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琳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宫颈
  • 4篇宫颈癌
  • 3篇单核
  • 3篇单核苷酸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肿瘤
  • 3篇基因
  • 3篇核苷
  • 3篇核苷酸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2篇HTERT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机构

  • 4篇云南省肿瘤医...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李春琳
  • 5篇张红平
  • 4篇王应海
  • 2篇李航
  • 1篇俞晶

传媒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I_(a1)期宫颈癌诊治策略的探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I_(a1)期宫颈癌诊治策略的选择。方法:对云南省肿瘤医院90例病理诊断为I_(a1)期宫颈癌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I_(a1)期宫颈癌35例,符合率为38.89%(35/90)。76例患者行冷刀锥切术(cold kinfe conization,CKC),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宫颈癌I_(a1)期,23例患者年轻、有生育要求,选择密切随访。53例因无生育要求,补充行子宫切除。76例患者中5例失访,其余随访过程无复发证据。14例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术后诊断与原诊断均相符,术后补充子宫切除,14例患者中1例失访,其余随访过程无复发证据。结论:阴道镜联合宫颈活检诊断I_(a1)期宫颈癌存在局限性,宫颈锥切是诊断过程中不可省略的重要部分。CKC对有保留生育意愿的患者是可行、有效的治疗方式,但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无生育要求的I_(a1)期宫颈癌患者建议子宫切除。对于无生育要求的I_(a1)期宫颈癌患者,阴道镜联合LEEP可能是取代冷刀锥切,简化诊疗过程的一种尝试。
王应海张红平李春琳卢义函李航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冷刀锥切宫颈环形电切术
hTERT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门诊体检及妇科住院患者为本研究对象,其中高危型HPV感染...
李春琳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HTER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TAQMAN探针
文献传递
人乳头瘤病毒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以治疗HPV感染为出发点研制有效的治疗性疫苗是防治宫颈癌的新策略.近年来,治疗性HPV疫苗的研制与试验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载体的选择、佐剂的使用、融合和嵌合蛋白的合成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中,以增强疫苗免疫原性、加强接种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等.临床试验结果令人鼓舞,各类疫苗能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但如何取得进一步的成功依然需要大量的研究.此外,HPV病毒种类繁多,如何扩大疫苗的作用范围及减少免疫逃逸也是研究的重点.
王应海张红平俞晶李春琳卢义函
关键词:宫颈肿瘤
激素替代治疗与妇科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卵巢功能降低或丧失,导致雌激素长期缺乏,从而出现一系列的更年期症状与不适,生活质量严重降低.目前,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是缓解更年期症状最有效的办法.但是,综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来看,HRT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初始治疗后的患者,其安全性仍存在一定的争议.由于缺乏强有力的随机对照试验去指导HRT如何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临床医生在应用HRT时应征得患者同意,慎重选择,个体化用药,选择能达到治疗目的的最低有效剂量.
卢义函王应海李春琳张红平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激素替代治疗雌激素孕激素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易感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过程中的必要环境因素,并已得到公认。而HPV感染的最终结局受宿主遗传易感性影响。肿瘤遗传易感性由个体基因组上单个核苷酸变异形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而决定。SNP是人类可遗传的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基因,在人类基因组中广泛存在,分布广,适于快速、规模化筛查。本文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易感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李春琳张红平
关键词:宫颈癌遗传易感性单核苷酸多态
hTERT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索已知的hTER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期待发现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位点。方法:选取经病理诊断为宫颈恶性肿瘤的患者100例为实验组,体检健康女性共107例归为对照组。采用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方法对实验组中宫颈肿瘤标本和对照组健康人群外周血标本的DNA中9个hTERT基因SNP位点[rs2853691(C>T),rs2736122(G>A),rs10069690(C>T),rs2853676(C>T),rs2853677(A>G),rs2075786(A>G),rs2736098(A>G),rs2853690(A>G),rs2736114(C>T)]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其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宫颈癌及相关预后不良因素间的关系。结果:hTERT基因的9个SNP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在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TERT基因rs2853677(A>G)的位点在高分化癌组中以AA(43.2%)基因型为主,在低分化癌组中以AG(66.7%)基因型为主,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hTERT基因s2736098(A>G)的位点高分化癌组中以AA(47.7%)基因型为主,在低分化癌组中以AG(60.8%)基因型为主,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其余SNP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宫颈癌不同分期、病理类型及肌层浸润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TERT基因9个SNP位点rs2853691(C>T),rs2736122(G>A),rs10069690(C>T),rs2853676(C>T),rs2853677(A>G),rs2075786(A>G),rs2736098(A>G),rs2853690(A>G),rs2736114(C>T)与宫颈癌的发生无关,但rs2853677(A>G)、rs2736098(A>G)A/G基因型可能与宫颈癌更差的组织分化相关。
王应海张红平李春琳卢义函李航
关键词:宫颈恶性肿瘤单核苷酸多态性端粒酶逆转录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