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玲
-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益气解毒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益气解毒方及其各组分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物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照组(4 mg/kg)和益气解毒方、人参总皂苷、黄连素、栀子苷各高、中、低3个剂量组(25、5、1 mg/kg)。大鼠行中动脉栓塞(MCAO)手术前15 min灌胃给药或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手术后24 h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制备缺血侧脑组织线粒体悬液并对其形态及功能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功能学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益气解毒方高、中、低剂量组及单个组分高剂量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各给药组线粒体的功能均得到不同水平的改善,均可不同水平的改善损伤线粒体的功能;益气解毒方与单组分相比,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学及损伤线粒体功能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结论益气解毒方可发挥较好的线粒体保护作用,可能是其发挥抗脑缺血、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重要机制,且相对于3个单一组分(人参总皂苷、黄连素、栀子苷)而言,由3个组分组合而成的益气解毒方对各项指标均发挥着相对较好的药理效应,说明益气解毒方组合用药,与单组分给药相比,可更好的发挥整合治疗作用。
- 文丽梅李韶菁吴传鸿高健王军玲段飞鹏黄志英李德凤马超英
- 关键词:益气解毒方人参总皂苷缺血性脑中风线粒体
- 基于氨基酸代谢的抗脑缺血益气解毒配伍中药协同作用研究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首次从氨基酸代谢的角度探讨有前期基础,针对缺血性脑中风确有疗效的新的益气解毒方3个组分人参总皂苷、盐酸小檗碱和栀子苷的协同作用机制,探索中药整合作用研究的新方法。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通过RRLC-QQQ同时测定脑缺血12h后大鼠血清中12种内源性氨基酸的含量,结合神经行为学评分,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对不同给药剂量(5、25mg·kg-1)下的益气解毒方3组分的不同给药组合对氨基酸水平的调控作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益气解毒方3组分共同给药组(5、25mg·kg-1)中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明显降低,特别是对于Glu、Asp、Met、Hcy和Phe5种氨基酸的水平调控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给药组合的贡献度进行评价的结果显示,给药量为25mg·kg-1各组中PCI、PC3、PC4三个主成分和给药量为5mg·kg-1各组中PCI-PC5及PC7六个主成分中贡献度最大的给药组合均为益气解毒方3组分共同给药组。结论益气解毒方3组分配伍对于脑缺血后内源性氨基酸水平调节具有较好协同作用,三者共同给药可明显改善脑缺血后内源性氨基酸的代谢水平异常,其作用优于两两组合或是任意单一组分给药,相比而言,人参总皂苷在总方中可能较栀子苷、盐酸小檗碱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 王军玲杨阳高健方清影李德凤吴传鸿黄志英杨更亮李韶菁
- 关键词:脑缺血益气解毒方氨基酸代谢神经行为学评分
- 千金子甾醇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吸收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研究千金子甾醇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吸收和转运.方法 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千金子甾醇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双向转运,考察时间、药物浓度和P-糖蛋白抑制剂对千金子甾醇跨膜转运的影响.采用UPLC-MS/MS法测定药物浓度,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app)以及表观渗透率(PDR).结果 在Caco-2细胞中的转运过程中,不同浓度千金子甾醇的Papp值介于1×10-6^-1×10^-5,其累积转运量随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浓度依赖性.10、30、50 μmol/L千金子甾醇的PDR分别为1.35、0.83、0.65.盐酸维拉帕米可以促进千金子甾醇由AP侧→BL侧的转运.结论 千金子甾醇在肠道中的吸收中等,以被动转运为主,可能存在肠道转运蛋白的外排机制.
- 段飞鹏王英姿李韶菁文丽梅王军玲黄志英李彩霞张秀婷王晴冯艾灵孙秀玉张胜海
- 关键词:千金子CACO-2肠吸收转运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