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奇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模具钢
  • 1篇性能比较
  • 1篇上贝氏体
  • 1篇碳化物
  • 1篇碳化物析出
  • 1篇热冲压
  • 1篇热作模具
  • 1篇热作模具钢
  • 1篇磨损率
  • 1篇化物
  • 1篇回火
  • 1篇高温磨损
  • 1篇贝氏体
  • 1篇MO
  • 1篇冲压

机构

  • 2篇上海大学

作者

  • 2篇李爽
  • 2篇吴晓春
  • 2篇曹奇
  • 1篇何西娟

传媒

  • 2篇金属热处理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热冲压模具钢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被引量:8
2016年
将开发的新型热冲压模具钢作为试验钢,常用的热作模具钢H13作为对照钢,采用Bruker UMT-3型高温摩擦磨损设备,同时对试验钢和H13钢分别在400、500、600和700℃进行高温摩擦磨损试验。针对摩擦因数和磨损率两方面的试验结果,从微观角度、磨损机理、化学成分和碳化物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试验钢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优于H13钢,温度是影响热冲压模具钢摩擦磨损性能的重要因素,具体体现在氧化层厚度和基体硬度两方面。试验钢的磨损机制主要以氧化磨损和粘着磨损为主,而H13钢同时存在氧化磨损、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黎欣欣李爽吴晓春曹奇
关键词:高温磨损磨损率
两种新型Mo-W热作模具钢的回火性能比较被引量:10
2016年
借助OM、SEM、热膨胀仪以及力学性能试验,对比研究了两种含W、Mo的新型热作模具钢(HDLM钢和HDCM钢)在回火过程中组织与性能转变。结果表明:两种试验钢的马氏体相变临界冷速分别为8℃/s和9℃/s,1080℃真空油淬后两种钢的组织为板条状上贝氏体。经回火后,二者均具有非常明显的二次硬化效应,硬化峰值均出现在580℃,在此状态下合金碳化物的早期弥散析出极大地提升了两者的硬度。冲击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试验钢的韧性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HDLM钢的冲击性能远远低于HDCM钢,这主要是由于VC沿晶偏聚粗化使HDLM钢的内应力集中。
曹奇吴晓春李爽黎欣欣何西娟
关键词:热作模具钢上贝氏体碳化物析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