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刚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RNA-221和miRNA-222与甲状腺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miRNA-221和miRNA-222与甲状腺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接受甲状腺次全手术切除治疗的病理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于确诊后收集患者外周静脉血与新鲜标本提取miRNA,进行RT-PCR检测血浆及组织miRNA-221及miRNA-222表达水平。结果癌组织miRNA-221及miRNA-222与血浆miRNA-221及miRNA-222表达呈正相关(r=0. 226,P <0. 05);血浆miRNA-221及miRNA-222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淋巴结转移与否、腺体外浸润与否、肿瘤大小及TNM分期均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miRNA-221及miRNA-222在甲状腺癌组织及血浆中高表达,与甲状腺癌侵袭转移的明显相关,可能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
- 赵鹏新张凯丽马维远胡志刚
- 关键词:甲状腺癌
- 普萘洛尔通过长链非编码RNA核旁丛组装转录本1靶向微小RNA-194-5p调控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
- 2024年
-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通过长链非编码RNA核旁丛组装转录本1(lncRNA NEAT1)靶向微小RNA(miR)-194-5p调控血管瘤内皮细胞(HemECs)增殖的作用。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手术切除的血管瘤标本20例,根据Mulliken标准分为增生期组和消退期组。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方法检测两组瘤体中NEAT1和miR-194-5p水平。制备HemECs,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试验检测敲低和过表达NEAT1对HemECs增殖影响。双荧光素酶酶报告基因实验及RT-qPCR验证miR-194-5p与NEAT1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浓度普萘洛尔给药后,CCK-8试验检测细胞活性,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法检测细胞增殖,RT-qPCR方法检测NEAT1和miR-194-5p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确定各指标间相关性。结果RT-qPCR结果显示增生期血管瘤NEAT1表达高于退化期血管瘤(17.43±5.38比8.82±3.70,t=4.176,P<0.01);而增生期血管瘤miR-194-5p表达低于退化期血管瘤(0.28±0.11比0.41±0.11,t=2.692,P<0.01)。CKK-8检测结果显示,si-NEAT1组细胞活性低于si-NC组(0.86±0.05比1.11±0.03,t=7.794,P<0.01);OE-NEAT1组细胞活性高于OE-NC组(1.33±0.01比1.11±0.05,t=8.072,P<0.05)。Si-NEAT1组miR-194-5p表达水平高于si-NC组(2.88±0.33比1.14±0.47,t=5.206,P<0.01);OE-NEAT1组miR-194-5p表达水平低于OE-NC组(0.43±0.06比1.24±0.11,t=10.830,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194-5p和NEAT1-WT共转染组荧光素酶活性高于miR-NC和NEAT1-WT共转染组(0.35±0.05比0.65±0.04,t=5.273,P<0.01)。OE-NEAT1+普萘洛尔组细胞EdU染色阳性细胞率显著低于OE-NEAT1组和OE-NC组(35.97±1.09比69.66±2.85、51.89±1.09,F=65.100,P<0.01),OE-NEAT1+普萘洛尔组NEAT1、miR-194-5p表达量均与OE-NEAT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3±0.30比3.94±0.50,t=6.851,P<0.01;0.86±0.26比0
- 王慧明徐伟立胡志刚安雯婷李萌马亚贞孙驰
- 关键词:普萘洛尔长链非编码RNA微小RNA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
- 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规范化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TI-RADS)对甲状腺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5例患者共计432个甲状腺结节(良性299个,恶性133个)的常规超声图像资料。筛选对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有统计学意义的超声特征,根据结节的超声特征,用TI-RADS分级标准将其分为1~5级,再将分级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实性、边缘不平滑、低回声、微钙化、血管走形不规则、纵横比≥1、异常淋巴结为结节的恶性超声特征(均P<0.05)。以3级作为良恶性分界,TI-RADS的敏感性83.5%,特异性91.0%,准确性88.7%;去除不确定性较大的3级,只对代表良性的1~2级和代表恶性的4~5级进行统计,TI-RADS的敏感性90.1%,特异性98.9%,准确性96.2%。结论:TI-RADS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TI-RADS的应用有助于医生对超声诊断意见的判读,有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杨默廖海鹰剧红娟臧雷雷胡志刚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
- 甲状腺疾病的诊治现状及进展被引量:12
- 2016年
- 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增高,首要问题是明确及鉴别其良恶性质,相应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规范、改进和创新。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率越来越高,手术的适应证掌握及规范化操作,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技术及喉返神经探测的应用成为保护甲状旁腺,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重点。此外一些针对晚期甲状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也在不断探索、研究。
- 廖海鹰朱佩玲张凯丽胡志刚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喉返神经免疫毒素类
- 超声引导下行甲状腺内纳米碳注射在甲状腺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 2017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甲状腺内纳米碳注射在甲状腺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5—2016年收治行甲状腺癌切除术患者60例。根据是否注射纳米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于术前在超声引导下行甲状腺内纳米碳注射术,对照组患者于术前行常规准备。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甲状旁腺误切、术后低血钙症状、术后一过性血清钙离子降低、甲状旁腺激素(PTH)暂时降低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甲状旁腺误切率及术后低血钙症状、术后一过性血清钙离子降低及PTH暂时降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甲状腺内纳米碳注射在甲状腺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甲状旁腺误切、甲状旁腺损伤的发生。
- 赵鹏新张凯丽马维远胡志刚赵厦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切除手术超声引导纳米碳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乳腺浸润超声表现1例
- 2017年
- 患者女,21岁.于1个月前发现双侧乳腺肿物。查体:双侧乳腺均可触及多发肿块,左、右侧较大者均位于外上象限,大小分别约5cm×3cm、3cm×2cm.质硬,无触痛,与周围组织分界尚清。超声检查示:有乳可见散在多个低回声区,较大者位于10点距乳头约3cm处,范嗣约5.13cm×2.11cm。左乳可见散在多个低同声区.
- 田焕君田晖王影剧红娟胡志刚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超声表现乳腺浸润双侧乳腺乳腺肿物低回声
- 微小RNA-489调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微小RNA(microRNA,miR)-48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发生发展过程的影响,并探讨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miR-489的表达变化;TargetScan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预测并验证miR-489可靶调控BDNF;CCK-8、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等探究miR-489和BDNF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的影响;构建裸鼠植瘤模型探究miR-489在体内实验中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影响。结果 miR-48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转移的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降低(P<0.01);BDNF是miR-489的靶基因;过表达BDNF能逆转miR-489对TPC-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P<0.05);miR-489可抑制裸鼠肿瘤的生长(P<0.01)。结论 miR-489通过抑制靶基因BDNF的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扮演抑癌基因的角色。
- 胡志刚赵鹏新马维远臧雷雷史伟王影
-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微RNAS甲状腺乳头状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