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丽蓉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瓢虫
  • 1篇龟纹瓢虫

机构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篇韩宝瑜
  • 1篇王荣富
  • 1篇亓黎
  • 1篇秦华光
  • 1篇江丽蓉

传媒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龟纹瓢虫对茶树挥发物的行为反应被引量:6
2008年
以洁净空气为对照,源于茶树的27个单一挥发物及其中芳樟醇、反-2-己烯醛和顺-3-己烯-1-醇的混合物和8个"绿叶组分"的混合物为味源,设10-6,10-4,10-2g/ml 3个剂量,用Y形嗅觉仪测定了这29种味源对龟纹瓢虫的引诱效应。结果表明:(1)当剂量是10-6g/ml时,选择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的瓢虫数显著高于选择对照的(P<0.05);(2)当剂量是10-4g/ml时,选择芳樟醇、苯甲醛、水杨酸甲酯、正己醇、1-戊烯-3-醇、(+)-3-蒈烯和苯甲醇的瓢虫数分别高于选择对照的(P<0.05);(3)当剂量是10-2g/ml时,选择所有单一挥发物的瓢虫数分别与选择对照的瓢虫数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4)龟纹瓢虫趋向2组混合物,其数量分别与趋向对照的数量差异不显著。分析认为,茶树挥发物对该瓢虫有引诱效应,其中苯甲醛和水杨酸甲酯等互利素的引诱效应更强;该瓢虫对信息物的趋向性存在着阈值,但高剂量信息素有抑制效应;不恰当的信息物组配不能引起该瓢虫显著趋性。可供信息物调控龟纹瓢虫行为的参考。
亓黎江丽蓉秦华光韩宝瑜王荣富
关键词:龟纹瓢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