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博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杂交
  • 2篇杂交稻
  • 2篇水稻
  • 1篇休眠
  • 1篇休眠性
  • 1篇选育
  • 1篇杂交中籼
  • 1篇栽培
  • 1篇栽培要点
  • 1篇再生率
  • 1篇早生
  • 1篇早籼
  • 1篇早籼稻
  • 1篇生育
  • 1篇生育期
  • 1篇水稻两用核不...
  • 1篇穗期
  • 1篇中籼
  • 1篇重组自交系
  • 1篇重组自交系群...

机构

  • 5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希望种业...

作者

  • 5篇王玉博
  • 3篇唐文帮
  • 2篇郝明
  • 1篇张桂莲
  • 1篇王悦
  • 1篇陈立云
  • 1篇肖应辉
  • 1篇曹志
  • 1篇雷东阳
  • 1篇雷斌

传媒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种子科技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作物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望两优301品种特性及栽培要点探析
2022年
随着种植模式变化,杂交中粘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目前已审定和推广的杂交中粘品种在产量、性状上均已有良好的表现,但在保持高产稳产的同时,依旧缺乏提升稻米話质至1级的新品种。望两优301是湖南希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农业大学共同选育的中粘新组合,该组合由两系不育系望S和恢复系望恢301组配而成。目前,该品种在市场上得到较大面积推广,展现出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分析了望两优301选育经过及特点、产量表现、农业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莫净雅王玉博付良
关键词:杂交稻选育
适合蓄留再生的杂交稻品种筛选被引量:1
2021年
以17个杂交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以Y两优9918、准两优608为对照材料,以生育期、头季茎秆抗折力、头季产量、头季米质、再生季再生率、再生季产量、再生季米质为考察指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7、2018年在湖南长沙进行适合蓄留再生的杂交稻品种筛选。2年试验结果表明:两优389、望两优889蓄留再生(留桩高度30 cm),头季生育期均不超过140 d,再生季均在9月20日前安全齐穗,10月下旬安全成熟;头季茎秆抗折力、头季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再生季再生率、再生季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且两优389再生季米质与对照品种一致,达部颁二级,望两优889再生季米质达部颁三级;两优389、望两优889在长沙地区适合蓄留再生;供试材料的头季米质均未达到部颁优质等级评定标准,主要是由于整精米率较低和垩白度较高。
黄家兴明兴权张桂莲王玉博王玉博周杰强雷斌唐文帮
关键词:杂交稻生育期米质再生率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早生快发特性研究
2014年
以Y58S、科8S和创5S为材料,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早生快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科8S、创5S的早生快发特性优于Y58S,表现为生育前期出叶速率和分蘖增加速度快,分蘖发生早,有效穗数多,干物质积累量大;齐穗期单株绿叶数、单株顶3叶叶面积及单株叶面积,科8S、创5S均显著大于Y58S,有助于群体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科8S、创5S单株库容量大,单株有效穗数、单株总粒数和千粒重是其产量性状优势。科8S、创5S是两个好的早生快发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有望选配出高产稳产广适的杂交水稻新组合。
王玉博郝明雷东阳唐文帮陈立云
关键词:水稻两用核不育系
水稻光周期调控开花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21年
水稻抽穗期作为重要的农艺性状,由自身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对品种生态适应区域和产量因子均有较大影响。过去的二十年里,从叶片的日长识别到茎尖分生组织的成花激活,水稻光周期诱导抽穗开花分子调控机理已取得较大进展,分离并克隆大量与成花相关的调控基因,并整合到光周期调控分子网络中。当植物处于有利条件时,该网络激活成花调控基因,促进成花素表达,将成花素运输至顶端分生组织,从而驱动分生组织细胞发育,最终成花。本文以拟南芥为对照参考,对水稻光周期调控网络及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扩展遗传变异进行讨论,以期为生态型品种培育和光周期调控成花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王玉博王悦刘雄唐文帮
关键词:水稻开花光周期抽穗期
早籼稻重组自交系群体休眠性的遗传模型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弱休眠水稻品系‘996’和强休眠性品系‘4628’杂交,构建包含286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连续2年(2011、2012年)以当年收获的该群体种子的发芽率为指标,进行种子休眠性检测,并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早籼稻休眠性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2011年试验中,‘996’ב4628’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休眠性符合4对主基因(其中3对基因加性效应相等)–多基因加性上位性模型;在2012年试验中符合4对主基因(其中2对基因加性效应相等)–多基因加性上位性模型。2年试验结果均表明,该群体种子休眠性遗传符合4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式,并且以主基因遗传为主。
郝明王玉博曹志肖应辉
关键词:早籼稻休眠重组自交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