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露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医药卫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激光
  • 5篇激光器
  • 5篇光纤
  • 5篇光纤激光
  • 5篇光纤激光器
  • 3篇中红外
  • 3篇红外
  • 2篇高功率
  • 1篇单横模
  • 1篇单模
  • 1篇单模光纤
  • 1篇单模光纤激光...
  • 1篇单频
  • 1篇单频光纤激光...
  • 1篇振荡
  • 1篇中红外波段
  • 1篇中红外激光
  • 1篇认知负荷模型
  • 1篇声刺激
  • 1篇生理

机构

  • 7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航天员科...

作者

  • 7篇张露
  • 5篇史伟
  • 5篇盛泉
  • 5篇姚建铨
  • 5篇付士杰
  • 2篇周鹏
  • 2篇王学民
  • 2篇明东
  • 1篇綦宏志
  • 1篇何峰
  • 1篇王晓璐
  • 1篇高翔
  • 1篇焦学军

传媒

  • 4篇中国激光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载人航天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Beta频段双耳差频声刺激对大脑生理状态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随着载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航天员的大脑状态调控以及警觉度提高技术成为航天人因工程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为了探究beta段差频声刺激对大脑状态的调控作用,在Nback任务过程中进行了beta段双耳差频声刺激组和对照组平行实验。根据实验中的N-back反应时和正确率分类,划分成三组对beta频段差频声刺激敏感程度不同的受试人群,分别是敏感组、中间组和非敏感组,分析beta频段功率谱密度差值、(alpha+theta)/beta的比值、非线性特征样本熵和互信息脑网络等特征。结果表明,双耳差频声刺激的脑区激活存在个体差异性,对声刺激敏感的受试者,差频刺激下,脑电功率谱中的beta频段在右颞区能量增强(T4,p<0.005),T3电极处三组人群(alpha+theta)/beta比值具有显著差异性,敏感人群中刺激组样本熵值比对照组高10.53%,且互信息集群系数最高(0.971),脑网络信息交流增强,这说明差频声刺激能改变大脑的生理状态,在提高航天员的注意力和警觉度、对抗脑力疲劳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张露焦学军高翔陈润格王学民綦宏志明东何峰周鹏
关键词:功率谱密度
57 W 2.05μm单横模掺铥光纤激光MOPA被引量:2
2024年
基于商用单模掺铥石英光纤设计了高功率2.05μm波段全光纤主振荡功率放大器(MOPA)。以自制环形腔掺铥光纤激光器为种子,利用级联滤波型波分复用器优化长波长种子的光信噪比,基于MOPA结构实现了高效的高功率输出。基于速率方程模型,理论分析了主放大级的注入信号光功率和增益光纤长度的优化关系;实验中在102.6 W的793 nm泵浦功率下获得了输出功率为57 W、光谱线宽为0.08 nm、光信噪比为58.8 dB的单横模激光输出,主放大级斜效率为52.6%。
罗学文张露付士杰付士杰盛泉史伟史伟
关键词:激光器掺铥光纤激光器2ΜM激光单模光纤激光器速率方程
16.4 W中红外3.5μm掺铒氟化物光纤激光器
2024年
3.5μm波段的中红外激光光源作为光谱分析、生物医疗以及红外对抗等应用领域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备受关注。自2014年“0.98μm+1.97μm”双波长泵浦方案提出以来[1],基于掺铒氟化物光纤的3.5μm波段光纤激光器功率水平得到快速提升,2022年,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研究团队创造了14.9 W的3.5μm光纤激光功率纪录[2]。然而,由于激光上能级存在针对1.97μm泵浦光的严重的激发态吸收(4F9/2→4F7/2)过程,高泵浦功率下3.5μm激光表现出功率猝灭现象。通常需要采用较高的0.98μm泵浦占比来抑制激光功率的猝灭,这导致3.5μm激光的总光光效率较低,往往小于20%,在高功率下面临着严重的热损伤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本团队于2023年提出了1990 nm长波泵浦方案。该方案通过平衡虚拟基态吸收和激发态吸收过程来抑制激光猝灭,实现了功率为7.2 W、光光效率为26%的3.5μm激光输出[3]。
张露盛泉盛泉付士杰张钧翔史伟史伟
关键词:激发态吸收光纤激光器红外对抗泵浦光泵浦功率
高性能单频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2017-2021(特邀)被引量:8
2022年
单频光纤激光器以其独特的窄线宽、低噪声的激光特性,结合光纤系统高光束质量、高集成性以及免维护等应用优势,在冷原子物理、高分辨光谱分析、引力波探测以及远距离相干通信等前沿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具有广泛前景。伴随着光纤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单频光纤激光器的性能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得到了长足进步,单频光纤激光技术的基本体系逐渐建立。近年来,研究人员围绕高性能单频光纤激光器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工作,在探索单频光纤激光的新机制、新结构,提升单频激光功率、压缩线宽、抑制噪声以及拓展工作波段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研究成果。为此,笔者系统总结分析了近五年来高性能单频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进展,及时捕捉当前单频光纤激光领域研究趋势及所面临的新的发展瓶颈,并对单频光纤激光技术在新阶段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史伟付士杰盛泉史朝督张钧翔张露姚建铨
关键词:光纤激光器光纤放大器主振荡功率放大
自适应多维N-back认知负荷模型下的脑网络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弥补传统N-back实验只考察单一维度工作记忆内容的不足,设计多样化的脑力负荷任务,从多方位深入研究脑疲劳及认知负荷。方法从位置、颜色、形状3个维度划分3个等级,并根据反应正确率自动调节等级,构成自适应多维N-back认知负荷新范式,研究新范式下受试者的行为绩效、脑电频谱特征及脑网络变化。结果在1-back与2-back任务中,随着认知任务维度升级、脑力负荷增加,脑电alpha/beta功率比下降,PDC脑网络中各脑区之间的信息流增强且不同维度任务的信息流向与当前任务紧密相关。结论自适应多维N-back实验范式比传统单一维度N-back任务能多方位充分调动大脑认知功能、加速消耗脑力资源并影响其行为绩效,有望为更深层次研究脑认知与脑疲劳提供新思路。
陈润格张露王晓璐王学民明东周鹏
关键词:脑力疲劳
33.8W高效率中红外2.8μm光纤激光器被引量:8
2023年
为了提升中红外光纤激光器的功率和效率,基于掺铒氟化物光纤的高效热管理技术、高性能中红外光纤端帽制备技术和高功率泵浦激光的高效耦合技术,利用高功率976 nm半导体激光器,单端泵浦8 m长、掺杂铒离子的摩尔分数为7%的氟化物增益光纤,实现了33.8 W的中红外2.8μm激光输出,据我们所知,这是单端泵浦中红外光纤激光器的最高功率水平,此时激光器的光光转换效率达26.4%。
张钧翔付士杰盛泉夏文新张露史伟史伟
关键词:激光器高功率激光
高功率高效率中红外波段掺铒氟化物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特邀)
2024年
以稀土离子掺杂光纤为增益介质的中红外光纤激光光源凭借其高输出功率、高光束质量及稳固紧凑的系统结构,在国防、医疗以及前沿科学研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掺铒氟化物光纤体系具有2.8μm和3.5μm两个重要的中红外发射带,其凭借着兼容半导体激光直接泵浦的便捷性以及成熟的光纤材料基础,成为中红外激光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系统综述了中红外连续波掺铒氟化物光纤激光器的近期研究进展,对其在输出功率和效率提升以及工作波长拓展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并围绕现阶段的瓶颈限制简要展望了中红外掺铒氟化物光纤激光器的未来发展趋势。
史伟张露付士杰付士杰盛泉姚建铨
关键词:激光器中红外激光铒离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