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浩
- 作品数:18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 引起天然茶枯膏酸败的微生物分离与鉴定
- 2017年
- 近年来,我国油茶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种植面积逐年上升,茶枯是油茶籽经榨油后剩下的渣饼,产量大,营养丰富,生物活性作用多。但茶枯膏易酸败,影响其应用。本文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法,对酸败天然茶枯膏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共获得5株细菌。然后进行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等研究,初步鉴定菌株ckg-l-01、ckg-l-02、ckg-p-01、ckg-p-02均为枯草芽孢杆菌,ckg-l-0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该研究为抑制天然茶枯膏酸败、延长其保质期的技术研发奠定基础。
- 刘小玉付登强余凤玉贾效成陈良秋赵志浩
- 关键词:酸败微生物
- 一种鉴别油棕种苗Mantled畸形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种苗繁育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鉴别油棕种苗Mantled畸形的方法,先提取油棕种苗的DNA,再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并染色,即可根据电泳条带鉴别出将来果实发育正常的油棕种苗和会产生Mant...
- 王永张大鹏赵志浩石鹏金龙飞曹红星
- 一种确定油棕果实采收期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油棕果实采收期的方法,涉及果穗成熟度评价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以油棕果实的维生素E含量和含油率为指标,当所述维生素E含量在2000~2200mg/kg,含油率在37%~40%之间时,即为油棕果实的采...
- 曹红星赵志浩冯美利张大鹏周丽霞
- 文献传递
- 印度尼西亚油棕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展望被引量:6
- 2019年
- 油棕(Elaeis guineensis Jacq.)是世界上产油效率最高的热带木本油料作物之一,享有“世界油王”之称。棕榈油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油品,而印度尼西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油棕产业在该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本文综述了印度尼西亚油棕的种植、棕榈油生产及科学研究的现状,并对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走出去”企业在印度尼西亚发展油棕种植业提供参考。
- 曹红星杨蒙迪冯美利金龙飞赵志浩
- 关键词:油棕
- 油茶扦插专用激素凝胶对油茶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 2017年
- 为了解决海南本地油茶扦插繁殖成活率较低的问题,研究了一种针对油茶的扦插专用激素凝胶。结果表明,每配制1 000 m L扦插激素凝胶,最优组分配比为磷酸二氢钾5 g、吲哚丁酸钾285 mg、phytagel植物凝胶1.5 g、氯化钙1.0 g和ABT 2号生根粉90 mg。采用该激素凝胶进行油茶的扦插繁殖,可显著提高扦插苗成活率,达到95%以上。
- 贾效成陈良秋陈良秋赵志浩刘小玉冯浩源王献培
- 关键词:油茶扦插成活率
- 一种鉴别椰枣树性别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种苗繁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鉴别椰枣树性别的方法,先提取椰枣树DNA,再用本发明提供的分子标记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并染色,即可根据电泳条带鉴别出雌株和雄株。本发明所述的鉴别椰枣树...
- 王永李东霞赵志浩石鹏张大鹏
- 文献传递
- 海南省油茶病害初步调查
- 笔者2016-2017年对海南省油茶栽培区进行了病害调查,并对海南油茶病害发生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危害油茶的病害有13种,以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藻...
- 余凤玉刘小玉付登强陈良秋贾效成赵志浩
- 关键词:油茶病害
- 文献传递
- 油棕林下间种柱花草技术规程
- 本文件适用于油棕林下间种柱花草。
- 冯美利金龙飞曹红星周丽霞赵志浩
- 不同外源激素在诱导愈伤过程中对油棕叶片褐化率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为了研究不同种类植物激素在油棕成熟叶片组织培养过程中对外植体褐化率的影响。本试验以油棕成熟叶片为诱导材料,以2,4-D、NAA、IBA、IAA、KT、TDZ、6-BA为不同激素处理,分析在其诱导下油棕叶片褐化率。结果表明:(1)6-BA和IBA处理下叶片褐化率最高,分别达到66.98%和65.35%,显著高于其他5种处理;(2)KT处理的叶片褐化率低于6-BA、IBA和TDZ,达到极显著差异的水平;(3)2,4-D、NAA、IAA对叶片的褐化率影响在各个水平上均无显著差异。建议可以在愈伤组织诱导率相近的条件下应优先考虑使用KT,以上结果可以为油棕组织培养提供参考。
- 张大鹏王永王永金龙飞石鹏曹红星
- 关键词:油棕植物激素诱导愈伤褐化率外植体
- 一种油棕种壳厚度的分子标记早期鉴定方法
- 本发明涉及种苗繁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棕种壳厚度的分子标记早期鉴定方法。先提取油棕叶片DNA,再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酶切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即可根据电泳条带鉴别出油棕种壳厚度的类型。本发明所述的鉴别油棕种壳...
- 张大鹏赵志浩王永石鹏金龙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