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乐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抑制血管
  • 1篇增殖
  • 1篇增殖作用
  • 1篇注射
  • 1篇组织间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增殖
  • 1篇细胞增殖作用
  • 1篇海绵状
  • 1篇海绵状血管瘤
  • 1篇^32P

机构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作者

  • 1篇孟祥琴
  • 1篇马庆杰
  • 1篇赵劼
  • 1篇王乐
  • 1篇杨继文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年份

  • 1篇200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32)P胶体组织间注射抑制血管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32Pβ电离辐射对血管平滑肌和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放射浓度(0,0.37,3.7,37,74kBq/2ml)32P照射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用台芬蓝染色法,3H-TdR掺入法,流式细胞术和JMA法观察血管细胞活力、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变化。沿兔耳缘静脉将不同放射浓度(0,0.37,3.7,37,74kBq/2ml)的胶体32P均匀注入静脉周围,30d后取样观察血管细胞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平滑肌肌动蛋白。结果:放射性浓度为0.37 ̄37kBq/2ml时血管细胞活力没有明显下降(P>0.05)。辐射对血管细胞增殖的抑制呈剂量依赖关系。受照射的血管细胞大部分停留在G0/G1期。放射性浓度>74kBq/2ml,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DNA裂解百分率显著升高(P<0.05),细胞结构呈凋亡样改变。病理形态学显示照射后组织血管数量减少。血管管腔闭塞。结论:32P胶体通过抑制海绵状血管瘤血管细胞增殖,促进血管细胞凋亡,最终导致血管闭塞来达到治愈海绵状血管瘤。
杨继文赵劼孟祥琴王乐马庆杰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32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