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伟 作品数:11 被引量:25 H指数:3 供职机构: 青岛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适配立式全方位全身按摩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配立式全方位全身按摩装置,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包括床板,床板上设置若干按摩单元,按摩单元呈矩阵式排布,床板侧边固定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液压缸,液压缸底座固定在支撑架上,每排按摩单元对应一条齿条,齿条设置在床... 吴晓琪 祝凯 郭建伟 赵红伟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治疗方案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本院88例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ERAS组患者(34例)围术期采用ERAS处理方案,对照组患者(54例)围术期采用传统处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饮水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天数、无并发症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情况、再手术及30天内再入院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ERAS组患者术后首次饮水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导尿管和引流管拔除时间均提前于对照组患者(P<0.001),住院天数和无并发症患者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01),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ERAS组无死亡、再手术及30天内再入院患者。结论 ERAS模式的开展能够促进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早日康复,同时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张智宇 王科 林春华 赵红伟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 前列腺癌 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围术期 前列腺12针系统穿刺在重复靶向穿刺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重复前列腺穿刺中12针系统穿刺联合超声磁共振靶向融合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9月烟台毓璜顶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既往活检阴性但PSA > 4 ng/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筛选出PI-RADS > 2分的患者。收集并比较患者前列腺系统穿刺和前列腺靶向穿刺的结果。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1顺利完成穿刺的患者,穿刺针数为18.3 ± 3.1,共诊断出98 (46.4%)例前列腺癌组织,其中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组织69例(70.4%)。靶向穿刺检出前列腺癌72例(34.1%),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58例(80.6%),添加系统穿刺后,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增加26例(12.3%, p < 0.001),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的检出人数增加11例(5.2%, p < 0.001)。结论:对于MRI提示可疑病灶的前列腺重复穿刺患者,靶向穿刺后添加系统穿刺能有效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欧阳奎 蒋晓舻 杨睿 袁贺佳 吴吉涛 赵红伟关键词:前列腺癌 磁共振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无肾蒂阻断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a期肾癌32例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无肾蒂阻断腹腔镜技术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a期肾癌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6年3月烟台毓璜顶医院对32例和56例T1a期肾癌分别施行无肾蒂阻断及肾蒂阻断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组肾癌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均采用后腹腔途径手术。其中无肾蒂阻断组手术时间32~64 min,平均49 min;术中出血量30~210 ml,平均120 ml;术后放置肾周引流管23例,引流量18~56 ml,平均32 ml;术后住院时间3~5 d,平均3.8 d;术后1周复查术侧放射性核素断层扫描(ECT)30~65 ml/min,平均50 ml/min;肌酐59~110μmol/L,平均75μmol/L。肾蒂阻断组手术时间36~77 min,平均58 min;其中热缺血时间18~35 min,平均23 min;术中出血量18~87 ml,平均53 ml;术后放置肾周引流管48例,引流量20~49 ml,平均29 ml;术后住院时间3~7 d,平均4.1 d;术后1周复查术侧ECT 31~54 ml/min,平均46 ml/min;肌酐58~123μmol/L,平均86μmol/L。两组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肾透明细胞癌,切缘病理均阴性。术后复查肌酐较术前均无明显波动,但术后术侧肾ECT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3~40个月,平均18.3个月,肿瘤无复发转移。结论无肾蒂阻断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小肾癌安全可行,适宜病例的选择以及熟练的腹腔镜技术有助于此术式的开展。 王辉 林春华 王科 张智宇 于胜强 门昌平 赵红伟 崔元善 高振利关键词:肾肿瘤 腹腔镜检查 肾蒂阻断 肾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下重复肾切除保留正常肾脏的技术探讨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重复肾畸形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的术式和手术技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收治的9例重复肾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21~35岁。手术前经CT尿路造影确诊为完全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6例;不完全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3例。手术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经腹腔入路施行腹腔镜部分肾切除术4例,采用腹膜后入路5例。结果 9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者,手术的平均时间166.2(70~215)min,无术中出血,无再次手术者。术中无正常肾脏、集合系统、输尿管损失。术后住院时间为4~7 d,平均3.5 d。术后随访患者血肌酐(71.8±11.4)mmol/L、泌尿系超声检查无明显异常。结论经腹腹及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重复肾切除术具有安全可靠,疗效良好,患者恢复速度快的优势。 张智宇 王科 林春华 王辉 门昌平 赵红伟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重复肾 重复输尿管 认知融合联合12针系统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在日间手术模式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认知融合联合12针系统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在日间手术模式下开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2022年8月于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在日间手术模式下行经会阴前列腺认知融合穿刺活检的48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观察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检出率、手术时间、疼痛耐受度、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共检出PCa261(53.37%)例,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linically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PCa)占78.93%(206/261)。系统穿刺与认知融合穿刺的PCa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03%vs 44.17%,230例vs216例,P=0.135),认知融合穿刺较系统穿刺检出更多csPCa(36.61%vs32.92%,179例vs 161例,P<0.001)。平均手术时间(8.92±0.98)min;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平均(2.50±1.16)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2%,其中急性尿潴留5例,血尿35例,发热9例,无脓毒症发生,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认知融合联合12针系统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在日间手术模式下开展是安全有效的。 杨睿 杨睿 蒋晓舻 欧阳奎 张峰 张峰关键词:前列腺活检 日间手术 后腹腔镜中央型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的解剖程序化操作 2017年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dical partial nephrectomy,LPN)已成为T_(1a)肾肿瘤的重要治疗措施,但对于中央型肾肿瘤,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仍然面临巨大挑战,甚至被认为是后腹腔镜手术的禁区。笔者在同行积累各种经验的基础上,经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各种经验教训,对后腹腔镜中央型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的具体操作进行改进及规范化, 赵海卫 王科 赵红伟关键词:后腹腔镜手术 肾部分切除术 肾肿瘤 中央型 程序化操作 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脏巨大错构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脏巨大错构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7月至2016年11月16例肾脏巨大错构瘤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2例;年龄24~63岁,平均43岁;右侧7例,左侧9例;肿瘤大小为(10 cm×7 cm)^(17 cm×14 cm),最大直径平均为12 cm。结果 16例手术全部成功,术中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平均手术时间为(74.2±7.2)分钟,平均肾动脉阻断时间为(19.8±5.3)分钟,术中出血量为(85.3±18.2)ml,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6.0±1.1)天。术后随访2~64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治疗肾脏巨大错构瘤的选择性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赵红伟 王科 林春华 王琳 张智宇 王辉 赵海卫 高振利关键词:腹腔镜 保留肾单位手术 胸苷激酶1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表达的特征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s,TK1)在肌层浸润性膀胱上皮癌中的表达特征。方法选择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9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切除术后癌组织及良性组织,甲醛固定后用于做TK1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cally,IHC)。免疫组化的结果以半定量的方式表达,由2个独立的观察者分别判断。TK1染色的定位分为单纯细胞核染色及细胞核和细胞浆共同染色。研究TK1的表达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相关性,并分析TK1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相对于良性组织,TK1在浸润性膀胱癌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癌组织中细胞浆染色更多见(P<0.05)。TK1在良性尿路上皮基底层组织中表达少见。结论 TK1在浸润性膀胱癌与良性膀胱上皮中的表达有明显差异,表明TK1有作为诊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标志物的潜能。 张智宇 赵红伟 柳玉华 王琳 王辉 石磊关键词:膀胱癌 生物标志物 胸苷激酶1 增殖 尿路上皮癌中循环肿瘤细胞的研究进展 2016年 尿路上皮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包括膀胱癌、输尿管癌、肾盂癌.在我国总体发病率高,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远处转移是导致尿路上皮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2].因此,早期发现微转移灶并有针对性的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对改善尿路上皮癌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张智宇 赵红伟 石磊 柳玉华关键词:尿路上皮癌 循环肿瘤细胞 个体化治疗方案 病理类型 输尿管癌 远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