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玲
- 作品数:12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9号头皮针引导PICC穿刺的体会
- 本文自2011年12月-2012年2月对血管细、暴露差的患者,用9号头皮针穿刺引导,运用改良塞丁格(Seldinger)技术行PICC穿刺15例,均取得成功。笔者认为,使用9号头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对局部血管损伤小,...
- 潘玉芹刘蓓吴秀玲
- 关键词:肿瘤治疗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恶性肿瘤患者应用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价值对比分析
- 2023年
- 对于按恶性肿瘤予以诊断的病例,给予PICC(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法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ort)法进行治疗,对比作用。方法 研究募集2021年5月-2022年5月时间段内在本科室治疗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病例PICC法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病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相关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导管留置时间更长、管路维护时间更短,置管期间生活质量评分值、KPS评分值均更高,ZPS评分值更低(P均<0.05)。经过对观察组的安全性评价情况展开评价,得到其静脉炎、导管血栓、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总出现率更低(P<0.05)。经过对观察组的置管成功情况展开评价,得到其一次置管成功率更高(P<0.05)。结论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方案选择上,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相较于PICC,在并发症发生率和维护成本方面都表现出更低的水平,同时也伴随着更高的生活质量。
- 吴秀玲
- 关键词:恶性肿瘤PICC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安全性
- 国内安宁疗护发展状况及服务模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20年
- 综述国内安宁疗护的起源、发展状况及安宁疗护服务模式的研究进展,旨在促进我国安宁疗护的发展,从而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提供参考。
- 吴秀玲
- 关键词:安宁疗护
- 9号头皮针引导PICC穿刺的体会
- 2012年
-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患者的静脉输液。如肿瘤患者的化疗、肠外营养等,PICC避免了化疗药物和营养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减少了静脉的损伤,得到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认可。为了改进血管通道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多和更长的静脉治疗。
- 潘玉芹刘蓓吴秀玲
-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调查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化疗的448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并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患者进行疾病不确定感调查。结果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89.86±11.84)分,处于中等水平。家庭居住地、手术方式、肿瘤有无转移对疾病不确定感有影响。结论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受多种因素影响,根据其个体特征设计个性化的应对方式和健康教育是降低疾病不确定感的重要措施。
- 吴秀玲潘玉芹
- 关键词:疾病不确定感肿瘤化疗
- 探讨PD-1抑制剂免疫治疗肺癌的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和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效果
- 2022年
- 探讨罹患肺癌的患者运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进行免疫治疗,针对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展开针对性护理干预和个性化健康教育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罹患肺癌的患者100例,均为我科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抽取法予以分组,其中观察组50例针对常见不良反应加强针对性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照组50例运用常规护理干预手段,就两组患者认知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遵医依从率、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率展开对比。结果:在展开干预工作前经对患者认知水平即行为认知、信念认知、知识认知评分进行评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开展干预工作后,各测评分值均有升高,且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升高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开展干预工作前,经对自我护理能力指标即自我效能、健康知识掌握水平、自我照顾责任感、自我概念评分进行评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开展干预工作后,各项评测分值均有上升,且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所抽取的患者遵医依从率经评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开展干预后,经对生活质量各维度即社会功能、躯体健康、物质条件、心理健康评分进行测定,相较对照组均居更高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即皮疹、肝功能损害、甲状腺功能减退、胃肠道反应、高血糖发生率经观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罹患肺癌采用PD-1抑制剂进行免疫治疗的患者,重视针对常见不良反应开展护理干预,并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认知水平,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并可提升遵医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率,开展价值十分突出。
- 吴秀玲
- 关键词:肺癌护理效果健康教育
- 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对化疗患者不同深度血管PICC置管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对化疗患者进行PICC置管时的置管深度与一次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166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穿刺的化疗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穿刺血管在B超上显示的深度分为A组(0.5 cm)、B组(1.0 cm)和C组(1.5 cm)。比较3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和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和C组间一次置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穿刺点出血和渗液发生率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间穿刺点出血和渗液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导管异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置管血管深度为1.0 cm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置管血管深度为1.5 cm的患者置管后出血和渗液发生率较高。置管深度可能是一次置管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 吴秀玲潘玉芹
-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超声化疗
- 1例奥沙利铂外渗的护理体会
- 本文阐述了对2012年5月收治了1例高龄胃癌患者,给予奥沙利铂静脉化疗出现外渗状况后,经停止药物注入、血管的选择、药物湿热敷等有针对性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 吴秀玲
- 关键词:胃癌临床护理奥沙利铂静脉化疗
- “7S”管理联合PDCA循环现场管理法在急救药械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7S”管理联合PDCA循环现场管理法在急救药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急救药械管理过程中,采用“7S”管理模式,运用PDCA循环现场进行“7S”管理持续质量改进,100名护士参与收集2018年5月—9月(实施前)和2018年10月—2019年2月(实施后)的相关数据,比较清点急救药械所用时间、急救药械完好率、病区管理质量评分及护士满意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7S”管理联合PDCA循环现场管理法前清点急救药械所用时间、急救药械完好率、护士满意度分别为(6.564±3.542)s、91%、81%;实施“7S”管理联合PDCA循环管理后清点急救药械所用时间、急救药械完好率、护士满意度分别为(2.033±1.271)s、98%、96%。同时,环境与标准化管理、药品管理及仪器设备三方面评分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7S”管理联合PDCA循环现场管理法能够有效缩短清点急救药械的时间,提高急救药械完好率、病区管理质量评分和护士满意度,能够更好地服务临床。
- 吴秀玲
- 关键词:PD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