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瘘体取像用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瘘体取像用固定装置,包括臂托,所述臂托上连接有X轴固定杆,所述X轴固定杆上连接有Y轴固定杆,所述Y轴固定杆的端部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上开设有用于拍摄的通孔,其中,所述臂托的侧壁上设置有Z轴刻度,所述X...
- 夏京华宋丹朱文博周跃王倩
- 文献传递
- 新冠疫情期间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医学科普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的干预作用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评估基于微信的医学科普对新冠疫情期间透析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缓和作用。方法以2020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线问卷获得患者人口学资料和心理评测;将患者分成自行查阅组和微信干预组,微信组每日推送新冠科普,14 d后重复进行心理评测,比较干预前后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获得有效问卷106例,自行查阅组29例,微信干预组77例。除平均年龄在自行查阅组稍高(P<0.01)外,两组透析龄、职业类别、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等资料无显著差异。微信科普干预后,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较前均显著下降(P<0.001),且干预后无焦虑状态患者的百分比较前显著增加(P<0.05);自行查阅科普组抑郁评分较前也显著下降(P<0.01),但焦虑评分无显著下降。新冠期间患者基线抑郁评分和透析龄呈现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相关医学科普能降低血透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医生主动开展科普的方式相比鼓励患者自行查阅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焦虑状态。
- 陈罡韩建芳周央中宋丹夏京华秦岩陈丽萌李雪梅
- 关键词:医学科普血液透析焦虑抑郁
- 一种透析用生理盐水的输液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析用生理盐水的输液装置,包括输液袋、换液控制阀、连接软管和主输液管;输液袋包括至少两个密封的储液软袋,储液软袋中装载有去除空气的透析用生理盐水,且各个储液软袋的下部均设置有一个供液接口;换液控制阀上...
- 宋丹夏京华朱文博周跃
- 文献传递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脑部损害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了解规律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脑部损害情况,包括脑血管病变及种类与认知功能的改变,分析其潜在的影响因素。方法病例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血透患者230例,最终人组117例。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和分析患者人口学、透析充分性、头颅磁共振图像(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资料。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C—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C-MoCA量表)评估患者的认知状况。Spearman分析、logistic回归或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患者脑部损害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6.0±12.5)岁,透析龄(73.5±60.8)个月。既往有脑梗死及脑出血病史者均为5.1%;透析中出现需要处理的低血压者占16.2%;单池尿素清除率(spKt/V)为(1.45±0.25)。头部核磁检查结果:脑动脉狭窄者占12.0%,皮层梗死者5.1%,慢性期血肿7.7%,腔梗者占39.3%,微出血占47.0%,脑白质异常信号者52.1%。C-MMSE评分异常者占20.9%,C-MOCA评分异常者占65.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0.059,P〈0.01)及透析龄(b=0.005,P〈0.05)是脑白质病变(WMLs)的影响因素。透析中低血压是血透患者腔梗(b=2.123,P〈0.01)、微出血(b=3.531,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白蛋白水平低是透析患者认知评分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b=0.31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透析前收缩压(SBP)是皮层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8,95%CI(1.018~1.152),P〈0.05]。性别、透析年限、透析前血清总二氧化碳(TC02)与慢性期血肿密切相关。结论血透患者脑白质病变重、脑微出血及腔隙性梗塞等患病率高,认知能力下降。WMLs与透析龄相关;腔梗及微出血病灶与透析中低血压相关;腔隙性梗塞、WMLs及营养状况与患者认知能力下
- 郑可侯波有慧袁晶王海云王颖叶文玲秦岩宋丹李蕾陈之淳祝丽丽周紫娟杨薇赵海银陈丽萌朱以诚李明喜崔丽英冯逢李雪梅
- 关键词:肾透析脑血管障碍神经行为学表现
- 多学科协作团队模式下透析期间运动干预改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的效果研究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究透析期间多学科协作团队模式下运动干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将68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分别在多学科协作团队和透析日责任护士带领下进行为期6个月的运动干预。选取第1、3、6个月作为时间节点,分别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2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结果干预结束时,试验组和对照组完成干预的病人数分别为32例和29例。干预1、3、6个月时,2组PSQI得分均逐渐减少(P<0.05)。试验组的生理健康评分(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和心理健康评分(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随干预时间逐渐增加(P<0.05),对照组干预3、6个月时的PCS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1个月时,干预6个月时的MCS评分显著高于干预1、3个月时(P<0.05)。干预6个月时,试验组PCS和M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6个月时,试验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团队模式可以减少病人运动干预退出情况,且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的中、远期改善效果优于由责任护士主导的运动干预。
- 夏京华宋丹朱文博周跃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运动干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