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纪芸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建筑
  • 1篇三维城市模型
  • 1篇三维模拟
  • 1篇三维模型
  • 1篇土地利用
  • 1篇主体建筑
  • 1篇维模型
  • 1篇民国
  • 1篇民国时期
  • 1篇覆被变化
  • 1篇高层建筑

机构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孙武
  • 3篇李国
  • 3篇纪芸
  • 2篇王义明
  • 1篇蒋海荣
  • 1篇管国祥

传媒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热带地理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广州建成区三维城市模型的构建及其高度分布特征被引量:10
2008年
根据在Google Earth上采集到的广州市高层建筑数据,经过校正、换算、加权等一系列的数据处理过程,结合2004年广州土地利用图,使用ArcGIS的三维建模功能,构建了广州市基于250m、500m和1000m3种方格网的三维城市模型,并重点对500m方格网模型的高度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广州三维城市空间形态具有如下总特点:城市高度居于全国前列,高层建筑广泛分布而相对集中,城市"地形"呈"三峰四阶梯"式的起伏形态,城市天际线变化较大。
罗谷松孙武李国纪芸王义明
关键词:高层建筑三维城市模型
1907~1968年广州建成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对多种来源的图件进行扫描、修正、拼接、配准、矢量化等预处理后,新采用嵌套网格法统一提取各个时段广州市建成区边界,重建并获取了1907、1928和1968年广州建成区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其它历史文献,分析和总结了1907~1968年广州建成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907~1968年,广州建成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均以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域和交通用地为主,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速率是具有波动性的.1907~1928年,交通用地面积增加幅度最大;1928~1968年,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地增幅最为显著.60年间,随着建成区面积扩大,河流长度与水域面积在不断增大,但珠江主干的平均宽度却逐渐降低.
纪芸孙武李国蒋海荣管国祥
民国时期广州城区主体建筑的三维模拟及其空间特征被引量:4
2008年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图文资料,在民国十七年1:10000地形图上,构建了民国时期广州城区的三维模型.该时期的建筑物多为2~3层,平均高度约为10m,高度差异不大,并以沿江西路为中心向外呈3个阶梯下降;珠江两岸高度差异显著;城市天际线起伏较大且骑楼街广布.
李国孙武罗谷松纪芸王义明
关键词:民国时期三维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