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刚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豆科
  • 2篇种子
  • 1篇动物
  • 1篇豆科牧草
  • 1篇豆科植物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特征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种
  • 1篇植物种子
  • 1篇物种
  • 1篇消化道
  • 1篇消化道传播
  • 1篇萌发
  • 1篇绵羊
  • 1篇绵羊消化道
  • 1篇牧草
  • 1篇化道
  • 1篇发芽
  • 1篇发芽率

机构

  • 2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2篇杨洁晶
  • 2篇鲁为华
  • 2篇赵刚
  • 2篇吕艳萍
  • 1篇任爱天
  • 1篇王树林

传媒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草食动物对豆科植物种子萌发的消化道作用效应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收集了近年来70种豆科植物种子形态学和消化道作用后萌发行为数据,利用植物亲缘系谱和整合分析,以阐明豆科植物种子经过草食动物消化道作用后萌发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豆科植物种子经过消化后,萌发率受到抑制(OR=0.89),但抑制效应和促进效应差异不显著(OR95%=0.61-1.28,P〉0.05);以亲缘关系为依据将70种豆科植物分为7个类群,其中消化作用对金合欢属、含羞草属、银合欢属、牧豆树属和角豆树属的第1类群种子萌发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对包括木豆属、毛蔓豆属、爪哇大豆属、扁豆属、胡枝子属和距瓣豆属的第4类群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将第3、5类群再划分成3个亚组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消化作用对苜蓿属种子萌发有显著促进,笔花豆属则受到显著抑制,三叶草属种子的抑制和促进效应之间差异不显著。车轴草族25种植物种子表现出质量中等种子经消化后萌发率显著提高,而过小或过大的种子经消化道作用后萌发率受到明显抑制。其他45种植物的种子重量与消化后的萌发效应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2=0.035,P〉0.05)。
杨洁晶娜丽克斯.外里吕艳萍赵刚任爱天鲁为华
关键词:草食动物萌发消化道传播
4种豆科牧草种子对绵羊消化道作用的反应被引量:8
2016年
以4种野生豆科牧草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线叶野豌豆(Vicia tenuifolia)、光果甘草(Glycyrrhizae glabrae)、罗马苜蓿(Medicago romanica)种子为研究对象,测定各种子在绵羊消化道作用前后的形态、生物学特性变化以及在绵羊消化道内的运移和排放规律。结果表明,4种种子排放过程均符合高斯模型,且苦豆子、线叶野豌豆、光果甘草排放峰值均出现在饲喂后24~36h,罗马苜蓿种子排放峰值则出现在18~30h。苦豆子、线叶野豌豆、光果甘草和罗马苜蓿种子总回收率分别为14.513%、4.463%、10.811%、4.608%,在绵羊消化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36.3、29.6、31.2和31.9h。除苦豆子外,其它3种植物种子在经过消化道后单粒重显著降低(P〈0.05),4种种子消化后的形状指数较经过消化道前显著减小。经过绵羊消化道后种皮颜色加深,纹理模糊,出现褶皱及明显侵蚀斑。与经过消化道前比较,4种植物种子经过消化道后的发芽率均有显著提高,其中发芽率提高效果最明显的时间段在消化24~48h后。消化道作用可有效打破苦豆子、线叶野豌豆、光果甘草、罗马苜蓿种子的硬实,4种植物种子均可通过绵羊消化道传播。
娜丽克斯.外里王树林赵刚杨洁晶吕艳萍鲁为华
关键词:形态学特征发芽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