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伟
- 作品数:29 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D-S证据理论融合采空区多源信息的大坝安全评价被引量:12
- 2020年
- 为结合周边采空区性状对大坝进行安全评价,构建了基于D-S证据理论融合多源信息的安全性评价模型。结合现场勘查、物理力学试验、数值计算、实地测量以及监测结果,获取多种定性及定量指标,组成多源证据指标体系。通过欧氏距离法加权优化传统D-S证据理论,确定各证据指标所属评价等级的质量分配函数,采用多比例两两对比法与熵值法确定各证据指标的权重从而融合多源信息。应用此评价主法以周边存在采空区的某均质土坝为例进行安全评价,结果显示,定性指标中地质构造与覆岩岩性所占权重较大;定量指标中水位的影响最大达到0.446 1,其次是大坝沉降为0.221 3。而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表明,观测信息的结果最能表现大坝运行形态,所占比重为0.498 1。综合评判结果显示大坝处于"较不安全"的信任值最大,结果与安全鉴定"三类坝"结论一致,验证了多源证据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王燕叶伟马福恒
- 关键词:采空区D-S证据理论多源信息融合大坝安全评价
- 某斜墙坝上游坝坡滑坡机理及防治措施
- 2020年
- 为分析某斜墙坝上游坝坡滑坡变形机理并提出针对性治理措施,结合现场勘查及数值计算分析滑坡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确定诱发上游坝体滑坡的主要原因为土工膜破坏、降雨入渗、历史填土碾压缺陷等。根据坝体滑坡成因机制,结合大坝工程地质条件,比选上游坡压重与增设抗滑桩方案,发现采用抗滑桩进行支挡不仅能有效提高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且经济性良好、可实施性强。
- 叶伟马福恒俞扬峰
- 关键词:抗滑桩
- 干湿循环条件下裂缝对土体吸力影响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受干旱影响,土体会出现干缩裂缝,基质吸力的变化是分析裂缝开展的关键点,而裂缝的产生影响着基质吸力的变化,因此基于室内模型研究了干湿循环条件下不同位置土体开裂情况及对应部位基质吸力的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斜坡中部裂缝更易发育,受旱过程中当裂缝存在时顶部土体的基质吸力增长滞后于坝坡中部土体的基质吸力增长;降雨后再干燥时段除底部外土体各处基质吸力受裂隙影响在较短时间快速增大,多次干湿循环后土体裂缝发展形态基本保持不变,此时同一部位基质吸力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不同部位因裂缝开展差异吸力变化有所不同。根据吸力变化情况绘制出的土水特征曲线反映出不同形态的裂缝存在对周边土体的影响(渗透系数)。研究成果可为维护坝坡稳定提供指导。
- 刘永强叶伟石北啸
- 关键词:干湿循环基质吸力土-水特征曲线
- 中国与瑞士大坝安全监控机制比较及启示被引量:4
- 2018年
- 依据"中瑞大坝安全加固项目"成果,简要归纳了瑞士的大坝安全法规和安全管理模式,深入剖析了瑞士的大坝安全监控机制;总结分析了我国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机制和安全监控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两国水库大坝安全监控机制的异同,认为瑞士已形成了职责明确、实用高效的大坝安全监控机制,我国已建立的大坝安全监控机制与瑞士相似,但安全管理力度不足,主动监控意识不强,实际效果相差甚远,对此,我国可借鉴瑞士大坝安全监控的成熟模式,增强主动安全监控意识;同时,建立以风险管理理念为基础的安全监控体系,并引入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提升量多面广小型水库的安全监控水平。
- 马福恒胡江胡江
- 关键词:大坝安全管理
- 基于BIM+GIS的区域水闸安全监测分析预警系统研发
- 2024年
- 安全监测是保障水闸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水闸安全监测中存在监测方法落后、监测数据孤岛、智能分析能力不足、可视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基于BIM、GIS、Cesium及WebGL等技术,设计了水闸安全监测分析预警系统的总体框架和技术架构,剖析了网关服务结构和处理机制,分析了三维可视化的实现方法和处理流程,划分了系统功能模块,研发了基于BIM+GIS的区域水闸安全监测分析预警系统。最后以沂沭泗老运河及伊家河两座水闸为例,利用SqlSugar多库架构ORM框架构建了可支持多种数据库的体系,建立了可实现设备与业务系统双向通讯的网关服务,实现了水闸工程三维可视化、动态展示及在线预警等功能,可及时掌握水闸工程安全运行性态,提高水闸工程安全监测信息化水平。
- 俞扬峰马福恒娄本星叶伟叶伟
- 关键词:水闸工程安全监测三维可视化
- 燕山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案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随着全球极端气候越发频繁、水资源时空分布更加不均,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为充分利用水库调控水资源能力和发挥工程效益,采用预蓄预泄法对燕山水库汛限水位进行动态控制方案研究,首先基于下游防洪安全,根据降雨与洪水预报信息,采取预蓄预泄方案确定汛限水位上限值;再基于大坝自身安全和水库超泄能力分析确定了主汛期与后汛期的最高汛限水位。与原汛限水位104.20 m相比,考虑洪水预报信息情况汛限水位可调整至104.77 m,考虑降雨预报信息时可调整至105.36 m。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调整后的动态汛限水位对大坝自身安全及下游防洪安全影响较小,提高了水资源可利用率,具有可实施性。
- 褚青来马福恒叶伟
- 关键词:燕山水库汛限水位
- 填筑密实度对某均质土坝渗流及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为分析填筑密实度对某均质土坝的影响,通过高密度电法检测结合钻探资料分析了坝体填筑缺陷,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坝体不密实区域,采用数值方法计算了填筑密实度对大坝渗流及水位快速下降时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大坝表面存在雨水入渗通道并延伸至坝体内部,且在一定深度以下存在松散填筑土体,该松散区域的存在会削弱大坝整体防渗性能,抬高坝体浸润线,并在填筑密实度存在差异的部位产生过大的渗透坡降,且在水位骤降时上游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较小,滑移深度增大。
- 刘永强叶伟王凯
- 关键词:均质土坝高密度电法渗流坝坡稳定
- 极端干旱中压实粘土干缩裂缝演变分析与模拟
- 2022年
- 极端干旱导致粘土体产生干缩裂缝,对土的基本力学性质产生很大影响,目前对干缩裂缝的研究多基于泥浆试样,而工程中面对的大多为压实填筑土体。为此,通过理论分析,考虑土体宏观情况下压实粘土的收缩过程,在残余收缩阶段,通过土样模型试验,依靠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取受旱过程中裂缝演变情况,展开定量统计分析,发现土体干密度限制裂缝最大发育程度,而土体实时含水率控制裂缝发展速度,裂缝最大深度、宽度与土体干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基于土体内部收缩应力变化,提出了压实粘土体干缩裂缝扩展深度、宽度计算模型,比较裂缝计算宽度与土样试验结果,发现受边界条件影响,试验中裂缝宽度小于计算值。研究结果对揭示压实粘土裂缝演变规律具有促进作用,亦对开展干缩裂缝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刘红广叶伟杜玉娟亢春鸽
- 关键词:干缩裂缝收缩应力
- 极旱后强降雨条件下的黏土坝坡基质吸力变化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为跟踪极旱过程中黏土坝坡裂缝发展过程,以白龟山2014年遭遇极端干旱为例,通过模型试验,模拟强降雨及极干旱天气,测得试样土体在吸湿-脱湿过程中的基质吸力值并研究其变化情况,由此获得土样的土-水特征曲线用以分析坝坡稳定。研究结果显示:短期的干旱导致坝体表面失水,并不会影响到坝坡的稳定,而长期干旱生成的裂缝会在强降雨时成为雨水渗入坝体的快捷通道,使得坝坡土体的强度急速降低,严重影响大坝的稳定。当不断遭遇干旱降雨循环后,坝坡土体会变得松散,即使不遭遇极干旱天气也会很容易产生裂缝,给坝坡稳定埋下隐患。考虑到裂缝发展与含水率的变化密不可分,且裂缝又直接影响到坝坡土体的强度,因此可根据不同时段的土-水特征曲线判定大坝的稳定情况,据此可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 魏恒志叶伟刘永强徐章耀杜玉娟马福恒胡江
- 关键词:强降雨基质吸力坝坡稳定
- 利用马尔科夫链修正的变维分形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以往的预测模型对数据长度有较强的依赖性,且数据出现较强的非线性时,将增加预测的复杂程度。为使监测数据呈现出一定的线性关系,基于分形理论,将常维分形改进为变维分形,并据此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短期监测数据进行预测。考虑到变维分形得到的预测结果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波动误差,对此,利用马尔科夫链(Markov)无后效性的特点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从而提高预测精度。以西溪水库的监测资料数据为样本,建立其马尔科夫链-变维分形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最大误差修正值可达0.89%,占原预测误差的67.9%,表明利用马尔科夫链修正的变维分形模型能有效地减小误差,提高预测精度。
- 叶伟马福恒周海啸
- 关键词:大坝安全监测马尔科夫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