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俊皓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篇丘陵区
  • 3篇黄土丘陵
  • 3篇黄土丘陵区
  • 2篇陕北黄土丘陵...
  • 2篇土壤
  • 1篇养分
  • 1篇优势种
  • 1篇优势种群
  • 1篇植被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植物群落特征
  • 1篇生态位
  • 1篇生态位宽度
  • 1篇生态位重叠
  • 1篇土壤含水量
  • 1篇土壤团聚体
  • 1篇土壤团聚体稳...
  • 1篇土壤养分

机构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宁夏农林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作者

  • 5篇何俊皓
  • 4篇郝文芳
  • 3篇张伟
  • 1篇黄婷
  • 1篇孙娇
  • 1篇陈坤明
  • 1篇杨改河
  • 1篇卜崇峰
  • 1篇苟维超
  • 1篇王钰莹
  • 1篇段媛媛
  • 1篇邓春浩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草业科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草地学报
  • 1篇可再生能源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黄土丘陵区不同管理方式下草地优势种群的生态位被引量:17
2016年
以吴起县杨青川流域草地为研究对象,对封育(Enclosure)、放牧(Grazing)、施肥(Fertilization)、刈割(Clipping)、灭鼠(Deratization)5种管理方式的草地群落进行调查,并运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5种管理方式下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赖草(Leymus secalinus)、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和硬质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的种群总生态位宽度较大,封育>放牧>施肥>刈割>灭鼠管理模式下,生态位宽度最大的分别是达乌里胡枝子、赖草、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达乌里胡枝子和猪毛蒿,生态位宽度值大于4的物种数分别为6、6、3、4和3种。不同管理方式下各种对间的重叠指数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封育>放牧>施肥>刈割>灭鼠。施肥管理中,种群间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它管理方式中种群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生态位分析表明,封育和放牧管理下种群间对资源的需求趋于相同,彼此间通过竞争共存,有利于群落演替,草地生态系统逐渐得到恢复,施肥、刈割、灭鼠管理使群落物种竞争排序发生变化,破坏了草地生态系统原有的竞争机制,导致群落向简单群落演替。从牧草发展角度出发,封育、施肥和刈割有利于优质牧草生长。
张伟何俊皓郝文芳
关键词:草地黄土丘陵区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
刺槐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群落特征的相关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本研究对黄土丘陵区20,25,40和50年人工刺槐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植物群落特征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刺槐群落的总物种数和细根密度对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有显著影响(R2≥0.96),物种多样性和禾本科物种数对土壤团聚体机械稳定性作用明显(R2≥0.97),刺槐群落特征影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孙娇何俊皓张伟杨改河郝文芳
关键词:人工刺槐林植物群落特征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光合细菌产氢研究进展与问题被引量:4
2013年
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及其长期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寻找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重大课题。光合细菌产氢以其较高的底物转化效率、较高的光能利用率以及能够灵活利用多种小分子有机酸等特点而成为大规模生物产氢的研究热点。文章从光合细菌产氢机理(主要针对光合单位、固氮酶和氢酶的联合产氢机理)、影响光合细菌产氢的各种物理因素和如何提高光合细菌的产氢量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光合细菌产氢的最新研究结果及进展,并对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评述。
苟维超邓春浩何俊皓陈坤明
关键词:光合细菌固氮酶
陕北黄土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群落的土壤质量评价被引量:7
2016年
以陕北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刺槐林为对象,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其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4 a刺槐林的土壤含水量、酶活性大于14 a刺槐林;14 a刺槐林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养分含量大于24 a刺槐林。阴坡刺槐林的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酶活性大于阳坡,但阳坡刺槐林的速效养分含量大于阴坡。随土层深度增加,刺槐林土壤含水量、全氮、速效养分以及酶活性降低,土壤p H升高。土壤质量综合指数为:24 a阴坡>24 a阳坡>14 a阳坡>14 a阴坡,表明林龄越大,土壤质量越好。选择土壤生态环境较好的立地营造植被,更有利于生态恢复。
黄婷刘政鸿王钰莹张伟何俊皓郝文芳
关键词:土壤质量评价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黄土丘陵区
陕北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景观功能评价被引量:2
2018年
采用LFA方法从景观内部构成和土壤表层状况两个方面对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不同林龄人工刺槐林、人工侧柏林、人工柠条林和撂荒草地进行了景观功能评价,探讨陕北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时期人工植被景观对区域土壤性能改善情况及水土保持作用。分别在4种植被景观类型内布设3条不短于50m样线,在样线上调查斑块和非斑块种类及数量,并在斑块和非斑块内设置1m^2调查区进行了土壤表层评价。结果表明:(1)各景观类型中,斑块百分比及斑块面积大小顺序为人工柠条林>撂荒草地>人工侧柏林>人工刺槐林。(2)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人工刺槐林及侧柏林景观特征指标及斑块面积指标显著降低(p<0.05),人工柠条林及撂荒草地景观特征指标及斑块面积指标有增加趋势但是不具显著性。(3)人工刺槐林和人工柠条林土壤健康指标最高,对土壤性能具有较强改善作用,人工侧柏林对土壤性能改善作用处于中等水平,撂荒草地土壤健康指标最低。(4)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人工刺槐林、人工柠条林对土壤性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人工侧柏林和撂荒草地对土壤性能的改善作用不明显。综上,人工刺槐林、人工柠条林对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具有显著作用,人工侧柏林的土壤改善和水土保持作用不明显,撂荒草地能够对土壤性能起到改善作用,但处于较低水平。
段媛媛段媛媛何俊皓卜崇峰卜崇峰
关键词:景观功能退耕还林黄土丘陵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