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晗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精神生态
  • 1篇新著
  • 1篇学术思想
  • 1篇艺术
  • 1篇原乡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空间
  • 1篇生态时代
  • 1篇生态文化
  • 1篇生态文艺
  • 1篇生态文艺学
  • 1篇诗性
  • 1篇诗性人格
  • 1篇探索者
  • 1篇女性
  • 1篇人格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反思
  • 1篇文艺
  • 1篇文艺学

机构

  • 4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贵阳学院
  • 1篇黄河科技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美术学院
  • 1篇江苏理工学院

作者

  • 4篇刘晗
  • 1篇梅雨恬

传媒

  • 2篇中州大学学报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黄河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苏轼诗性人格成因探微被引量:1
2015年
苏轼是一位集诗、词、文、赋、书、画等多种成就于一身的文学巨匠。他始终以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对待人生、世界,以个体存在的自由、自在为最高旨归,彰显着性命自得、超旷放达、意趣盎然的诗性人格。苏轼诗性人格的形成得益于滋养他生命的自然、艺术及女性。
刘晗
关键词:诗性人格艺术女性
精神原乡的呼唤——笔谈鲁枢元新著《生态时代的文化反思》
2020年
鲁枢元教授新著《生态时代的文化反思》最近由东方出版社出版。该书多方位呈现了作者面对当下生态危机的观察与反思,主张深陷生态困境的现代人必须超越笛卡儿、培根设定的现代性思维模式,跳出“二元对立”“人类中心”与“无限发展观”的藩篱,汲取东西方先民积淀下的生存智慧,让“低物质消耗的高品位生活”成为新时代的期许。学界多位相关学者对本书从各自角度进行了解读和评论,以期推进学术界对生态危机更加深入的文化反思,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学理基础。
胡艳秋李金来秦春刘晗梅雨恬张昭希常如瑜
关键词:精神生态
苏轼与水被引量:1
2016年
苏轼一生与水结缘。在仕宦生涯中,致力于治水、节水、用水,为国家、生民计;在文学世界里,创作了大量与水相关的诗文,提倡自然的审美趣味;在《东坡易传》中,以"水"载"道",建构了体系完整的自然哲学;一生秉持"君子如水"的高贵品格,抵达了自得、自适的人生境界。
刘晗
精神生态空间的探索者——鲁枢元生态学术思想刍论被引量:3
2016年
鲁枢元是我国生态文艺学的探索者、建设者,也是当今立足于中国本土且能够在国际生态批评界拥有一定影响力的生态批评学者。他在生态批评的理论贡献方面,主要表现在:提出了"精神生态"的学术概念,视生态学为一种新型的世界观,拓展了生态批评的空间;建设生态文艺学学科,挖掘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以及独特的"绿色治学方式"等。通过梳理鲁枢元的生态学术思想思路,以期对我国的生态批评发展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刘晗
关键词:生态文艺学精神生态生态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