用鹌鹑的体质量、胫长、胸宽、胸深、胸骨长、体长存在关联性(P<0.05)。MyoG基因5′调控区B位点在蛋用鹌鹑中检测到AA、BB、CC、DD、EE、AB、AC、AD、AE等9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与蛋用鹌鹑的体质量、胫长、胸宽、胸深、胸骨长、体长存在关联性(P<0.05)。综上,MyoG基因5′调控区A、B位点对蛋用鹌鹑的早期生长性能有一定影响,可以作为蛋用鹌鹑早期生长性能的分子标记。
白俊艳时坤鹏卢小宁杨帅杨帅马永康巩慧荣董智豪庞有志庞有志曹慧安肖凯曹慧侯伟晓付学言樊红灯曹恒
关键词:蛋用鹌鹑MYOG基因SNP位点基因多态性
微卫星标记在鹌鹑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介绍了微卫星标记在鹌鹑遗传育种工作中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种群亲缘关系的鉴定、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杂种优势预测及新型EST-SSR标记的开发等方面的应用。以期为今后鹌鹑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卢小宁马永康付学言曹恒樊红灯白俊艳曹慧时坤鹏杨帅陈梦柯巩慧荣
关键词:鹌鹑微卫星标记遗传连锁图谱
高寒草甸粪斑的温室气体排放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解生长季牦牛粪斑覆盖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于2012年6月25日-9月24日基于添加牛粪处理定位试验,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N2O、CH4和CO2通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粪斑覆盖对其生态系统N2O、CH4和CO2排放具有刺激效应,其发生在粪斑覆盖的1―50d,且3类温室气体峰值出现时间各异;粪斑覆盖导致的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潜势较无牛粪覆盖增加了39.2%,其N2O、CH4和CO2的累积排放量分别为0.095、0.412、2 064g CO2·m-2,全球变暖潜势为2 102g CO2·m-2。因此,高寒草地牦牛粪斑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之一,在估测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贡献中不可忽视。
葛世栋徐田伟李冰曹慧赵亮徐世晓
关键词:高寒草甸温室气体
土壤中高产蛋白酶菌株产酶条件及酶学性质被引量:17
2020年
【背景】微生物蛋白酶已经成为工业用蛋白酶的主要来源,筛选具有特殊环境适应性的微生物成为生物酶资源的开发热点。【目的】通过对青藏高原土壤微生物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优化及相关特性研究,寻找新的蛋白酶资源,为高原菌种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筛选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的探究。【结果】筛选出一株高产蛋白酶菌株XC2,经鉴定菌株XC2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XC2最优产酶条件:可溶性淀粉4.0%,牛肉膏1.0%,K+0.6%,培养温度34°C、初始pH 7.0、接种量2.0%的条件下200 r/min振荡培养13 h,所产蛋白酶活力最高为638.5 U/mL。XC2所产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60°C,最适pH9.0;40-50°C、pH8.0-10.0条件下酶活稳定性较高;Mn2+对酶活力有明显激活作用,而Zn2+、Cu2+、Fe2+、Fe3+对酶活力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枯草芽孢杆菌XC2有较强的产碱性蛋白酶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曹慧张腾月赵龙妹李源杨佳萌张朋振任世威张会会
关键词:蛋白酶产酶条件优化酶学性质青藏高原
土壤中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发酵条件及酶学性质的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试验探究从青藏高原土壤中筛选出的高产纤维素酶菌株产酶能力,并对高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发酵条件优化以及酶学特性研究。采用刚果红染色法(水解圈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考察菌株产纤维素酶能力,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进行菌种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发酵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结果显示,筛选分离出一株高产纤维素酶菌株SD10,经鉴定为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菌株SD10最佳发酵产酶条件为:玉米秸秆5%、豆粉1%、Mn2+0.2%、培养温度23℃、初始pH值8.0、接种量2%的条件下200 r/min振荡培养84 h,产纤维素酶活力最高为9.18 U/mL。菌株SD10纤维素酶最适反应温度50℃,最适pH值4.0。在40~50℃、pH值5.0~6.0条件下,酶活稳定性较好。金属离子中对纤维素酶活力有明显激活作用的是Mn2+,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是Fe3+、Zn2+、Cu2+。试验表明,粗糙脉孢菌SD10以玉米秸秆为碳源产生的酸性纤维素酶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曹慧杨佳萌张腾月张会会王梦瑶任世威张朋振叶京飞
关键词:纤维素酶发酵条件优化酶学特性
产低温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真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被引量:3
2022年
试验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中筛选低温降解纤维素的菌株,探究酶学性质。采用刚果红染色法(水解圈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对菌株所产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进行酶学性质分析,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进行菌种鉴定。结果显示,从高寒草甸土壤样品中筛选出一株能同步产生低温纤维素酶和低温木聚糖酶的菌株FY8,经鉴定该菌株为枝孢霉菌(Cladosporium sp.)。该菌所产纤维素酶最适反应温度40℃,最适pH值7.0;在反应温度20~60℃、pH值4.0~9.0条件下,相对酶活力保持在75%以上;金属离子Mn^(2+)对纤维素酶活力具有明显激活作用。该菌所产木聚糖酶最适反应温度40℃,最适pH值5.0;在反应温度20~50℃、pH值4.0~7.0条件下,相对酶活力保持在75%以上;金属离子Fe^(2+)对木聚糖酶活力具有明显激活作用。该菌株在培养78 h后木聚糖酶活力达到最高值,培养84 h后纤维素酶活力达到最高值。研究表明,枝孢霉菌FY8能够产低温纤维素酶和低温木聚糖酶,且两种酶均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曹慧张会会张腾月苏奎源张镯刘真杨迪刘紫祎
关键词:酶学性质高寒草甸土壤
土壤中产木聚糖酶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7
2021年
【背景】木聚糖广泛存在于木质纤维类生物质中,是世界上含量最丰富的半纤维素,利用产酶微生物对木质纤维类生物质进行发酵处理是木质纤维类生物质资源化和能源化的有效手段。【目的】通过产木聚糖酶菌株的筛选鉴定、酶学特性分析和发酵条件优化,获得开发多纤维农林废弃物生产新型多元化饲料添加剂的材料。【方法】利用青藏高原土壤筛选产木聚糖酶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区域序列分析鉴定菌株XC70种属,对其所产酶的酶学特性及该菌的生长规律和产酶规律进行分析,并利用单因素法和正交试验法优化其发酵条件。【结果】菌株XC70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菌株XC70所产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为:pH 5.0,70℃,温度低于50℃时稳定性较好,具备一定的耐酸性,Na^(+)和K^(+)对木聚糖酶活力具有促进作用(P<0.05),在发酵54 h后菌体量和上清液酶活力大小均达到高峰。经过单因素法和正交试验法优化后确定了该菌的最优发酵条件为:蛋白胨7 g/L,玉米秸秆50 g/L,KCl 4 g/L,培养基初始pH 4.0,28℃,摇床转速200r/min,接种量2%。在此发酵条件下,木聚糖酶活力可达到1 489.33U/m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3倍多。【结论】从青藏高原土壤中筛选获得的菌株XC70具有一定的产木聚糖酶能力,其所产生的酸性木聚糖酶可用于降解多纤维物质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和开发价值。
赵龙妹张兰曹慧董惠心杜东晓李旺李元晓曹平华何万领
关键词:木聚糖木聚糖酶发酵条件优化土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