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雯婷 作品数:7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南昌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化学工程 更多>>
功能递进型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食品中污染物的精准识别及检测 朱雯婷一种可视化分子印迹纳米传感器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材料、分析化学及食品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荧光发射的分子印迹比率荧光纳米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用于可视化检测食品中叶酸的应用。可视化分子印迹纳米传感器为通过一步法在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表面溶胶‑凝胶聚合印迹,包... 熊华 李楚瑶 杨倩 彭海龙 朱雯婷文献传递 蛋白橘皮果胶胶体制备、表征及对红景天苷体外释放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以牛血清蛋白与橘皮果胶为原料,采用安全无毒的自组装技术制备缓释水凝胶,并以制备过程中两种原料配比、蛋白浓度与p H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对凝胶粒径影响的响应面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显著因子添加橘皮果胶比例对蛋白成胶的影响,并结合利用流变、圆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表征。以红景天苷为模型检测其包封效果和体外释放,结果表明:橘皮果胶和牛血清蛋白比例为0.5和p H为4.5时加热粒径达到最小259.5 nm,尺寸分布较窄(PDI<0.06),形成良好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水凝胶;红景天苷包封率达到49.88%,在模拟胃肠溶液中具有缓释效果。本研究的水凝胶可作为红景天苷以及其他功能性食品的潜在输送载体。 陈莎 彭海龙 胡振瀛 宁方建 余宁翔 朱雯婷 刘文强 熊华关键词:牛血清蛋白 自组装 水凝胶 缓释 一种可视化分子印迹纳米传感器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材料、分析化学及食品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荧光发射的分子印迹比率荧光纳米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用于可视化检测食品中叶酸的应用。可视化分子印迹纳米传感器为通过一步法在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表面溶胶‑凝胶聚合印迹,包... 熊华 李楚瑶 杨倩 彭海龙 朱雯婷文献传递 响应面试验优化LipozymeTLIM催化制备共轭亚油酸结构脂工艺 2017年 以Lipozyme TLIM催化茶油和共轭亚油酸乙酯制备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结构脂,并调控酰基迁移反应以制备Sn-2位含CLA的结构脂。通过响应面法研究反应温度、水分活度、反应时间和底物物质的量比对总CLA键入量和酰基迁移的影响,并优化反应条件。本实验得到的结构脂中含有36.97%的总CLA,其中12.54%的CLA分布在Sn-2位,所得总CLA及Sn-2位的CLA键入量均高于文献报道。 王晓雅 刘文强 朱雯婷 增凯 朱雪梅 熊华 胡蒋宁关键词:CLA 不同聚合方法制备的重金属离子印迹材料吸附性能 被引量:1 2020年 基于功能单体4-VP和MAA的协同作用,通过本体聚合法、沉淀聚合法和悬浮聚合法对Cu^(2+)、Pb^(2+)印迹,分别制备了B-IIP、P-IIP和S-IIP 3种离子印迹聚合物(IIP),并系统地考察了聚合方法对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形态、结构、热稳定性以及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方法产生的形貌变化对IIP的吸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沉淀聚合法制备的P-IIP是一种粒径均一、分散性好的规则球体,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结合能力,6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对Cu^(2+)、Pb^(2+)的吸附量分别为18.56、50.56 mg·g^(-1)。 朱雯婷 陈先鑫 熊华 彭海龙关键词:铜离子 铅离子 乳清蛋白乳液界面性质及其物理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2016年 以乳清蛋白与玉米油为原料,采用高压均质技术制备水包油型(O/W)乳液。探究乳清蛋白浓度(0.45%~3.60%)、离子强度(250 mmol/L Na Cl)对乳清蛋白乳液界面特性及其物理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乳清蛋白浓度的增加,乳液的粒径、乳析指数、过氧化值(POV)和丙二醛生成物(TBARS)都呈现降低的趋势,而乳液的界面蛋白浓度、电位随着蛋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乳液中加入250 mmol/L Na Cl能够增加乳液的粒径、乳析指数、界面蛋白含量、电位值、POV和TBARS值。上述结果表明乳液界面蛋白浓度增多,乳液的物理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得到增强,而乳液中加入Na Cl后能够减弱乳液的物理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 陈先鑫 马晓雨 朱雯婷 汤小明 朱雪梅 熊华 白春清关键词:乳液 乳清蛋白 物理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