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青
- 作品数:15 被引量:158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藏药余甘子药材及其鞣质部位的指纹图谱评价研究被引量:14
- 2014年
- 建立不同产地藏药余甘子药材及其鞣质部位HPLC指纹图谱。采用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甲醇-0.2%冰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60 nm。提取13个色谱峰为药材指纹图谱共有峰,11个色谱峰为鞣质部位指纹图谱共有峰,采用对照品指认了5个主要色谱峰,运用相似度评价软件对所收集的8个不同产地藏药余甘子药材及其鞣质部位进行系统比较与归类,8个余甘子药材相似度在0.763~0.993,鞣质部位相似度在0.903~0.991,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将不同产地的余甘子药材和鞣质部位分别聚为3类。该法重复性好,简便可靠,为不同产地藏药余甘子药材及其鞣质部位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依据。
- 孙雪飞张鸿雁夏青赵海娟吴玲芳张兰珍石任兵
- 关键词:藏药HPLC指纹图谱
- 王不留行的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 :介绍中药王不留行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方面的概况及进展.方法:以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的文献为依据,经过归纳总结,猜想论证,从化学成分及其测定方法,药理作用综述了王不留行的研究进展.结果:王不留行及主要成分是治疗妇科疾病、活血...
- 王金凤徐柯心邹迪新夏青张文婷赵崇军张博樊娇娇程钱林瑞超
- 关键词:王不留行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 中药狼毒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概述被引量:16
- 2017年
- 中药狼毒为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和月腺大戟的干燥根,主要含有萜类、鞣质、苯乙酮类、植物甾醇类、挥发油、糖类等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癌、抗白血病、抗菌、抗病毒、抗痛风、杀虫和抗氧化等作用。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对狼毒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毒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狼毒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夏青徐柯心张文婷王雨彤黄碗贞罗隽樊娇娇王宝丽马志强林瑞超
- 关键词:狼毒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
- 鸡骨草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17年
- 随着对鸡骨草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人们对鸡骨草化学成分的研究日渐深入,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文章就鸡骨草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特别是在鸡骨草三萜、黄酮及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研究方面,为鸡骨草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 徐柯心贾子尧王宝丽夏青冯亚茹李二文乔艺涵马志强林瑞超
- 关键词:鸡骨草化学成分三萜黄酮生物碱
- 京大戟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述被引量:18
- 2016年
- 京大戟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的干燥根,具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等症,是基础和临床科研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重点。本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对京大戟研究的文献资料,主要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两个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京大戟主要含二萜类、三萜类、黄酮类、鞣质类等成分,具有泻下、利尿、抗炎、抗肿瘤和抗白血病等药理作用,并存在一定的毒性。
- 王宝丽邹迪新程钱张博夏青王金凤林瑞超
- 关键词:京大戟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活性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收载的有毒中药毒性研究概况被引量:34
- 2017年
- 有毒中药的应用和记载历史悠久,其毒性是把双刃剑,能否合理使用,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安全。本综述通过检索相关中文数据库,总结了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83种有毒中药的毒性等级、用法用量、含量测定、毒性成分、毒性靶器官、半数致死剂量等信息,以期为有毒中药毒性、毒性分级、毒性控制方法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夏青张晓昕徐柯心张文婷樊娇娇赵崇军冯娅茹倪媛媛马志强林瑞超
- 关键词:有毒中药药典用法用量毒性成分半数致死剂量
- 一种制备斑马鱼血栓模型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作斑马鱼血栓动物模型的方法,包括步骤为:收集并挑选斑马鱼鱼卵,培养水中加入肾上腺素溶液常规培养4~30小时后,使用邻联茴香胺染色,于显微镜下观察记录斑马鱼尾红细胞的染色面积,以斑马鱼尾红细胞的染色面积作...
- 林瑞超李发荣樊娇娇赵崇军张文婷夏青
- 斑马鱼幼鱼评价中药毒性的技术与方法研究
- 研究目的:近年来掀起的“中医药热”使得误用、滥用中药引起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并引起国内外对中药毒性问题的广泛讨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本文拟以模式生物斑马鱼为模型,建立中药毒性评价的方法;利用该方法评价甘...
- 夏青
- 关键词:斑马鱼甘遂转录组
- 基于斑马鱼幼鱼模型的甘遂毒性评价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以模式生物斑马鱼幼鱼为模型,评价甘遂不同溶剂连续提取物毒性差异及毒性特征。[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获得甘遂不同溶剂连续提取物。通过预实验,确定各提取物72 h最大不致死浓度和最小全致死浓度。在此区间设定6~8个药物浓度,建立致死曲线,计算半数致死浓度(LC50)。以毒性最大提取物的10%致死浓度(LC10)、最小致死浓度(LC1)、1/3 LC1和1/10 LC1为给药浓度,同时设立空白组和溶剂对照组,连续给药72 h,观察甘遂毒性特征。停药后将幼鱼置于养殖水中恢复48 h,观察毒性可逆性。[结果]甘遂不同提取部位毒性顺序为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提取物。甘遂的主要毒性为肝毒性和胃肠道刺激性。肝毒性既可造成肝肿大,又可导致肝变性,肝肿大不可逆,而肝变性具有可逆性。[结论]本实验首次利用单个模型以相同浓度单次给药,同时评价了甘遂对心脏、肝脏、肾脏、神经系统和胃肠道等脏器系统的毒性作用及可逆性。实验结果证实了甘遂的毒性集中于石油醚提取部位,并可对肝脏和胃肠道造成实质性损伤。本实验为斑马鱼模型在中药毒性评价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 梅雪罗隽夏青冯娅茹索亚然李二文王昭懿马志强林瑞超
- 关键词:甘遂斑马鱼毒性评价
- 斑马鱼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4
- 2015年
- 斑马鱼作为一种模式动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近些年,斑马鱼的研究已经拓展和延伸到中药领域。作为一种整体动物模型,斑马鱼能够全面地检测、评估中药的活性和毒性,进而实现高通量筛选。概括介绍了斑马鱼模型的特点及其在中药毒性、活性物质筛选和中药代谢方面的研究进展。
- 赵崇军田敬欢王金凤马志强曹丹夏青李丹张文婷姜岩林瑞超
- 关键词:斑马鱼中药毒性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