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斌 作品数:5 被引量:11 H指数:2 供职机构: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历史地理 政治法律 更多>>
断裂与接续:撒奇莱雅族正名后的族群维系与文化重建 2016年 撒奇莱雅族正名成功后,族群精英试图通过重构传统来弥合历史断裂,接续丢失的族群文化,聚合松散的部落与族人,重塑族群认同意识。这种族群重建的实践面临的诸多挑战与困难,表面上看是族群内部的意见分歧与利益纷争,实质上折射出部落社会在当代的变迁过程中所遭遇的社会与文化冲击。在文化日益多元与混杂的社会环境中,撒奇莱雅的族群重建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断层、接轨和再转化的过程,受到都市化、现代化和个体主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撒奇莱雅族未来的发展难以预知。 郑伟斌 王宏涛关键词:台湾原住民 文化“理蕃”:日本对台湾原住民族的殖民统治 被引量:6 2017年 在有关"文化治理"的主流学术话语中,"文化治理"的概念与实践一直被放置于现代国家行政治理的脉络下讨论,忽视了如殖民统治这类特殊的历史经验。在台湾"日据时期",日本殖民者的"理蕃事业",初期以"恩威并济"作为基本施政方针,后续的"理蕃"政策则一直在"威压"与"绥抚"之间游移,至后期转向以"绥抚"为主。在其"绥抚"政策下,文化治理的实践始终贯穿于"藩地"殖民行政的"抚育教化"工作之中。日本殖民政府的文化治理术重视人类学知识的运用,其内在逻辑是通过建立在统治权力之上的文化霸权,对台湾原住民族群施行全方位的同化政策,促使他们的文化发生涵化。这种殖民主义文化治理术的迷惑性与毒害性所造成的后果及其长远影响,值得今天所有追求民主公义与民族自治的人们明辨和深思。 董建辉 郑伟斌关键词:原住民 日据时期 武当道茶文化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武当道茶的营销策略综合运用了历史、传说、仪式以及神圣化的地点来塑造其产品身份的独特性。道茶文化的发展与武当山作为一个代表道教及道教武术的历史与当代实践的特殊地点的发展是同步的。通过历史传说、茶艺表演和产品包装等多种形式,武当道茶的营销试图借助物质化的认同感(consciousness of materialized identify)来激发消费者对武当山的历史、地方传统和景观产生想象,进而产生购买欲望。然而,在现今竞争激烈的全球茶叶市场上,此种营销套路已为业内人士所熟知。专业人士更倾向于透过实际的品鉴来判定茶叶的品质。武当道茶未来或许能够借助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优势在世界特色茶叶市场取得一席之地。然而就目前来看,它仍只是一个象征着帝王的、民族的、道教的以及具有强烈地方色彩的创新品牌。 白晋 郑伟斌关键词:茶文化 道教 台湾原住民族传统人名制度及其变迁 被引量:1 2016年 台湾原住民族属南岛语系,其传统人名制度体现了南岛语族社会文化的独特性与多样性,蕴含着族群的社会结构、亲属关系、社会分类逻辑、疾病观、宇宙观等丰富的信息。在文中所讨论的10个原住民族群中,其人名制度可分为亲子连名制、氏族名制、家屋名制、亲从长嗣更名制四种类型。台湾原住民族的传统人名制度在经历了代表不同国家权力的政治主体的改造与形塑后,由于部落社会固有的文化制度和社会秩序遭到冲击和破坏,文化发生涵化,因此演变成为一种多元而又混杂的形态。 郑伟斌 董建辉龙信仰的具象化:闽南小岞人的渔船与龙崇拜 2015年 渔船是小鳥人龙崇拜的具象化实体。小鳥人的造船法式和对渔船日常养护,显示出作为实体崇拜物和生产工具统一体的渔船,其内在象征性和外在客体性的互动与耦合是持续不断的。在处于闽南海洋社会的小鳥,龙信仰深深嵌入渔民的生活世界,龙灵(神)、渔船与船主三者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在"中心—边缘"的视角下,这种龙崇拜在内涵上区别于传统农耕社会中受到封建王权操控的龙神信仰,是一种具有社会文化类型意义的信仰形态。 郑伟斌关键词:具象化 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