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洁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苜蓿
  • 2篇苜蓿干草
  • 2篇瘤胃
  • 2篇绵羊
  • 2篇干草
  • 1篇代谢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7Α-...
  • 1篇胆固醇代谢
  • 1篇杂交
  • 1篇杂交羊
  • 1篇生长动力学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子机
  • 1篇苜蓿皂苷
  • 1篇瘤胃PH值
  • 1篇瘤胃发酵
  • 1篇瘤胃发酵参数
  • 1篇固醇
  • 1篇发酵参数

机构

  • 4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省畜牧局

作者

  • 4篇王洁
  • 3篇王成章
  • 2篇梁新平
  • 2篇严学兵
  • 2篇高永革
  • 2篇许红
  • 1篇余莹
  • 1篇史莹华
  • 1篇林德贵
  • 1篇袁德地
  • 1篇李冠真
  • 1篇姜山
  • 1篇郭瑞

传媒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草地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苜蓿干草对杜寒杂交羊瘤胃发酵参数及十二指肠食糜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干草对杜寒杂交羊瘤胃发酵参数及十二指肠食糜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用5只安装永久性瘤胃和十二指肠瘘管的杜寒杂交羊(F1代),采用5×5拉丁方设计,设计5个水平的苜蓿干草,其在粗饲料中的比例(干物质基础)分别为0(对照组)、10%(试验Ⅰ组)、20%(试验Ⅱ组)、30%(试验Ⅲ组)和40%(试验Ⅳ组)。共5期试验,每期包括7 d预试期和10 d正试期。结果表明:1)粗饲料中苜蓿干草比例对瘤胃液pH和氨态氮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2)各组瘤胃液尿素氮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除了采食后5 h试验Ⅰ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外,各时间点试验组之间及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3)随着粗饲料中苜蓿干草比例的增加,瘤胃内的发酵方式由丙酸型转化为乙酸型。4)试验Ⅰ、Ⅳ组十二指肠食糜中缬氨酸、蛋氨酸和亮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的异亮氨酸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苜蓿干草可以改善杜寒杂交羊的瘤胃发酵,提高氮利用效率及十二指肠中部分氨基酸含量;本试验条件下,粗饲料中适宜的苜蓿干草比例为10%。
许红余莹梁新平王洁高永革王成章严学兵
关键词:绵羊苜蓿干草瘤胃发酵参数十二指肠氨基酸
猫疱疹病毒1型的分离鉴定及gD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为研究猫疱疹病毒1型(FHV-1)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对2016年-2017年从洛阳及天津地区多家宠物医院收集的具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猫眼鼻拭子样品,用FK-8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电镜形态观察和gD基因测序分析等方法鉴定所分离的病毒,并进行病毒体外生长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病料在FK-81细胞上接种后24 h^36 h呈现变圆、融合、局灶性堆积聚团和脱落等细胞病变;分离毒株可被FHV-1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电镜下可观察到病毒粒子呈圆形、有囊膜、直径约130 nm,具有疱疹病毒科的典型形态特征,将所分离到的5株FHV-1分别命名为2016TJ1株、2016TJ2株、2017LY1株、2017LY2株和2017LY3株;病毒一步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接种后12 h^36 h病毒快速增殖,40 h^60 h病毒滴度达到高峰,72 h病毒滴度开始下降;5株FHV-1 gD基因序列之间的同源性为100%,核酸序列高度保守且与国内外流行株及疫苗株的同源性极高。研究结果为我国宠物猫群中FHV-1的病原分离、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研究积累了资料。
孙春艳钱鹏王洁王洁崔宁宁霍宁宁黄柏成习向锋刘玉秀林德贵林德贵
关键词:生长动力学
苜蓿皂苷对SD大鼠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理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1
2013年
研究了苜蓿皂苷对SD大鼠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理。取雄性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苜蓿皂苷组、高脂模型组和高脂皂苷组,每组8只。前4周为高脂模型建立期,后4周为灌胃期,正常对照组和苜蓿皂苷组饲喂基础饲粮,其余2组饲喂高脂饲粮,苜蓿皂苷组和高脂皂苷组从第5周开始灌胃240mg/kg苜蓿皂苷,灌胃4周。测定试验大鼠体重、肝脏系数、血脂水平、粪便和肝脏中的胆固醇、胆汁酸含量,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肝脏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5/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8(ABCG5/ABCG8)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苜蓿皂苷显著降低高脂大鼠体重、肝脏系数;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加速胆固醇向肝脏的聚集;增加粪便中胆固醇和胆汁酸的排出;2)显著增加正常血脂水平大鼠粪便中胆固醇的含量,但对其体重、肝脏系数等影响不大;3)添加苜蓿皂苷后正常和高脂水平SD大鼠肝脏CYP7a1和ABCG5/ABCG8mRNA的表达量均成倍增加。提示苜蓿皂苷能够调节SD大鼠体内胆固醇的分布,具有良好的降血脂效应,其效应可能与增加CYP7a1和ABCG5/ABCG8mRNA表达量,加速体内胆固醇、胆汁酸排泄有关。
袁德地史莹华王成章郭瑞王洁
关键词:苜蓿皂苷胆固醇代谢分子机理胆固醇7Α-羟化酶
苜蓿干草对杜寒F_1的生产性能及瘤胃pH值和氨态氮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选择45只3月龄左右,体重为(17.77±3.83)kg的健康状况良好的杜寒杂交羊F_1(♂),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用苜蓿(Medicago)干草替代不同比例的粗饲料(按干物质计),即对照组(0%)、试验Ⅰ组(10%)、试验Ⅱ组(20%)、试验Ⅲ组(30%)、试验Ⅳ组(40%),比较5种日粮对杜寒F_1的生产性能、肉品质和瘤胃消化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日增重和屠宰率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组的胸蛋白、肩蛋白、腰蛋白和后腿蛋白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试验组的眼肌、后腿肌、胸肌的pH值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也不显著。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瘤胃pH值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然后再逐渐升高的趋势,试验Ⅲ和Ⅳ组呈现稍微降低,然后急剧降低后逐渐升高的趋势,采食后3 h降到最低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对照组和试验组瘤胃中氨态氮和瘤胃pH值的变化一致,并呈现负相关。因此,用苜蓿干草替代部分粗料,可以提高杜寒F_1的生产性能,改善其瘤胃内的发酵状况。
许红李冠真高永革王成章梁新平姜山王洁严学兵
关键词:苜蓿干草绵羊氨态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