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翠燕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婴幼
  • 3篇婴幼儿
  • 2篇单核
  • 2篇单核细胞
  • 2篇单核细胞增多
  • 2篇单核细胞增多...
  • 2篇增多症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增多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孟鲁司特
  • 2篇核细胞
  • 2篇传染
  • 2篇传染性
  • 2篇传染性单核细...
  • 1篇地奈德
  • 1篇对症支持治疗
  • 1篇血淋巴细胞
  • 1篇亚群

机构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6篇叶翠燕
  • 4篇于莹
  • 3篇施玉梅
  • 1篇吴红梅
  • 1篇苏宝凤

传媒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4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6
2019年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诊治的48例IM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48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间及观察组治疗前后和观察组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10%与<10%患儿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儿的CD3^+、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4^+、CD4^+/CD8^+比值、CD19^+及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CD3^+、CDs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75±11)%比(82±12)%、(25±4)%比(32±13)%],CD4^+、CD4^+/CD8^+比值、CD19^+及自然杀伤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36±9)%比(22±4)%、(1.43±0.38)比(0.68±0.11)、(12.6±4.6)%比(7.3±2.4)%、(11.8±3.9)%比(8.1±2.6)%](均P<0.05).观察组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10%患儿的CD4^+、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10%患儿[(21±4)%比(26±6)%、(0.61±0.13)比(0.93±0.27)],CD8+水平明显高于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10%患儿[(34±5)%比(28±8)%](均P<0.05);二者CD3^+、CD19^+及自然杀伤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M可导致患儿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异常,影响患儿的免疫功能,通过检测患儿的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变化情况可辅助患儿诊断,并为临床采用免疫疗法提供理论参考.
叶翠燕苏宝凤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孟鲁司特治疗婴幼儿反复病毒相关性喘息的临床观察
<正>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及预防婴幼儿反复病毒相关性喘息的临床疗效。方法有反复病毒相关性喘息史的喘息急性发作期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均予抗炎、解痉、抗感染及普米克令舒、支气管扩张剂雾化等常...
施玉梅叶翠燕于莹
关键词:孟鲁司特婴幼儿
文献传递
儿童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类传单)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08年4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22例类传单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类...
叶翠燕于莹
关键词:异形淋巴细胞对症支持治疗
文献传递
顺尔宁治疗婴幼儿反复病毒相关性喘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孟鲁斯特治疗及预防婴幼儿反复病毒相关性喘息的疗效。方法100例有反复病毒相关性喘息史的喘息急性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例均予抗炎、解痉、抗感染及普米克令舒、支气管扩张剂雾化等常规治疗,必要时给予吸痰处理。观...
施玉梅叶翠燕于莹
孟鲁司特防治婴幼儿反复病毒相关性喘息的临床观察
2012年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及预防婴幼儿反复病毒相关性喘息的临床疗效。方法:有反复病毒相关性喘息史的喘息急性发作期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均予抗炎、解痉、抗感染及布地奈德混悬液、支气管扩张剂雾化等常规治疗,必要时给予吸痰处理。观察组在急性期即加用孟鲁司特4 mg/次,1次/d口服,痊愈出院后再继续服用3个月,对照组在出院后不给予任何治疗。所有患儿随访1年。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7.58±2.46)d、(8.35±2.61)d,气喘消失时间分别为(5.5±1.2)d、(6.0±1.4)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出院后随访一年喘息发作次数分别为(3.88±1.25)次、(4.34±1.65)次,观察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对婴幼儿反复病毒相关性喘息治疗及预防效果不佳。建议结合患儿更多的临床特征包括更加详细的喘息发作情况及明确的过敏信息研究婴幼儿反复喘息,可能有助于找到孟鲁司特治疗有效的喘息表型。
施玉梅叶翠燕于莹
关键词:喘息孟鲁司特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婴幼儿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患儿临床指标、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3.25±0.51)d、退热时间(2.41±0.57)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6.38±1.17)d较对照组(4.06±0.83)d,(3.72±0.73)d,(7.99±1.41)d短(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43%)比对照组(69.70%)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V⁃T(12.09±2.38)ml/kg,T⁃PTEF/t⁃E(46.95±8.33)%,较对照组(10.57±1.86)ml/kg,(46.95±8.33)%高(P<0.05);观察组IgG(7.88±1.48)g/L,高于对照组(9.37±1.63)g/L(P<0.05);观察组IgM(1.17±0.22)g/L,IgA(1.24±0.26)g/L较对照组(1.43±0.27)g/L,(1.49±0.28)g/L水平低(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能够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同时可以改善肺功能,提高免疫力。
吴红梅叶翠燕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复方甘草酸苷布地奈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