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晴

作品数:3 被引量:14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载脂蛋白
  • 1篇载脂蛋白E
  • 1篇脂蛋白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因子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区划
  • 1篇危险区
  • 1篇基因
  • 1篇基因频率
  • 1篇风险区划
  • 1篇高寒草地
  • 1篇NDVI
  • 1篇RFLP
  • 1篇APOLIP...
  • 1篇GENDER
  • 1篇草地
  • 1篇HAN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3篇陆晴
  • 2篇吴绍洪
  • 2篇赵东升
  • 1篇高江波
  • 1篇尹云鹤
  • 1篇张建刚
  • 1篇刘燕华
  • 1篇潘韬
  • 1篇焦珂伟
  • 1篇贺林
  • 1篇冯爱青

传媒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中国药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1篇199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综合气候变化风险区划被引量:68
2017年
气候变化作用于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产生一系列影响。随着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气候变化危险性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承险体耦合形成有规律的风险时空格局。将此时空格局系统化表达即是综合气候变化风险区划,是适应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之一。本文基于RCP 8.5下的近中期(2021-2050年)气候情景,分析了中国未来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与速率,评价了干旱、高温热浪以及洪涝等极端事件危险性,选取人口、经济、粮食生产和生态系统等承险体风险作为综合风险定量评估的指标。在系统性、主导因素以及空间连续性原则的指导下,提出中国综合气候变化风险区划三级区域系统方案,划分出8个气候变化敏感区、19个极端事件危险区和46个承险体综合风险区。结果发现:2021-2050年RCP 8.5情景下中国的气候变化高风险区主要包括:华北弱暖增雨敏感区,华北平原热浪危险区,人口经济粮食高风险区;华南—西南弱暖增雨敏感区,黔滇山地热浪危险区,生态经济粮食人口高风险区;华南沿海涝热危险区,生态粮食经济人口高风险区。中国综合气候变化风险区划涵盖了气候变化情景、极端事件发生、社会经济与生态系统的可能损失信息,可以为国家或地方应对气候变化及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吴绍洪潘韬刘燕华邓浩宇焦珂伟陆晴冯爱青岳溪柳尹云鹤赵东升高江波
关键词:区划
Population distributions of alele frequency of apolipoprotein E by age and gender in Han Chinese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研究在上海地区健康汉族人中不同年龄和性别的载脂蛋白E基因频率的群体分布.方法:本次调查包括649名健康汉族人(女:237人,男:412人).载脂蛋白E基因用PCR扩增,前引物:5′GGCACGGCTGTCCAAGGAGCT3′;后引物:5′GATGGCGCTGAGGCCGCGCT3′.PCR产物用5单位限制性内切酶CfoⅠ酶切,用2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结果:ApoE3频率最高为864%,其次ApoE4频率为75%,ApoE2频率最低为62%.经χ2检验,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本项研究提供了正常中国汉族人群中载脂蛋白E三个等位基因2。
张建刚董秀珍杨伟军陆晴贺林
关键词:载脂蛋白E基因频率RFLP
1982~2013年青藏高原高寒草地覆盖变化及与气候之间的关系被引量:70
2017年
利用GIMMS NDVI数据和地面气象站台观测数据,对青藏高原1982~2013年高寒草地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对气象因素的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长季NDVI表现为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近32 a来,整个高原草地生长季NDVI呈上升趋势,增加速率为0.000 3/a(p<0.05);高寒草地生长季NDVI年际变化具有空间异质性,整体为增加趋势,呈增加趋势的面积约占研究区域面积的75.3%,其中显著增加的占26.0%(p<0.05),类型主要为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高寒草甸;比例为4.7%,草地类型主要为高寒草原,主要分布在高原西部地区;基于生态地理分区的分析显示,青藏高原草地与降水、温度的相关关系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高寒草地生长季NDVI均值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对降水的滞后效应显著;高原东北部温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好,降水为高寒草地生长季NDVI变化的主导因子;东中部地区降水充沛,温度则为高寒草地生长的制约因子;南部地区降水和温度都较适宜,均与高寒草地生长季NDVI相关性显著(p<0.05),共同作用于草地的生长;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因子与高寒草地生长季NDVI关系均不显著。
陆晴吴绍洪赵东升
关键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NDVI气候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