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王培源

王培源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军事

主题

  • 2篇导弹
  • 2篇巡逻机
  • 2篇雷达
  • 2篇反舰
  • 2篇反舰导弹
  • 2篇反潜
  • 2篇反潜巡逻机
  • 1篇导弹突防
  • 1篇等效
  • 1篇等效模型
  • 1篇巡逻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设计
  • 1篇直升
  • 1篇直升机
  • 1篇制导
  • 1篇制导雷达
  • 1篇突防
  • 1篇突防能力
  • 1篇末制导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王培源
  • 2篇罗木生
  • 2篇侯学隆
  • 2篇沈培志

传媒

  • 2篇火力与指挥控...
  • 1篇电光与控制
  • 1篇飞航导弹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反潜巡逻机与反潜直升机协同反潜建模被引量:9
2014年
针对反潜巡逻机与反潜直升机协同反潜作战问题,通过定性分析前者协同作战需求,提出了反潜巡逻机概略搜索、反潜直升机精确跟踪定位的协同战术。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反潜直升机联合使用声纳浮标与吊放声纳的搜潜策略,并建立了两机协同反潜定量分析模型。最后仿真分析了延迟时间、初始距离、定位误差等因素对直升机留空时间需求与声纳浮标数量需求的影响;同时计算了反潜直升机协同反潜的最大作战距离,以及所需声纳浮标的数量。结果表明,对于低速常规潜艇目标,两者协同反潜区域较广;而对于高速核动力潜艇,需多架反潜直升机参与协同。
罗木生侯学隆王培源
关键词:反潜巡逻机反潜直升机
反舰导弹突防的技术手段与战术措施被引量:13
2018年
反舰导弹的突防难度随着战斗舰艇防空体系的不断完善而急剧增加,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可从技术手段与战术措施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从隐身技术、超声速飞行技术、复合制导技术、超低空突防技术、多变弹道技术、航路规划技术、弹载干扰技术、领从弹技术8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提高反舰导弹突防能力的主要技术手段。从作战运用角度,归纳了提高反舰导弹突防能力的6种战术措施,包括多方向攻击、异速导弹结合攻击、高低弹道协同攻击、异类异型弹组合攻击、全引导攻击和饱和攻击。
沈培志王培源
关键词:反舰导弹突防能力
反潜巡逻机雷达巡逻搜潜的面积等效模型被引量:10
2013年
针对反潜巡逻机使用雷达巡逻搜潜问题,首先给出了雷达搜索概率模型,不仅分析了雷达搜索扫描宽度,而且综合考虑了潜艇是否暴露、能否规避两个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反潜巡逻机巡逻线阵位、相对运动关系,采用面积等效法,建立了适用于一般情况的巡逻搜潜探测概率模型。最后,仿真分析了搜索时间、巡逻线长度与阵位位置等因素对雷达探测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面积等效模型可较好地解决反潜巡逻机巡逻搜潜的概率计算问题;反潜巡逻机使用雷达巡逻搜潜时,发现概率随搜索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最后趋于一定值,且最大发现概率不高。
罗木生侯学隆王培源
关键词:反潜巡逻机反潜雷达
基于正交设计的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参数优化被引量:3
2017年
分析了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目标捕捉的限制条件,以一种典型的目标态势为前提建立了基于蒙特卡洛仿真法的目标捕捉概率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末制导雷达参数组合进行寻优,并通过调整重要因素水平进行多次实验,得到了适合当前目标态势的较优参数组合,为提高反舰导弹目标捕捉能力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沈培志王培源李涛
关键词: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正交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