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欢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智慧课堂
  • 2篇聚类
  • 2篇聚类分析
  • 2篇聚类算法
  • 2篇课堂
  • 2篇课堂环境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活动
  • 2篇教学实践
  • 1篇德育
  • 1篇德育课
  • 1篇德育课程
  • 1篇意志
  • 1篇愿望
  • 1篇社交
  • 1篇社交媒体
  • 1篇身份
  • 1篇身份焦虑
  • 1篇神经科
  • 1篇神经科学

机构

  • 5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广东技术师范...

作者

  • 5篇刘欢
  • 2篇王冬青
  • 2篇任光杰

传媒

  • 1篇平顶山学院学...
  • 1篇校园心理
  • 1篇中小学德育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高中生愿望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其预测因子
2024年
目的 对高中生愿望进行人群划分,并分析性别、年级、上学方式、体像烦恼和社会媒体压力对高中生愿望潜在类别的预测效应。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抽取广东省与云南省共4所中学881名高中生,进行愿望指数、体像烦恼及社会媒体压力量表的测评,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潜在剖面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高中生愿望可划分为2个类型:类别1“低外部-中内部目标”(21.9%)与类别2“中外部-高内部目标”(78.1%)。(2)性别与年龄对愿望的潜在类别具有预测效应(β=0.623,P<0.01;β=0.407,P<0.05)。(3)媒体社会压力对愿望类别具有预测效应(β=0.056,P<0.01)。结论 高中生愿望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与群体异质性。女生、年龄越大以及感知媒体压力越大的高中生,越有可能形成类别2型愿望--“中外部-高内部目标”。两类愿望的具体特征提示,内部、外部目标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教育者可重点关注与引导两者之间的转化。
余习德刘欢余学梅林耀辉黄子琪邱智婷洪弋涵
关键词:意志体像烦恼社交媒体
一种智慧课堂教学活动推荐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课堂教学活动推荐方法,包括:采集教师行为交互数据;通过聚类算法对所述教师行为交互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第一聚类分析结果;对所述第一聚类分析结果进行四分位数和差异检验得出第二聚类分析结果;根据所述第二聚类...
王冬青任光杰邱美玲殷红岩刘欢
文献传递
游离于城市与乡村的失落——论《生命册》的身份焦虑
2016年
李佩甫的《生命册》以沉雄老到的笔触记录了生活在平原这片黄土地上无梁村众人的漂泊史。无论是从农村跟随大流涌入城市的乡村人,还是因犯错被下放至农村的城市人,他们都在生存的大环境下,逐渐走向精神的困顿,其城市人与农村人的身份也逐渐模糊化,于是在社会转型时期,他们开始了漫长的身份认同历程,然而却渐渐迷失在被物质化的历史洪波中,引发当下人们的"身份焦虑"。
刘欢
关键词:身份焦虑
一种智慧课堂教学活动推荐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课堂教学活动推荐方法,包括:采集教师行为交互数据;通过聚类算法对所述教师行为交互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第一聚类分析结果;对所述第一聚类分析结果进行四分位数和差异检验得出第二聚类分析结果;根据所述第二聚类...
王冬青任光杰邱美玲殷红岩刘欢
德育课程内容创新:来自神经科学的启示被引量:1
2022年
神经科学的兴起正大力推动着德育的变革,为德育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具身化、适量化以及配套课程资源的适切化指明了新的方向。德育课程内容生活化,指选择与学生自我相关的道德榜样,以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鼓励道德模仿。德育课程内容具身化,指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创编具身的道德困境,以激活道德情感和高级认知,提升道德判断能力。德育课程内容适量化,指提供契合学生知觉负荷的容量,以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升学习效果。德育课程资源适切化,指结合教学目标开发具有情绪导向的德育视觉材料,以增强课程内容的呈现效果,激发学生的道德意愿。
罗佩莎刘欢
关键词:神经科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