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 作品数:5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近40年三江平原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25
- 2019年
- 研究区域尺度极端降水时空格局有助于区域整体性评估降水可能带来的风险。以三江平原21个气象站点1979—2014年逐日降水量观测资料为基础,选取了11个极端降水指数,应用气候倾向率、克里金插值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累积距平、R/S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从降水强度、降水频率等方面分析了近40 a三江平原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极端降水指数进行了趋势预测。研究表明:(1)近40 a三江平原极端降水指数整体呈减少趋势,且降水量减少主要表现为降水强度降低;其中持续干燥日数(CDD)、普通日降水强度(SDII)、5日最大降水量(RX5day)存在明显突变现象,均在2000年左右发生"由多到少"的突变;(2)极端降水指数变化趋势存在显著空间差异,RX1day,RX5day,R99p呈减少趋势的站点所占比例分别为52.4%,61.9%,61.9%;年降水总量(PRCPTOT)整体呈现"西北、东南地区上升趋势显著,东北、西南地区以下降趋势为主"的降水分布格局,极端降水总量(R99P)上升幅度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于平原中部的宝清县;(3)根据极端降水指数的历史变化趋势与Hurst指数叠加结果预测可知,未来极端降水指数基本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可为三江平原农业区充分利用天然降水、预估农业气象灾害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 鲁菁张玉虎高峰刘玉洁
- 关键词:极端降水指数累积距平HURST指数三江平原
- ARIMA和ANN模型的干旱预测适用性研究被引量:13
- 2018年
- 开展干旱预测是有效应对干旱风险的前提基础,根据1960—2016年三江平原7个站点逐日降水和气温数据,利用ARIMA和ANN模型对不同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序列进行分析建模预测。借助相关系数R、纳什效率系数NSE、Kendall秩相关系数τ、均方误差MSE和Kolmogorov-Smirnov (K-S)检验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判定,然后分别用ARIMA和ANN模型进行12步预测,并将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 ARIMA模型和ANN模型对SPEI的预测能力都随时间尺度的增加而逐渐提高。(2)两种模型对3、6个月尺度SPEI的预测精度偏低,9、12、24个月的SPEI的预测精度在70%以上;(3) SPEI-9、SPEI-12、SPEI-24三个时间尺度ANN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ARIMA模型。
- 杨慧荣张玉虎崔恒建高峰陈秋华
- 关键词:干旱ARIMA模型三江平原
- 入湖河流对千岛湖水质影响研究——以CODMn为例被引量:9
- 2019年
- 以千岛湖湖内重点监测断面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实测数据为基础,基于EFDC(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s code)模型构建适用于千岛湖的二维水质模型,通过设置不同情景方案,分析千岛湖上游入流和湖周入流COD Mn变化对湖内COD Mn的影响,解析边界COD Mn和湖内重点监测断面COD Mn间的响应关系,并定量计算上游入流COD Mn变化对湖内重点监测断面COD Mn的影响和贡献。结果表明:通过多组常降解系数平行模拟方法,确定千岛湖湖体COD Mn的降解系数(k)为0.0015;上游入流COD Mn与湖内重点监测断面COD Mn之间存在显著的响应关系,当上游入流COD Mn为6.0 mg L时,湖内威坪林场至三谭岛断面COD Mn超过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上游入流响应系数明显大于湖周入流响应系数,上游入流对湖内威坪林场、小金山、三潭岛、大坝前4个重点监测断面COD Mn的贡献率分别为82.0%~92.3%、73.8%~88.2%、53.8%~62.8%和57.7%~76.4%。上游入流是影响千岛湖湖内重点监测断面COD Mn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对上游入流的水质监测和污染控制。
- 谢培谢培高峰王书航张博乔飞张乐
- 关键词:千岛湖EFDC模型水质模拟情景模拟
- 5种CMIP5模拟降水数据在中国的适用性评估被引量:7
- 2017年
- 受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短缺现象严重,自然灾害频发。对未来水资源状况进行有效的预测和评估,可为水资源合理配置工作提供理论及决策参考。全球气候模式是大尺度模拟预测未来降水的主要手段,但模式数据的模拟质量及其在不同研究区适用性需要进行系统评估。研究以1971—2000年2 474个气象站点监测降水数据为基准,对5种CMIP5模式模拟降水数据(0.5°×0.5°分辨率)进行系统性评估,分析CMIP5模式模拟降水数据在中国区的适用性。对比分析了1971—2000年间5种CMIP5模式模拟降水数据与中国地面监测降水数据所反映的中国降水趋势变化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对CMIP5模式模拟月降水数据进行经验校正,在数据相关性、误差和趋势一致性3个角度,采用相关系数(r),偏差均值(DAVE),相对绝对误差(ERA)和均方根误差(ERMS)4个指标和Seasonal Kendall(SK)趋势检验方法,从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两个角度,对校正后的CMIP5模式模拟降水数据在中国区域的数据质量进行系统评估。5种CMIP5模式模拟中国区年降水高于监测数据均超过20%,通过经验校正,在保证年降水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使模拟降水数据与监测数据在逐月的相关性大大提高,误差大大降低。对5种模式模拟数据的综合评价显示,最适合模拟中国区降水的模式是HadGEM2-ES模式。对模式数据的系统性评估,为研究合理选择、校正和使用CMIP5数据集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 高峰蔡万园张玉虎雷晓辉夏富强
- 关键词:气候变化干旱指数水资源管理
- 1995—2015年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分形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运用分形理论从空间形态视角基于分形维数模型对1995—2015年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形研究。结果表明:11995—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斑块分形维数均小于临界值1.5,分形维数平均值由1.162 1下降至1.126 6,整体空间形态随时间变化趋于规则,空间结构趋于稳定;21995—2015年,耕地斑块分形维数呈增加趋势,空间形态趋于不规则,空间结构趋于不稳定,林地、水域和草地分形维数呈降低趋势,空间形态趋于规则,空间结构趋于稳定;3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分形维数呈"先升后降"趋势,由于上升幅度均小于下降幅度,因而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空间形态整体趋于规则,空间结构趋于稳定。
- 郭晓雁李春蕾张玉虎高峰
-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分形维数三峡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