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敏
- 作品数:5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漆酶及其在酿酒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7年
-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在造纸、生物漂白和食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应用。该文综述了漆酶的来源与分布、结构、性质以及其在酿酒工业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在保持啤酒稳定性、葡萄酒澄清、测定葡萄酒中某些化合物和作为葡萄孢灰霉感染指示剂等方面,并展望了漆酶在酿酒工业的发展前景。
- 常晨梁敏包怡红
- 关键词:漆酶酿酒工业
- 花色苷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2
- 2017年
- 花色苷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癌、心血管保护等生物活性,是一种潜在的功能性着色剂。本文系统性地阐述了花色苷的结构与种类及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花色苷生物学功能方面的工作和研究进展,为花色苷在食品添加剂和制药行业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 梁敏包怡红
- 关键词:花色苷活性物质生物学功能
- 俄罗斯野生蓝莓引种前后营养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比较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为了研究引种栽培对于野生蓝莓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选取俄罗斯阿穆尔州腾达市的野生蓝莓(蓝莓RU)和将该种野生蓝莓经引种栽培让其自然生长于中国黑河市二站乡的野生蓝莓(蓝莓HH)为原料,采用福林酚法、pH示差法、亚硝酸钠-硝酸银比色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方法分析比较了两种蓝莓的活性成分(多酚、花色苷、黄酮)、矿物质元素和糖酸含量,并对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蓝莓RU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多酚含量高于蓝莓HH,但总酸、花色苷、黄酮含量低于蓝莓HH。二者的Ca、Mn、P、Zn、Cr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的矿物质元素差异不显著(P>0.05)。蓝莓RU水提物与醇提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Fe^(3+)还原力高于蓝莓HH,但蓝莓HH的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蓝莓RU。
- 包怡红梁敏赵行常晨徐福成
- 关键词:野生蓝莓抗氧化活性
- 蓝靛果酒化学降酸工艺及对花色苷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8年
- 将蓝靛果进行发酵所得的蓝靛果酒酸度较高,口感较差,需要增加降酸工艺加以改善。本试验选用降酸效果明显、成本低的6种化学降酸剂对蓝靛果酒进行降酸处理,并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降酸前后蓝靛果酒中花色苷含量及组成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碳酸钠降酸效果最佳,其次为碳酸钙,复合降酸剂的最佳组合为2 g/L碳酸钙和3 g/L碳酸钠,在此条件下,蓝靛果酒可以降至7~9 g/L,并提高了果酒中有机钙的含量,且得到较好的感官品质。HPLC-MS/MS测定结果表明降酸前后的果酒样品中花色苷种类没有变化,降酸后的总峰面积降低了19.92%,且各个花色苷的峰面积均发生了变化。其中,矢车菊素-3,5-二己糖苷和芍药素-3,5-二己糖苷的含量所上升,特别是芍药素-3,5-二己糖苷的峰面积是降酸前的10.42倍,其余6种花色苷峰面积均发生了降低。
- 梁敏包怡红徐福成
- 关键词:液质联用技术
- 蓝靛果酒发酵工艺优化及发酵过程对花色苷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8年
- 以蓝靛果为原料,进行蓝靛果酒发酵工艺的优化,并分析发酵过程对花色苷含量及花色苷组成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酵母及不同糖类对果酒总酸、残糖、花色苷含量、乙醇体积分数及感官评分的影响,选择安琪葡萄酒果酒专用酵母SY作为发酵菌,蔗糖作为菌株的碳源,研究酵母接种量、起始pH值和发酵温度对蓝靛果酒理化性质及感官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蓝靛果酒发酵的最佳工艺为:接种量0.15%、起始pH 3.2、发酵温度26℃。在此条件下发酵12 d,乙醇体积分数为9.33%,感官评分为75.15,花色苷质量浓度为80.49 mg/L,为初始花色苷质量浓度(211.0 mg/L)的38.1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测定发酵对花色苷组成及各组成所占比例的影响,结果显示发酵前后的样品中均含有所测的8种花色苷,发酵后矢车菊素-3-二己糖苷、芍药素-3,5-二己糖苷、矢车菊素-3,5-二己糖苷、芍药素-3-芸香苷、矢车菊素-3-乙酰基乙糖苷及芍药素-3-葡萄糖苷所占峰面积均有所增加,而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天竺葵素-3-葡萄糖苷所占峰面积降低。
- 梁敏包怡红
- 关键词:蓝靛果发酵工艺花色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