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刺激
  • 1篇电刺激治疗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壁
  • 1篇湿疹
  • 1篇痛经
  • 1篇平滑肌
  • 1篇母乳
  • 1篇母乳喂养
  • 1篇痉挛
  • 1篇环境因素
  • 1篇管壁
  • 1篇过敏原分析
  • 1篇儿童
  • 1篇儿童湿疹

机构

  • 3篇天津市妇女儿...

作者

  • 3篇陈昱
  • 2篇李静
  • 1篇董玲
  • 1篇李卫芹
  • 1篇国佳
  • 1篇吕凤君
  • 1篇赵利媛
  • 1篇温静
  • 1篇谭桂兰
  • 1篇潘蕾
  • 1篇高雯
  • 1篇冯凌燕
  • 1篇冷俊宏
  • 1篇邵平
  • 1篇刘瑾
  • 1篇陈亚秋

传媒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儿童湿疹1538例过敏原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了解过敏原在儿童湿疹发病中的比例,为防治儿童湿疹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生物共振治疗仪对1 538例门诊湿疹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1 538例湿疹患儿中,食物过敏原检测阳性1 272例(82.70%),吸入过敏原检测阳性653例(42.46%),食物和吸入过敏原均阳性504例(32.77%)。食物过敏原以谷类(1 020,66.32%)最高,其后依次是牛奶、鸡蛋、海鲜、坚果、大豆、食品添加剂、牛羊肉;吸入过敏原以屋尘(340例,22.11%)最高,其后依次是螨虫、花粉、动物皮毛、霉菌、废气、香烟、烹调油烟。不同年龄段,食物、吸入过敏原阳性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期主要以食物过敏原为主,随着年龄增长,吸入性过敏原阳性检出率逐渐增高,食物性过敏原阳性检出率逐渐下降。【结论】对湿疹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可以找出湿疹的诱发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湿疹提供依据。
李静兰凤荣陈亚秋陈昱赵利媛邵平李卫芹冷峻宏
关键词:湿疹儿童
不同环境因素对全球母乳喂养的影响与启示
2023年
母乳喂养被世界卫生组织视为粮食安全的核心支柱。生后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以及持续母乳喂养2岁以上是母乳喂养的早期目标。阻碍这一目标的实现,除因保健制度支持不足、产妇护助政策不完善、配方奶粉监管不足等原因外,还有疾病的流行、气候的危机和全球贫富差距等诸多喂养大环境的因素。本文通过一些国家的母乳喂养状况的对策分析,总结在球面临各种危机面前如何稳固母乳喂养的作为粮食安全的支柱作用,以避免这些危机进一步危害到孕产妇和婴儿这一弱势群体。
冯凌燕刘瑾纪玉晓李静国佳陈昱温静潘蕾冷俊宏
关键词:环境因素母乳喂养
电刺激治疗痛经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电刺激治疗对痛经患者症状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通过天津市妇幼保健网招募和筛选痛经患者60例,根据自愿选择原则分为治疗组(30例)和空白组(30例),使用盆腹动力评估治疗仪PHENIX PLUS ML36对治疗组患者进行电刺激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疼痛缓解情况。疼痛的量化指标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为标准进行疼痛评分,并对两组间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经周期过程中,不同周期治疗组与空白组比较,VA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不同周期的VAS评分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依据症状缓解程度(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的比例在治疗1周期时与空白组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2周期和3周期时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3个周期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电刺激治疗对痛经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随着治疗周期的增加,疼痛症状改善越明显。
高雯董玲吕凤君陈昱谭玲琳谭桂兰
关键词:痛经电刺激痉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