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硕

作品数:19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前列腺
  • 8篇腺癌
  • 7篇前列腺癌
  • 6篇肿瘤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4篇分切
  • 4篇部分切除
  • 4篇部分切除术
  • 3篇雄激素
  • 3篇肾部分切除
  • 3篇肾部分切除术
  • 3篇细胞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结
  • 3篇激素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3篇膀胱
  • 3篇膀胱癌

机构

  • 19篇北京大学肿瘤...

作者

  • 19篇王硕
  • 18篇杜鹏
  • 13篇杨勇
  • 7篇张宁
  • 6篇赵强
  • 5篇汤星星
  • 5篇刘佳
  • 3篇安超
  • 1篇杨雷
  • 1篇季加孚
  • 1篇于文斌
  • 1篇王宁
  • 1篇李慧超
  • 1篇刘硕

传媒

  • 6篇泌尿外科杂志...
  • 5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PCA3对预测前列腺癌及侵袭性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前列腺抗原3(PCA3)是基于基因的前列腺特异性生物学标记,目前已用于预测前列腺癌(PCa)的诊断。本研究将探讨尿PCA3评分在PCa诊断中的价值及预测PCa病理的潜在价值。方法:2014年7月~2015年8月,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237例男性尿液PCA3表达进行检测,其中包括健康男性、前列腺炎(CP)、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以及肾癌、膀胱癌及PCa等其他癌症患者。前列腺系统活检者均因直肠指诊、血清PSA及影像学检查怀疑PCa。对于确诊为PCa患者,收集包括Gleason评分及TNM分期在内的信息,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PCA3与这些参数的相关性,采用ROC分析评估PCA3评分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237例患者,其中健康男性35例,慢性前列腺炎3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30例,PCa74例,肾癌21例,膀胱癌25例及其他泌尿系肿瘤21例。结果显示PCa患者其尿PCA3评分明显升高(P<0.05),高分级PCa升高尤为明显(t=4.411,P<0.05)。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PCA3评分与Gleason分级呈正相关(r=0.244,P=0.036),但与PSA(r=-0.019,P>0.05)及TNM分期无相关性(r=0.069,P>0.05)。ROC分析进一步显示PCA3评分在PCa诊断预后预测作用明显优于血清PSA。结论:尿PCA3评分可能成为预测PCa有价值的生物标记,更高的PCA3评分与PCa的侵袭性相关。
刘亚巍杜鹏王硕蔡小兵汤星星杨勇
关键词:前列腺癌生物学标记侵袭性
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联合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囊性肾肿物的初步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联合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囊性肾肿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9例行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联合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囊性肾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6例。年龄(46.2±13.1)岁;体质指数(25.8±3.1)kg/m^(2),患者ECOG评分均为0分。左肾肿物7例,右肾肿物12例;肿物最大径(2.8±1.3)(1.2~5.0)cm;5例为BosniakⅢ级,14例为BosniakⅣ级。R.E.N.A.L.评分4~6分11例,7~9分7例,10~12分1例。腹腔镜下微波消融囊性肾肿物后行肾部分切除术。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后应用CT或MRI定期随访评估。结果手术时间(84.0±20.8)min。术中中位出血量20(10~50)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3(2~6)d,无出血、感染、肉眼血尿或漏尿等术后并发症。根据术后病理结果的恶性程度分组,术后病理提示囊性肾肿物为良性或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较低者为低危组,病理提示囊性肾肿物恶性程度较高者为高危组。低危组4例,其中乳头状腺瘤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1例,肾嫌色细胞癌1例(T_(1a)期)。高危组15例,其中肾透明细胞癌14例[美国癌症分期联合委员会(AJCC)病理分期:T_(1a)期11例,T_(1b)期3例;WHO/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1级7例,2级6例,3级1例];2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T_(1b)期,2级)。术后中位随访20(12~37)个月,两组患者均存活,胸腹部影像学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和种植转移征象;定期复查肾功能基本正常。结论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联合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囊性肾肿物并发症少,无肿瘤复发或转移,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疗效,且不影响术后病理诊断,为囊性肾肿物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洪保安杜鑫纪永鹏赵强曹煜东刘佳王硕杜鹏杨勇张宁
关键词:囊性微波消融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18F-FDG PET/CT在睾丸非精原细胞瘤化疗后腹膜后肿瘤残留中的判断价值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利用18F-FDG PET/CT在判断睾丸非精原细胞瘤患者化疗后腹膜后转移病灶残留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5例睾丸非精原细胞生殖肿瘤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所有患者进行BEP和/或VIP化疗后18F-FDG PET/CT检查均提示腹膜后存在活性肿瘤病灶,之后行开放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与术前PET/CT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例患者平均年龄(33.4±11.17)岁,5例患者化疗后腹膜后淋巴结大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3.22±0.77)cm vs(1.72±0.49)cm,P=0.006],腹膜后淋巴结清扫(RPLND)前18FFDG PET/CT腹膜后病灶最大摂取率(SUVmax)较化疗前出现一定程度下降(8.09±5.08 vs 3.80±1.86,P=0.116),RPLND术后病理结果提示:3例患者腹膜后未发现明确转移病灶,1例患者术后病理回报为成熟畸胎瘤,1例患者为胚胎癌合并卵黄囊瘤成分,18F-FDG PET/CT判断肿瘤残留病灶假阳性率为60%,准确率为40%。[结论]对于睾丸非精原生殖细胞瘤化疗后的患者,单纯利用18F-FDG PET结果判断肿瘤病灶是否残留的准确性较低。
马金超王硕杜鹏杨勇
关键词:PET/CT
MRI联合靶向穿刺对比系统穿刺用于前列腺癌筛查的随机对照研究(STHLM3-MRI研究)解读被引量:1
2022年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长期以来,关于人群前列腺癌的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筛查有争议,尤其是存在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的问题。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在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应用广泛,MRI不仅可识别前列腺的微小病变,MRI靶向融合穿刺还可以提高临床显著意义前列腺癌的诊断率。但关于PSA联合MRI的筛查模式是否适用于群体筛查值得探究。基于此,来自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基于人群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STHLM3-MRI),旨在探索比较MRI+融合穿刺对比传统穿刺在前列腺癌筛查中的应用效能,该研究于2021年7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研究结果证实:在PSA≥3 ng/ml为基础上,MRI靶向融合穿刺联合系统穿刺对比传统系统穿刺,提高了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并减低了传统筛查的过度检测。该研究对目前大规模人群前列腺癌筛查中过度穿刺、诊断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为前列腺癌精准筛查提供重要的依据。
马金超曹煜东王硕杜鹏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2000—2017年北京市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流行趋势及发病年龄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前列腺癌的发病与死亡流行趋势及年龄变化特征。[方法]利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2000—2017年登记的前列腺癌数据,计算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粗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0~74岁发病和死亡累积率、年龄别发病率、平均发病年龄、标化平均发病年龄、60岁及以上年龄发病构成比,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结构和世界标准人口构成(Segi)进行标化,分城区和郊区分析发病和死亡率以及发病年龄随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2000—2017年间北京市共确诊前列腺癌16 709例,发病粗率为15.00/10万,发病世标率为7.72/10万,其中城区的发病率高于郊区(9.10/10万vs 5.00/10万)。全市发病世标率由2000年的3.61/10万上升到2017年的10.77/10万,APC为6.67%。前列腺癌发病率在50岁前较低,50岁后呈现快速升高趋势。全市50~59岁年龄组年龄别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80岁及以上年龄组年龄别发病率增长速度最慢。除郊区标化平均发病年龄与年份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外(β=0.04,P=0.533),全市(β=-0.13,P=0.007)和城区(β=-0.17,P<0.001)前列腺癌标化平均发病年龄随着年份的增加而下降。2000—2017年北京市整体(β=-0.24,P<0.001)和城区(β=-0.32,P<0.001)60岁及以上前列腺癌患者占比呈现下降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郊区呈现上升趋势(β=0.19,P=0.26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0—2017年间前列腺患者死亡粗率为5.56/10万,死亡世标率为2.53/10万,其中城区的死亡率高于郊区(2.74/10万vs 1.99/10万)。全市死亡世标率由2000年的1.29/10万上升到2017年的3.03/10万,APC为5.79%。[结论 ] 2000—2017年北京市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郊区增长速度高于城区。全市和城区呈现发病年龄前移趋势,郊区尚未出现此趋势。2000—2017年北京市前列腺癌死亡率呈现先上升后趋于平
刘硕王硕李慧超杨雷杜鹏张倩张希王宁季加孚
关键词:前列腺癌发病率死亡率年龄
膀胱部分切除术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膀胱尿路上皮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之一,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化疗是目前标准治疗方案。膀胱全切是极为复杂的泌尿外科手术,有着较高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二次手术的风险,也会一定程度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膀胱部分切除术作为曾经较常见的手术方式重新进入到人们的视野,早期部分回顾性研究证实在部分患者中由于肿瘤特点不适宜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导致了较高的复发率,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展发现,如果能严格把控手术指征,能够有效地降低部分切除术后肿瘤的复发率。目前常用的膀胱部分切除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机器人辅助膀胱部分切除术与传统的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同时,手术联合术前新辅助或术后辅助治疗也是膀胱部分切除术的发展方向。对于一些曾经需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膀胱部分切除术也成为可选择的手术方案。本文将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膀胱部分切除术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
纪永鹏王硕杜鹏
关键词:膀胱癌膀胱部分切除术新辅助治疗
快速进展的原发肾血管肉瘤1例报道被引量:1
2017年
原发肾血管肉瘤较为少见,但恶性度极高,手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可辅助诊断和预后判断、去除原发病灶及其引起的并发症,术后积极辅助治疗可能改善预后.本文将报道本院诊治的一例原发肾血管肉瘤及术后自然病程,并复习相关文献.
赵强张宁刘佳王硕杜鹏杨勇
关键词:肾肿瘤肉瘤血管瘤
Gleason评分3+3前列腺癌的命名争议及管理策略被引量:1
2022年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癌症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超过半数以上的新发前列腺癌病例为Gleason评分3+3=6(GS6)的低级别前列腺癌。绝大多数GS6前列腺癌预后良好,极少出现远处转移,国际上首选的治疗和管理方法为主动监测。近年来,泌尿外科领域部分学者基于GS6前列腺癌发生的普遍性、极低的转移率、极佳的预后、接近于癌前病变的筛查方式和治疗管理模式,认为其不应再被称为癌症,将其更名为非癌症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因过度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和经济负担。另有学者提出反对的观点,认为是否会出现转移,不应作为判断肿瘤是否为恶性的唯一标准;在临床实践中,GS6前列腺癌患者存在术后病理升级的可能,应该综合多种临床因素来判定肿瘤的性质和危险程度;此外,对GS6前列腺癌的更名可能造成患者的依从性降低,所以不应该对其进行重新命名。本文对近期相关观点和论据进行总结,并对管理策略进行综述。
马金铎曹煜东王硕杜鹏
关键词: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前列腺尖端、基底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影响前列腺尖端、基底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5.7±5.8)岁。前列腺体积(38.7±25.21)ml。术前tPSA(35.39±51.69)ng/ml,f/tPSA 0.11±0.08。均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穿刺活检,共穿刺13针,前列腺穿刺阳性针数(BPC)比率(45.07±25.21)%。D’Amico前列腺癌危险度分级低危10例(5.6%),中危9例(5.0%),高危161例(89.4%)。180例均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其中178例行腹膜外途径腹腔镜手术,2例行开放手术,均采用筋膜外切除,并行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术后病理检查切缘情况将患者分为切缘阳性、切缘阴性、尖端阳性、基底阳性4组。采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tPSA、f/tPSA、BPC比率、D’Amico危险度分级、pT分期、Gleason评分、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切缘情况的相关性。结果本组180例术后病理分期pT_(1)期4例(2.2%),pT_(2)期76例(42.3%),pT_(3a)期52例(28.9%),pT_(3b)期(24.4%),pT_(4)期4例(2.2%);盆腔淋巴结转移17例(9.4%),无转移163例(90.6%)。Gleason评分6分23例(12.8%),3+4=7分54例(30.0%),4+3=7分36例(20.0%),≥8分67例(37.2%)。切缘阳性97例(53.9%),其中尖端阳性78例,基底阳性51例,切缘阴性8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_(3b)期(OR=6.871,P=0.010)、pT_(4)期(OR=12.130,P<0.05)、Gleason评分≥8分(OR=4.989,P=0.005)、盆腔淋巴结转移(OR=9.516,P=0.043)与切缘阳性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_(3b)期(OR=5.782,P=0.030)、pT_(4)期(OR=10.150,P<0.05)、Gleason评分≥8分(OR=11.130,P=0.012)是影响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_(3b)期(OR=4.040,P=0.026)、Gleason评分≥8分(OR=2.390,P=0.010)与尖端阳性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leason评分≥8分(OR=1.980,P=0.030)是影响尖端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
王硕杜鹏曹煜东杨勇
关键词: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切缘阳性GLEASON评分
雄激素受体剪接突变体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8年
2012年中国男性新发前列腺癌5.7万例,粗发病率为8.14/10万,世标率为5.90/10万,居男性新发恶性肿瘤的第7位。由于我国前列腺癌早期筛查并未普及,很多患者就诊时肿瘤已全身转移。在转移性前列腺癌中,针对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 AR)靶点的药物(如比卡鲁胺、戈舍瑞林等)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治疗的有效期一般只能维持12~24个月,很快就进展至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RPC)的阶段。
王硕杜鹏安超汤星星赵强张宁杨勇
关键词:转移性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抵抗性去势RECEPTORPROSTATE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