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霞
-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从“草畜承包”看牧民碎片化生产与封禁式生态保护——内蒙古特村的实地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与推广,内蒙古大部分农牧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了牲畜和草场分到户的"草畜承包"活动。在承包政策的引导下,草原牧民开始定居定牧,形成了以户为生产单位的碎片化生产模式。草畜承包的政策初衷是通过产权私有化实现公平和经济增长,然而自从承包以后,牧民遇到了生产成本增加、草场退化、邻里矛盾加剧等困惑。本研究以内蒙古东部的特村为例,试图阐释这种分散经营模式给草原牧民带来的困境与他们为了维持生产而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本研究发现,为了避免自家草场的过度退化,特村牧民主动采取了外租草场和内建围栏的措施:他们通过外租草场控制自家草场的载畜量,以维持日常生产,通过内建围栏保留了一片"生态型草场"。这是他们面对日益退化的草原,主动采取的一种封禁式生态保护措施。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草畜承包"的产权私有化角度,对其草原牧区的适应性作了简单的探讨。
- 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