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立彬
- 作品数:12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带磷酸锰转化涂层的自动变速器齿轮疲劳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为提高自动变速器合金钢齿轮的接触疲劳寿命,将表面转化涂层技术应用到齿轮的抗疲劳点蚀中。运用化学转化膜原理在齿轮表面生成数微米的软质磷酸锰转化涂层,利用SRV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涂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评价,采用共焦激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涂层表面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对不同配对副的齿轮接触疲劳特性进行了单对齿轮动力循环疲劳试验和自动变速器疲劳试验,对比分析两种自动变速器油对齿轮副疲劳点蚀的影响,对磷酸锰转化涂层的抗点蚀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具有磷酸锰转化涂层对齿轮副的啮合初期磨合性有明显改善,齿轮表面产生数微米的软质层,填平了齿轮表面大部分凹凸切削波纹,降低了齿面的局部最大啮合接触应力和金属表面摩擦因数,改善了齿轮啮合时的油膜和润滑状况。对不同表面加工方式的齿轮采用磷酸锰转化涂层和合理选用润滑油可大幅提高齿轮抗接触疲劳能力,可作为提高汽车变速器齿轮疲劳寿命的有效方法。
- 臧立彬陈勇冉立新贾森高茂忠李凯曹展
- 关键词:接触疲劳寿命
- 汽车变速器表面涂层齿轮疲劳性能试验与接触强度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在齿面制备减摩涂层可以有效地改善接触条件,提高齿轮疲劳寿命。文中主要研究减摩涂层对齿轮接触强度的影响规律。首先,在SRV标准试件表面制备涂层,通过摩擦磨损试验获得涂层试件间摩擦因数变化曲线;其次,对无涂层和有涂层的汽车自动变速器齿轮进行疲劳耐久试验,通过测量得到试验后齿轮的表面形貌特征;最后,根据齿轮非线性弹塑性接触理论,建立粗糙表面的齿轮接触强度分析模型,得出减摩涂层在提高齿轮接触疲劳强度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磷酸锰转化涂层通过降低齿轮接触应力从而可以提高齿轮的疲劳耐久寿命;齿轮最大接触应力随粗糙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为涂层齿轮强度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 陈勇周慧东臧立彬臧立彬李金锴毕旺洋
- 关键词:汽车齿轮涂层粗糙度
- 串联式重型混动汽车动力总成弹性体模态试验识别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以串联式重型混合汽车动力总成为研究对象,研究动力总成结构组成特征以及动力总成与整车匹配与安装位置特征,搭建起动力总成弹性模态测试分析节点模型;采用单点激励多点响应法确定在同一激励下动力总成节点模型的不同节点位置的响应情况,其中通过多点尝试法选择激振点作为模态识别主激振点;通过MAC矩阵法来分析动力总成弹性体模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结合弹性体模态测试分析结果,与匀速工况车内噪声特征来分析动力总成问题所在。
- 臧立彬刘海武一民陈勇李中哲贾森
-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测试分析
- 自动变速器表面涂层齿轮温度场特性的仿真与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齿轮表面涂层是提高变速器齿轮疲劳寿命的有效方法。本文中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法、传热学和涂层摩擦学理论,将轮齿之间摩擦产生的热视为热源,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获得涂层表面的摩擦因数,精确计算稳态条件下涂层齿轮的摩擦热流密度和对流系数;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某7速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涂层齿轮进行不同涂层厚度下温度场的数值仿真,揭示了涂层摩擦因数、转速和转矩等参数对齿轮稳态温度场的影响;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在齿轮动力循环加载试验台上测试了不同工况下的齿轮表面温度。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并表明,涂层后齿轮摩擦因数的减小可有效降低齿轮的最高本体温度。本研究为变速器齿轮的抗胶合和表面改性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臧立彬陈勇陈华刘海周慧东李凯罗大国
- 关键词:变速器齿轮温度场仿真
- 基于磷化涂层表面改性齿轮的温度场特性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为研究磷酸锰转化涂层对齿轮啮合温度的影响,综合运用齿轮啮合理论、摩擦学和传热学知识,并结合SRV摩擦磨损试验测得的涂层和非涂层情况下的摩擦因数,从而精确地计算出齿轮的摩擦热流密度、对流换热系数等边界条件及载荷;最终得到涂层前后齿轮轮齿的稳态温度场分布,并分析了转速、转矩等参数对齿轮稳态温度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涂层处理后齿轮的最高温度低于未涂层齿轮的最高温度,为齿轮的抗疲劳、抗胶合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 贾森陈勇臧立彬武一民
- 关键词:热流密度对流换热系数
- 高强度汽车齿轮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被引量:32
- 2017年
- 齿轮的强度和使用寿命是制约我国汽车及其他高端机电装备国产化的重要因素。根据近年来国际上高强度汽车齿轮研究与应用成果表明,表面强化技术已经成为实现高强度齿轮的疲劳极限、疲劳耐久寿命和最佳摩擦因数等高性能要求的核心技术。尤其是对齿轮主要材料中合金成分影响和齿轮弯曲疲劳和接触疲劳破损机理的研究、开发齿轮的汽车齿轮渗碳和碳氮共渗等热处理新技术、以及强力喷丸、微粒喷丸、复合喷丸、磷酸锰转化涂层、二硫化钼与微粒子复合喷涂等表面强化等新技术都越来越受到到国内外的重视。文中根据表面强化技术的最新研究现状,重点论述了齿轮在应用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损伤形式以及最新的防止损伤的一些表面强化新技术,阐述了这些新技术的表面强化机理和应用效果;同时分析了高强度齿轮表面强化技术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陈勇臧立彬巨东英贾森
- 关键词:高强度齿轮表面强化技术
- 高强度齿轮表面强化技术的现状及趋势
- 结合作者于日本工作期间及回国后在高强度齿轮领域长期的研究开发实践,系统介绍了高强度齿轮的表面强化处理技术现状,着重就典型的齿轮表面强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其成果和应用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在齿轮传动系统不断朝着...
- 陈勇臧立彬贾森
- 关键词:高强度齿轮摩擦磨损性能
- 文献传递
- 自动变速器表面涂层齿轮温度场特性的仿真与试验研究
- 齿轮表面涂层是提高变速器齿轮疲劳寿命的有效方法。本文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法、传热学和涂层摩擦学理论,将轮齿之间摩擦产生的热视为热源,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获得涂层表面的摩擦因数,精确计算稳态条件下涂层齿轮的摩擦热流密度和对流系数...
- 臧立彬陈勇陈华刘海周慧东李凯罗大国
- 关键词:变速器齿轮温度场仿真
- 文献传递
- 基于均方根值法的排气系统吊钩位置设计被引量:4
- 2019年
- 以某轿车排气系统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均方根值(RMS)法在汽车排气系统吊钩位置优化设计上的应用。基于壳体简化的方法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自由模态分析,结合锤击模态试验方法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通过频响分析得到排气系统的频率响应曲线,利用均方根值法设计吊钩位置;采用约束模态分析、静力分析与动态分析全面验证吊钩位置设计方案。结果表明,系统固有频率避开了发动机激振频率,橡胶吊耳疲劳寿命可以得到保证,且吊钩传递力较小,设计方案合理。该方法能够简单快速设计吊钩位置,验证排气系统的动力学性能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为轿车排气系统减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吴淼杰武一民王航徐健臧立彬
- 关键词:排气系统均方根值
- 混合动力客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分析与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汽车的NVH性能决定了汽车的内在品质,汽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的优劣对汽车的NVH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针对某混合动力客车行驶时出现的NVH状况,通过建立客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其悬置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基于能量法解耦理论,分析了悬置刚度、安装位置等参量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ADAMS建立仿真模型从时域与频域方面进行悬置系统性能分析,并结合整车振动试验测试对比,验证了优化设计的合理性及有效性,改善了客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
- 何强龙武一民臧立彬
- 关键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解耦隔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