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
-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6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青海地区苔藓结皮对土遗址片状剥离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片状剥离是土遗址表面普遍发育的病害,对遗址的长期保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近年来,大量学者尝试多种手段对片状剥离病害进行整治,但在实际的保护加固工程中效果仍不太理想。目前,利用苔藓加固边坡、保持水土的研究和应用日益丰富。本文从土遗址保护的目的出发,采用在遗址表层培育苔藓的方法,利用生物结皮改善遗址表面片状剥离状态。以青海地区为例,在野外研究中利用微型贯入仪测量苔藓生长前后墙体的表面贯入阻力,并对比分析表面龟裂的变化。室内试验中将土遗址墙面自外向内分成5个土层,利用X衍射仪对各土层进行矿物成分分析;用激光粒度仪对各土层进行颗粒分析,并用离子色谱仪分析各土层的盐分含量。野外试验发现,有苔藓时墙体的表面贯入阻力比无苔藓时明显提高,且原来片状剥离的龟裂也在苔藓生长过程中得以修复。室内试验表明:苔藓生长前后各土层矿物成分及含量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土壤颗粒粒径会趋于减小,粉粒和黏粒含量增多;有苔藓时粉化层中盐分含量明显下降,其他土层盐分含量较无苔藓时有较大提升。苔藓生长后原墙体表面片状剥离的强度和颗粒结构均明显提升,且盐分富集现象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土体整体工程性能相对提升。因此,苔藓加固片状剥离有非常广阔的研究前景。
- 谌文武杨光张迎敏刘建任晓峰龚书亚
- 关键词:苔藓矿物成分粒度分析盐分含量
- 土遗址裂隙注浆用SH-(C+F+CaO)浆液耐久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为探索适应于西北地区土遗址裂隙加固灌浆材料,以SH溶液为主剂,粉煤灰、土遗址原生土与生石灰拌合为灌浆材料,测试浆体的收缩变形性、龄期强度,通过温湿度循环试验、冻融循环试验、水稳定性试验、安定性试验和耐碱性试验,对浆体耐久性进行评价,此外,通过室内模拟裂隙注浆,研究浆-土界面之间的抗剪特性。试验数据表明,SH-(C+F+Ca O)浆体具有较小的收缩变形性,较强的力学性能、良好的耐久性,尤其适用于西北地区特有的碱性环境中;而硫酸钠对其有一定的弱化效应,在高浓度的硫酸钠土遗址地区应慎用,浆–土界面抗剪强度与土遗址原状样相当。研究表明,此浆液适宜作为西北地区土遗址裂隙注浆材料。
- 谌文武刘建龚书亚杨光王东阳林高潮
- 关键词:抗剪特性
- 土遗址顶部风化层加固试验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中国西北气候干旱,自然环境恶劣,表层严重风化使该地区土遗址逐渐消失殆尽。基于此,本文以糯米浆和SH作为注浆浆材在现场加固土遗址顶部薄弱风化层,通过微型贯入仪、红外热成像仪、声波仪等仪器及模拟雨淋试验检测加固后的力学强度特征及耐久性能。并在室内制作重塑样测量单轴抗压强度、波速、崩解速率与现场实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SH加固后的土遗址表面抗压强度、抗水侵蚀能力均优于糯米浆的加固效果。当注浆孔径为25mm时,各浓度浆液渗透半径最大。用2%SH浆液加固后,抗压强度提高了2.6倍,抗崩解能力提高了1.63倍,因此2%SH浆液可以作为防风化加固材料最佳选择。
- 谌文武任晓峰崔凯韩宁刘建杨光
- 关键词:土遗址注浆加固
- 基于改性糯米灰浆的3种锚杆锚固性能对比研究被引量:16
- 2018年
- 锚固浆液的类型及其与杆体、土体的兼容协调性问题是土遗址锚固领域的研究焦点。由糯米浆为胶凝主材和由黏土、粉煤灰为填充料组成的改性糯米灰浆与木锚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锚杆、钢筋锚杆组成了3种锚固系统。通过对3种锚固系统的原位锚固、拉拔试验和界面应力-应变监测,分析比较了3种锚固系统的破坏模式、极限荷载、荷载-位移特征,剖析了杆体-浆体界面应力分布传递规律和界面测点应变对荷载时步的响应程度。在初步分析其锚固机制的基础上,最终得出了此类基于改性糯米灰浆的3种锚固系统的锚固性能的优劣完全取决于杆体-浆体的受力机制、变形和强度特征所决定的力学兼容性的结论。该研究成果为以糯米浆为主材的改性浆液在土遗址锚固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 崔凯王东华谌文武任晓峰刘建杨光
- 关键词:土遗址锚固性能
- 土遗址裂隙注浆用SH-(C+F+CaO)浆液性能试验研究
- 为探索适应于西北地区土遗址裂隙加固灌浆材料,以SH 溶液为主剂,粉煤灰、土遗址原生土与生石灰拌合为灌浆材料,测试浆体的收缩变形性、龄期强度,通过温湿度循环试验、冻融循环试验、水稳定性试验、安定性试验和耐碱性试验,对浆体耐...
- 谌文武刘建龚书亚杨光王东阳林高潮
- 关键词:抗剪特性
- 土遗址裂隙注浆材料PS-(C+F)与SH-(C+F)性能对比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保存有大量的土遗址,裂隙、淘蚀、洞穴、冲沟、坍塌等一系列病害对遗址的破坏作用明显。就裂隙注浆材料而言,本研究基于PS-(C+F)的成功应用,为使注浆材料多元化,对比研究SH-(C+F)浆液作为注浆材料的适用性。通过室内对两种材料的力学性能、水理性质、抗冻性、抗老化性的比较以及现场对裂隙加固效果的检测,最终分析数据得出结论,SH-(C+F)与PS-(C+F)的力学性能相当,但SH-(C+F)的抗渗性、抗崩解性、抗冻性、抗老化性等略好一些。因此,SH-(C+F)浆液适宜作为注浆材料应用于土遗址裂隙加固中。试验结果对西北地区土遗址裂隙加固材料的多元化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指导作用。
- 谌文武刘建崔凯韩宁杨光任晓峰
- 关键词:贯入阻力
- 土遗址片状剥离加固现场渗透试验被引量:10
- 2017年
- 中国西北地区存在有大量的土遗址,由于长期受到风吹雨淋及水盐运移导致表面盐分的富集,使表面片状剥离加剧,已经成为土遗址破坏的主要病害之一.通过滴渗和喷洒渗透2种试验,研究了糯米浆液和SH浆液2种新型材料对墙体表面的加固效果,采用检验墙体表面贯入阻力、渗透深度和渗透量的变化检验材料的加固效果.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判断加固后的墙体与原有墙体兼容性.结果表明糯米浆液和SH浆液均能作为新的加固土遗址片状剥离的新材料.
- 谌文武杨光崔凯韩宁刘建任晓峰
- 关键词:渗透性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