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敏捷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糖
  • 1篇医院感染
  • 1篇人参
  • 1篇人参多糖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肺疾病
  • 1篇稳定期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肺癌
  • 1篇下呼吸道
  • 1篇下呼吸道感染
  • 1篇小细胞
  • 1篇小细胞肺癌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观察
  • 1篇临床特点及诊...
  • 1篇六君子汤
  • 1篇慢性
  • 1篇慢性阻塞性
  • 1篇慢性阻塞性肺...

机构

  • 4篇杭州市余杭区...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4篇葛敏捷
  • 2篇陈黎燕
  • 1篇周华
  • 1篇周建英
  • 1篇王杰
  • 1篇符一骐
  • 1篇虞敏
  • 1篇钟永红
  • 1篇陈青青
  • 1篇曹昕杨

传媒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肺放线菌病30例临床特点及诊断剖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总结肺放线菌病的临床特点,剖析其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0年间(2007年1月一2017年11月)收治的30例肺放线菌患者的临床症状、基础疾病、影像特征、初步诊断、确诊方法、治疗及预后等特点。结果30例肺放线菌患者,年龄(59.5±7.8)岁(范围:47~81岁),病程5 d^48个月,中位病程1.5个月;18例(60.0%)合并基础疾病,10例(33.3%)有吸烟史,10例(33.3%)有嗜酒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29例(96.7%),其次是咳痰22例(73.3%)、略血20例(66.7%)、发热12例(40.0%)、胸痛5例(16.7%)和胸闷气短3例(10.0%)。影像学可表现为团块、结节、实变、不张,病灶中可有低密度坏死灶,空洞或空泡形成。25例(83.3%)行支气管镜检查,14例镜下表现异常者中5例表现为管腔内息肉样新生物,9例表现为管腔黏膜炎性改变,其中2例存在支气管异物,1例支气管内结石。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明确诊断。经支气管镜活检明确9例(30.0%);2例(6.7%)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18例(60.0%)经外科手术切除病灶、1例(3.3%)经胸壁肿块穿刺明确。足量足疗程青霉素治疗有效。外科手术切除病灶辅以2~4周抗生素治疗有效。结论肺放线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取得阳性病理标本是诊断本病的关键,首选支气管镜及经皮肺穿刺活检。
葛敏捷葛敏捷符一骐周华王杰
关键词:放线菌病疾病特征
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肺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neumonia,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选择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符合肺脾两虚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5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2组均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吸入,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六君子汤加减口服,疗程为3个月,观察患者临床体征和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肺功能、痰液指标以及1年内急性发作比例。结果 2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5%(P<0.05)。2组治疗后FEV1和FEV1/FVC均有提高(P<0.05),治疗组上述肺功能指标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HDACs活性、TNF-α及IL-8水平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急性发作2例(6.9%),对照组急性发作7例(2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肺脾两虚型慢阻肺稳定期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指标,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陈黎燕徐武成葛敏捷
关键词:六君子汤肺脾两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人参多糖辅助G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注射液辅助G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和顺铂(GP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GP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人参多糖注射液。连续治疗3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T淋巴细胞亚群、不良反应、生存质量评分进行比较,随访1年后对2组患者的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58.5%,显著优于对照组(4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72,P〈0.05);观察组的CD3、CD4和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35、7.885、7.326,均P〈0.05),而CD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42,P〈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和贫血等症状)和胃肠道反应;治疗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为(71.5±12.9),显著高于对照组(64.2±1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15,P〈0.05);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为63.1%,对照组为52.3%,无显著差异。结论在GP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人参多糖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显著,免疫力显著增强,副作用风险降低,生存质量好。
葛敏捷虞敏曹昕杨
关键词:人参多糖非小细胞肺癌
医院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医院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并探究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90例为感染组,并选取同期住院但未发生感染的患者90例为对照组,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耐药性,并归纳患者医院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合并其他感染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血流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为主;鲍氏不动杆菌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药物耐药率>80%,美罗培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等药物耐药率均>90%,仅对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素较敏感;机械通气、入住ICU时间、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是患者医院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针对相关因素并结合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特点及耐药性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尽最大程度避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提高临床医疗质量。
徐武成陈黎燕葛敏捷钟永红陈青青
关键词: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耐药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