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思思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人巨细胞病毒
  • 4篇巨细胞
  • 4篇病毒
  • 3篇疗效
  • 2篇电刺激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神经肌
  • 2篇神经肌肉
  • 2篇神经肌肉电刺...
  • 2篇康复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序列
  • 2篇肌肉
  • 2篇肌肉电刺激
  • 1篇多克隆
  • 1篇多克隆抗体
  • 1篇胸部物理治疗
  • 1篇血栓
  • 1篇遗传变异分析

机构

  • 9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叶思思
  • 4篇薛向阳
  • 4篇王哲伟
  • 3篇张丽芳
  • 3篇孙祥威
  • 2篇李宝青
  • 2篇张良
  • 1篇卢中秋
  • 1篇吕杰强
  • 1篇林刻智
  • 1篇叶璐璐
  • 1篇林静静
  • 1篇李云
  • 1篇余思思
  • 1篇胡盈盈
  • 1篇徐乐义
  • 1篇杨敏

传媒

  • 3篇江苏医药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7
  • 3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肺康复对急性重症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治疗疗效的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肺康复在急性重症脑损伤(SABI)机械通气患者中的疗效。方法:50例SAB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肺康复治疗。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膈肌移动度以及氧合指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且观察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2组患者的膈肌移动度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氧合指数较治疗前组内比较和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康复能有效缩短SABI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膈肌移动度,但对氧合指数改善有限。
王哲伟叶思思叶群张中凯林静静
关键词:肺康复机械通气
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凝血功能和下肢深静脉的影响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探讨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凝血功能和下肢深静脉的影响。方法脑出血急性期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采用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机训练)和试验组(采用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机训练联合NME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0 d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和D-D]、股静脉和腘静脉血流速度、Barthel指数(BI)评分及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发生率。结果治疗10 d后,两组Fib和D-D水平、股静脉和腘静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 d后,试验组LE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5%vs.25.0%)(P<0.05)。结论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机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凝血功能,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联合NMES效果更好。
叶思思王哲伟卓飞男
关键词:脑出血神经肌肉电刺激深静脉血栓
基于焦虑认同联合优势内容递增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焦虑认同联合优势内容递增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3例GA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焦虑认同联合优势内容递增理论的护理干预。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MCMQ、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及MCMQ中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MCMQ中回避、屈服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焦虑认同联合优势内容递增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引导GAD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云李菊芳余思思叶思思颜飞帆卢中秋
关键词:精神病学广泛性焦虑障碍
人巨细胞病毒UL135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制备人巨细胞病毒(HCMV)UL135原核表达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HCMV UL135蛋白的跨膜区结构,经原核密码子优化后对胞外序列进行全基因合成,将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构建pET21a(+)/HCMV UL135重组质粒,IPTG诱导蛋白表达后,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UL135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Western blot法检测抗体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HCMV的UL135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经Ni-NTA亲和纯化后获得高纯度的目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诱导产生特异性的多克隆Ig G抗体,且效价为1:12 800;经ELISA以及Western blot证实制备的兔抗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UL135蛋白。结论:成功实现了HCMV UL135的重组表达并制备了UL135兔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UL135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胡盈盈郭刚强叶思思孙祥威毛晨晨薛向阳吕杰强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多克隆抗体
胸部物理治疗联合下肢运动训练对AECOPD患者的疗效
2024年
目的 观察胸部物理治疗(CPT)联合下肢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55例AECOPD患者分为两组,CPT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CPT,联合组(27例)在CPT组的基础上增加下肢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膈肌移动度、氧合指数、PaCO_(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以及分泌物黏稠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膈肌移动度、氧合指数、PaCO_(2)、CAT评分、BI评分和分泌物黏稠度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的膈肌移动度、氧合指数和PaCO_(2)优于CPT组(P<0.05)。结论 CPT联合下肢运动训练能有效改善AECOPD患者的膈肌功能、氧合指数和PaCO_(2),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分泌物黏稠度。
王哲伟叶思思张中凯林秀秀
关键词:胸部物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人巨细胞病毒无症状性感染者UL144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探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无症状性感染者UL144基因多态性,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CMVDNA阳性无症状性感染者尿沉渣标本UL144基因开放读码框(ORF),阳性结果进行双向DNA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BioEdit、DNAstar、Mega5.0、GeneDoc等软件进行序列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在50例HCMV-DNA阳性无症状性感染者尿沉渣标本中,21例标本UL144基因扩增阳性,阳性率为42%,并完成测序。同源性比较显示核苷酸同源性为80.2%~100%,氨基酸同源性为77.8%~100%。种系进化树分析显示21例无症状性感染者DNA序列主要分为2个基因型,A型(10例,47.61%)和B型(11例,52.38%),未见其他基因型。Expasy数据库预测分析UL144基因编码产物重要功能基团,结果显示ASN、PKC、TNFR、NCD3G等翻译后修饰位点高度保守。与UL144A型相比,UL144B型在1-16和30-96氨基酸残基之间各增加了一个PROKAR_LIPOPROTEIN位点和ZF_CTCHY位点。与Toledo标准病毒株比较,UL144A型的CRD1和CRD2区域高度保守,UL144B型的CRD1和CRD2功能区变异较大,但跨膜区(transmembrane domain)和胞浆区(cytoplasmic domain)在UL144A型和B型中均高度保守。UL144A型和B型碱基变异未对UL144蛋白的预测等电点和二级结构造成较大改变。总之与HCMV显性感染者不同,HCMV无症状性感染者UL144基因型为A型和B型。
郭刚强谢尙丹叶思思张良孙祥威李宝青张丽芳薛向阳
关键词:多态性
人巨细胞病毒临床株UL133基因序列遗传变异分析
2016年
目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临床感染株的UL133基因序列特征。方法采集HCMV-DNA阳性者的临床标本,PCR扩增UL133基因全序列,阳性扩增产物克隆到pEASYTM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结合来自于NCBI数据库的15条序列进行UL133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获得20例HCMV感染者的UL133全长序列。多态性分析显示HCMV临床株UL133基因核苷酸变异率为0~9.7%,氨基酸变异率为0~40.2%;不同感染者UL133序列5'端的第32-45位发生了相对集中的非同义突变,其他部分序列较少出现氨基酸缺失及错义突变。其中1例临床感染者UL133序列在163-166位核苷酸出现移码突变。综合NCBI数据库的15株序列分析显示,UL133序列分为G1、G2、G3、G4、G5、G6等6个型,但未发现基因型与HCMV感染的临床表现具有显著关联性。编码蛋白翻译后修饰位点包括酪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CKP),蛋白激酶C位点(PKC)以及NLS_BP核定位信号(NLS_BP)。与Toledo株相比,有1株发生移码突变,其他临床株UL133基因编码产物翻译后修饰位点相对保守。结论 HCMV UL133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但仍具有一定的多态性。这种多态性与HCMV感染临床症状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郭刚强叶思思杨敏叶璐璐林刻智李宝青张丽芳薛向阳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多态性
人巨细胞病毒US31基因序列特征分析及B细胞表位预测
2016年
目的:分析人巨细胞病毒(HCMV)US31基因序列,预测US31基因编码蛋白的B细胞优势表位。方法:基于US31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结合亲水性参数、可及性参数、抗原性参数、柔韧性参数及二级结构方案对HCMVUS31基因编码各型蛋白的B细胞表位进行预测,参照已建立的预测方法综合评价US31基因B细胞优势表位。结果:US31核苷酸序列变异较少,大部分是同义突变,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其编码蛋白全长为162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20kD,等电点7.66,为可溶性蛋白,二级结构中以无规则卷曲为主。经综合分析,US31基因的B细胞优势表位可能存在于氨基酸序列N端的5~19、32~47、58~68、110~124区段。结论:多参数预测HCMVpUS31的B细胞优势表位,为进一步研究蛋白特征、制备单克隆抗体及表位疫苗提供依据。
郭刚强谢尙丹叶思思孙祥威张良张丽芳薛向阳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B细胞表位
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有机磷迟发性神经病的疗效
2021年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有机磷迟发性神经病(OPIDP)的疗效。方法44例OPID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2例。对照组入院后开始康复训练;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NME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10周后,两组FMA评分、MBI评分和BB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周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也快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可以促进OPIDP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OPIDP患者运动能力、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此基础上联合NMES治疗可进一步提高OPIDP患者的临床疗效。
王哲伟叶思思卓飞男张中凯徐乐义
关键词:康复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