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重庆某大型微型车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采取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电焊弧光、电焊烟尘、砂轮磨尘、其他粉尘、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丁酯、甲醛、氢氧化钠、汽油、丁酮、磷酸、锰及其化合物、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氧化氮等,经检测,接触噪声的48个工种中,15个工种的8 h等效声级超过国家标准要求,超标率为31.2%,8 h等效声级最大达到102.3 d B(A);焊工电焊弧光(防护面罩内)辐照度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对各工种接触的粉尘、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丁酯、甲醛、氢氧化钠、汽油、丁酮、磷酸、锰及其化合物、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氧化氮等进行了检测,除车身车间CO_2保护焊工接触的锰及其化合物和涂装车间调漆工接触的甲醛浓度超标外,其余化学因素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化学因素超标点经过整改后,复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结论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待提高,加强噪声的控制并提高个体防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