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颖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地下水
  • 2篇运移
  • 2篇溶质运移
  • 2篇子流域
  • 2篇污染
  • 2篇流域
  • 1篇地下水数值模...
  • 1篇有机质
  • 1篇生态
  • 1篇生态风险
  • 1篇石化
  • 1篇水环境
  • 1篇水环境影响
  • 1篇填海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全氮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质
  • 1篇土壤重金属
  • 1篇土壤重金属分...

机构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娄华君
  • 4篇李颖
  • 3篇张征
  • 3篇辛展
  • 2篇梁康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 1篇环境与发展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滨海地区石化污染事故对区域水环境影响的模拟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解大连某半岛内石化事故对区域地下水环境的污染程度,选取对居民区饮用水源有影响的区域建立污染预测模型,分析了事故情景下石油类污染物的空间和时间变化及其对地下水环境和邻近海域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泄露事故对地下水的污染范围大、时间长,造成的污染严重;场地污染物在地下水含水层中迁移扩散35年后移出场地进入海域,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危害。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水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李颖梁康娄华君辛展张征
关键词:地下水海域溶质运移
泊江海子流域土壤重金属分布与生态风险探讨
2015年
以泊江海子流域的土壤为对象,采集表层土样54份,对7种重金属(Cu、Zn、Pb、Cr、Ni、Hg、As)含量进行了分析,利用Arc GIS 10.1获取各重金属在该流域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单因子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及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的土壤质量及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样中7种重金属含量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Zn(79.60 mg/kg)、Cr(56.40 mg/kg)、Ni(12.89 mg/kg)、As(12.48 mg/kg)、Cu(8.34 mg/kg)、Pb(6.60 mg/kg)、Hg(0.03 mg/kg),均达到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标准,其中Zn、Cr、Pb含量均值高于内蒙古土壤背景值,Ni、As、Cu含量低于内蒙古土壤背景值;7种重金属空间变异系数均达到中等变异程度;土壤各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指数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As、Zn、Cr、Ni、Cu、Hg、Pb,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95,说明整个研究区土壤为尚清洁状态;相对于标准,约1/3土壤存在轻微以上污染,Zn含量的高低是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导因素;Hg、As为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主要贡献元素,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均值为85.98,该流域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等级。
辛展娄华君张征梁康李颖杨晓红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
不同填海材料对半岛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护性能的影响探究
2016年
为研究不同填海材料对半岛地区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的影响,探究不同填海材料对半岛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护性能的影响,以大连市某典型的填海造地半岛地区为例,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系统GMS(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构建两种不同填海材料情景下的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对不同填海材料下的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规律进行定量模拟和预测。从地下水环境安全保护及含水层的污染防护性能的角度而言,两种情景下的填海材料砾质亚粘土与碎石的模拟结果表明,砾质亚粘土填海时的污染物迁移速度慢,污染物在填海区域内的平均运移速度分别为0.16m/d和0.25m/d,可见砾质亚粘土污染防护性能较强,更适合用作该半岛地区的填海材料。研究结果可为填海地区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李颖娄华君张征
关键词:围填海地下水数值模拟溶质运移GMS
泊江海子流域土壤有机质、全氮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以鄂尔多斯国家级遗鸥自然保护区所在的泊江海子流域为研究对象,根据采集的土样中有机质、全氮含量的数据,利用ArcGIS进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和并绘制了含量分布图,分析了整个流域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含量的水平、垂直分布特征及与土壤覆盖类型、pH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泊江海子流域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为6.67 g/kg,全氮含量均值为0.36 g/kg,二者含量均偏低且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1);在垂直方向上,0~20、40~60、90~100 cm土壤深度下的有机质含量均值依次为10.46、8.86、7.06 g/kg,全氮含量均值依次为0.40、0.29、0.25 g/kg,分布规律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均逐步降低。在整个流域,草本植物分布区的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相对较高,土壤pH值和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含量呈现负相关关系;相比之下,有机质含量更易受到pH值的影响,而土壤覆盖类型是全氮含量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
辛展娄华君李颖于向芝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