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念
- 作品数:5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中国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地理分布差异解析被引量:12
- 2018年
- 呼吸道传染病是危害国民体质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本研究综合利用一般性描述统计指标与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对中国2004年以来各省区居民呼吸道传染病新发疫情的地理分布特征进行解析。结果表明:(1)2004—2014年,全国呼吸道传染病新发疫情经历了一个"先增高、后降低、总体趋低"的时序变化过程,肺结核发病率一直高居各病种之首,百日咳与猩红热疫情近年有所加重;(2)发病率在地理空间上形成"西高、东低、中部居中"的差序格局,下降幅度在3大地带之间呈现"西大、中小、东部居中"的异速变化特征;(3)在考察周期内,新发疫情的地区差异明显拉大,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东、中、西3大地带之间和超变密度,3大地带内部的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度较小。
- 杨振王念王念
-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基尼系数分解
- 湖北省大气污染健康风险空间格局与防范分区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该文以湖北省为例,从污染胁迫和社会脆弱性视角构建大气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引入变异函数方法分析各县区健康风险空间分异的总体特征与方向性规律,提出风险分区方案与防范策略.结果表明:1)全省大气污染水平总体处于接近超标水平,社会脆弱性处于中等脆弱状态,污染健康风险处于高风险状态;高风险区集中分布于省域中、东部地区,中、低风险区相对分散,在省域西部形成多处低值集聚区.2)各县区健康风险空间自相关最大距离为225.6km,空间总变异主要来源于结构性因素且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其中东北-西南方向的变异程度最大,东-西、南-北方向依次降低,东南-西北方向风险的不均衡程度最低.3)根据污染超标水平与社会脆弱性相对大小,将各县区划分为污染主导型、社会脆弱主导型、污染-社会脆弱综合主导型风险区与无明显主导因子风险区4个类型,根据各区主导因子不同,从降低社会脆弱性和控污减排的双重视角提出分区防范策略.
- 杨振丁启燕王念王念
- 关键词:大气污染
- 中国环境污染的健康压力时空差异特征被引量:13
- 2017年
- 构建基于环境污染的人口健康压力指数模型,引入空间集聚和收敛性检验方法,对中国各省区2005~2014年的污染健康压力的时空差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2005~2014年各省区的污染健康压力指数发生明显下降,省际差异程度有所降低,但"东高、西低、中部居中"的基本格局没有变化。2各省区健康压力指数的空间分布在宏观上呈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性,集聚趋势随时间有所弱化。3在控制城市化率、人均GDP、人口死亡率、森林覆盖率等变量的条件下,考察时段内各省区健康压力指数变化存在微弱的收敛性,各省区的健康压力预期将逐步趋同于某一较低水平。
- 杨振敖荣军王念丁启燕
- 关键词:环境污染
- 中国人口健康脆弱性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6
- 2018年
- 通过构建人口健康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集对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的健康脆弱性指数进行测算,同时引入障碍度模型考察脆弱性指数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并对各省区主要障碍因子进行识别。研究发现:(1)2014年中国人口健康脆弱性省际差异较大,总体上处于中、高水平,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西高、东低、中部居中”分异格局,与健康敏感性、应对性指数的地域分布不尽一致;(2)各省区健康脆弱性指数分布的地域级差化特征明显,低脆弱省市均分布在东部地带,高脆弱省区均分布在西部地带,中度和较高脆弱水平的省区数量最多,在三大地带上均有分布;(3)健康脆弱性降低的主要障碍因子存在较大地区差异,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社保支出、加大卫生投入、改善医疗条件和优化生态环境对降低脆弱性尤为重要。
- 杨振丁启燕王念王念
- 关键词:人口健康脆弱性集对分析
- 中国性病疫情的时空差异与经济驱动机制——以淋病、梅毒为例被引量:23
- 2016年
- 综合采用变异系数、收敛性检验、分位数回归等方法考察中国2004―2014年2类经典性病(淋病、梅毒)疫情的时空差异特征与经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4年以来,中国2类性病的发病水平呈现"淋病降、梅毒升"的时序变化特征,病种结构发生转换,总体发病规模持续扩增;2)每年新发淋病数的地区差异略有增加,发病率差异持续降低,总体发病水平明显收敛,各地区预期会逐步趋同于某一较低水平,梅毒疫情预期将逐步趋同于某一较高水平;3)经济发展对低、中、高3类发病水平的疫情变化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部分地区存在明显的"经济越发展,疫情越严重"现象。
- 杨振王念王宇
- 关键词:淋病梅毒性病经济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