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代佳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瓣膜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血糖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置换术
  • 1篇置换术后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损伤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信息学分...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癌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方式
  • 1篇手术方式选择

机构

  • 3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3篇代佳
  • 2篇陈孜孜
  • 2篇金龙玉
  • 1篇甘毅
  • 1篇王电军
  • 1篇洪朝
  • 1篇姜志斌
  • 1篇龚伟
  • 1篇冯伟
  • 1篇邓柳平
  • 1篇张建飞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老年复杂皮肤软组织创面修复手术方式选择和预后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老年复杂皮肤软组织创面修复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科收治的314例老年(年龄60岁以上)皮肤软组织损伤创面患者,并根据血糖检测结果抽取血糖患者并分为血糖控制不良组、血糖控制良好组、正常对照组,各20例。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314例分为六组,A组(69例)创面清创后行一期单纯植皮;B组(59例)创面清创后行一期植皮和负压吸引术;C组(38例)创面清创负压吸引术后行二期单纯植皮术;D组(45例)创面清创负压吸引术后行二期植皮和负压吸引术;E组(54例)创面清创后行一期皮瓣转移修复;F组(49例)创面清创后行二期皮瓣转移修复。从伤口愈合等级、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有无并发症比较分析六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从314例患者中随机抽取20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与术后伤口愈合等级、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患者伤口愈合等级高于血糖控制不良组和血糖控制良好组,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于血糖控制不良组和血糖控制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314例患者中随机抽取的20例手术患者ASA分级与伤口愈合等级呈负相关(r=-0.537,P<0.05),与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呈正相关(r=0.781,P<0.05)。D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等级优于其他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其他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复杂皮肤软组织创面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创面使用负压吸引并行二期手术的方式术后愈合情况较好。
陈孜孜张建飞代佳
关键词:软组织损伤血糖
华法林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强度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标准,为临床制定华法林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167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行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记录其华法林剂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统计血栓、栓塞及出血等不良事件。结果出血并发症11例(6.58%),其中消化道出血5例,脑出血1例,子宫出血1例,皮肤出血1例,眼部出血1例,牙龈出血2例。血栓、栓塞6例(3.59%)。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INR控制在1.5~2.0,可有效降低抗凝治疗的并发症。
代佳姜志斌龚伟邓柳平洪朝王电军金龙玉陈孜孜
关键词:华法林瓣膜置换术后抗凝强度
食管癌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挖掘食管癌差异表达基因,为食管癌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20347、GSE92396和GSE1420,使用在线分析工具GEO2R筛选出食管癌组织与正常食管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在线数据库DAVID和STRING分别进行功能、通路富集分析和蛋白互作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来筛选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中的核心网络基因,并在TCGA数据库中验证其差异表达情况。结果:本实验共发现274个差异表达基因,269个基因有相同的表达趋势,其中96个上调基因,173个下调基因(调整后P<0.05,|log2FC|>1)。通过GO富集分析(P<0.05)发现它们主要参与了表皮发育、肽键交联结合、角质细胞分化、细胞外基质组织生成等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包括细胞外基质结构组分、分子活性、钙离子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结合等的功能;而细胞组成分析提示这些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外基质。KEGG富集通路分析(P<0.05)显示主要的信号通路包括阿米巴病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作用信号通路、糖酵解和糖异生等信号通路过程。MCODE分析发现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TIMP metallopeptidase inhibitor 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 (matrix metallopeptidase 3,MMP3)、分泌性磷酸化蛋白-1(secreted phosphoprotein 1,SPP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E1(serpin family E member 1,SERPINE1)、骨膜蛋白(periostin,POSTN)、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IGFBP3)、Ⅲ型胶原α1(collagen typeⅢalpha 1 chain,COL3A1)、沉默桥粒芯糖蛋白-2(desmoglein 2,DSG2)这8个基因可能为诱导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P<0.05)。通过TCGA数据库验证这8个基因,进一步筛选出COL3A1、IGFBP3、MMP3、SPP1、TIMP1关键基因,且这5个基因同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中高表达(P<0.05)。结论: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能够有效分析食管癌与正常食
甘毅冯伟代佳金龙玉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分析食管癌差异表达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