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辉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泰安市肿瘤防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乳腺
  • 5篇超声
  • 3篇肿瘤
  • 3篇恶性
  • 2篇腋窝
  • 2篇腋窝淋巴结
  • 2篇腋窝淋巴结转...
  • 2篇乳腺癌
  • 2篇腺癌
  • 2篇良恶性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转移
  • 2篇恶性肿瘤
  • 2篇彩色多普勒
  • 2篇超声检查
  • 1篇蛋白
  • 1篇动态增强扫描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信号

机构

  • 6篇泰安市肿瘤防...
  • 1篇泰安市精神病...
  • 1篇山东第一医科...

作者

  • 6篇沈辉
  • 4篇尹峰
  • 1篇张梅

传媒

  • 3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超声造影与增强磁共振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究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0月我院影像特检科接受的68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CEUS与DCE-MRI检查,将病理结果作为确诊病情的金标准,并对比分析CEUS与DCE-MRI的诊断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有36例恶性,包括21例导管浸润癌、5例导管内癌、10例小叶原位癌;32例良性,包括15例纤维腺瘤、5例腺病、2例增生结节、8例导管内乳头状瘤。CEUS检出30例恶性、26例良性,12例误诊。DCE-MRI检出33例恶性、25例良性,10例误诊。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EUS、DCE-MRI用于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均高,均可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值得加强应用。
尹峰沈辉沈丽
关键词:乳腺良恶性肿瘤
单侧囊性卵巢库肯勃瘤1例超声表现
2005年
谌霓沈辉
关键词:超声表现病例报告血流信号
乳腺超声检查与肿瘤标志物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观察乳腺超声检查联合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CK19)]检测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泰安市肿瘤防治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转移组(n=59)与未转移组(n=41)。比较两组超声、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分析乳腺超声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效能。结果:转移组的淋巴结长径≥7 mm、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丰富、纵横径之比<2的占比均高于未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志物检测显示,转移组CEA、CK19水平均高于未转移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敏感度高于超声检查,特异度低于超声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均高于CK19检测与CEA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高于CK19检测,但低于CEA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度,可建立以乳腺超声排查为基础,多检测项目联合应用的诊断流程,确保诊断结果准确。
沈辉
关键词:细胞角蛋白19癌胚抗原
增强CT在乳腺癌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及影像特征观察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究增强CT在乳腺癌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收集97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比病理学检查结果,计算增强CT对乳腺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分析影像学特征。结果97例疑似乳腺癌患者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乳腺癌72例、乳腺良性病变25例,存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34例、未转移38例;经增强CT检查诊断乳腺癌敏感度91.67%、特异度88.00%、准确率90.72%,与病理诊断的kappa值为0.767,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经增强CT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94.12%、特异度86.84%、准确率90.28%,与病理诊断的kappa值为0.806,具有极高度的一致性;乳腺癌增强CT多见形态不规则(47/72)和边缘不规则(51/72),病灶均有不同程度强化,增强方式以环形强化为主(51/72),血流动力学特征中多呈快进快出型强化(52/72);乳腺癌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者增强CT的淋巴结最大径、CT值均显著增加,多见淋巴门结构消失。结论增强CT可有效显示乳腺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特征,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尹峰沈辉张娟陈晨
关键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影像特征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恶性肿瘤诊断中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诊断乳腺恶性肿瘤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接收的45例经穿刺或病理确诊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均予以彩超检查及二维超声检查,观察对乳腺恶性肿瘤不同病理类型检出率及肿瘤内血流分布情况。结果:彩超诊断检出率相比单纯行二维超声检出率明显更高(P <0.05);且CDFI示浸润性导管癌血流表现多为Ⅱ~Ⅲ级,先比其它肿瘤明显更高(P <0.05)。结论:彩超检查可准确显示肿瘤内部病变及血流信号分布情况,具有较高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
沈辉尹峰张梅
关键词:乳腺恶性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CT检查
MRI动态增强扫描结合超声检查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探究MRI动态增强扫描结合超声检查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将手术病理检验结果作为本次金标准,以上78例患者均接受MRI动态增强扫描结合超声检查,并分析良恶性病灶形态和不同病变情况下早期增强率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两组不同病变情况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和早期增强率:良性组A性人数占比显著低于恶性组,而C性人数占比显著高于恶性组,与此同时,恶性组和良性组早期增强率分别为≥60%和<60%,两相比较之下差异显著(P<0.05)。两组病灶边缘形态变化情况:良性组病灶边缘MRI征象分叶、不规则、毛刺的检出率显著低于恶性组,而光滑情况检出率显著高于恶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应用MRI动态增强结合超声检查方式具有极高的诊断效果,可通过早期增强率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预估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沈辉尹峰
关键词:MRI动态增强乳腺良恶性病变超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