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辉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紫黄生肌膏对大鼠人粪污染创面愈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观察紫黄生肌膏对大鼠人粪污染创面愈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紫黄生肌膏的促愈机制。方法将84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贝复济组和紫黄生肌膏组,每组21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大鼠均用人粪污染创面制作肛瘘术后创面模型,观察用药后第3、7、14 d各组大鼠的创面愈合率,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用药后第3、7、14d肉芽组织中TNF-α、IL-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用药后第3、7、14 d,模型组的创面愈合率均小于正常组、贝复济组和紫黄生肌膏组(P<0.01),紫黄生肌膏组在用药后第7、14 d的创面愈合率大于贝复济组(P<0.01);用药后第3、7、14 d模型组创面TNF-α、IL-6的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组、贝复济组和紫黄生肌膏组(P<0.01),用药后第7、14 d紫黄生肌膏组创面的TNF-α、IL-6的蛋白表达均低于贝复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紫黄生肌膏能够提高大鼠人粪污染创面的愈合率,加快创面的愈合速度,且可以下调创面TNF-α、IL-6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创面的炎症反应。
- 杨建华王晓鹏杨筱张一辉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 朱筱良辨治外疡科疾病临证经验探析被引量:1
- 2022年
- 朱筱良是吴门中医外科名家,自幼师承家学,精通内、外科,尤擅外科。朱氏临床诊治外疡科疾病首辨阴阳,视阴阳为八纲辨证的总纲;另承高氏“心得派”,重视三焦辨证,将三焦辨证引入外科疮疡的辨证中;同时强调凡痈疽诸证,无论已溃、未溃,均以顾胃气为重;提出疡证不论阴证或阳证,重在早治,以消为贵。其发明了“疔方”“四妙加味方”“三黄洗剂”等多个制剂,其中“三黄洗剂”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
- 杨建华张一辉
- 关键词:中医外科名医经验
- 紫黄生肌膏促进大鼠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通过大鼠的实验性研究,观察紫黄生肌膏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将20只SD大鼠背部两侧对称部位造成两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按照自身对照方法,每只大鼠背部两个创面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创面应用紫黄生肌膏,对照组应用凡士林纱布,观察创面的愈合时间、愈合面积和创面愈合率。结果:紫黄生肌膏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凡士林纱条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创面愈合率在术后第3天、7天、14天与凡士林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紫黄生肌膏可促进创面愈合,加速创面愈合时间,同时减少瘢痕形成。
- 杨建华张一辉
- 关键词:创面愈合
- 吴门医派外科辨治疮疡学术思想探析
- 2024年
- 吴门医派是中医学重要的学术流派,吴门医派代表性医家辨治疮疡经验丰富,理法方药完备,在分析病因、辨证论治、预后调护等方面既与传统内科理论相联系,又形成了外科自身的诊疗特色,还结合吴门医派特点。吴门医派外科认为疮疡病机为气血不畅,辨证以阴阳为纲,结合经络辨证,治疗上强调清热凉血、滋阴降气,内外兼治,并重视顾护胃气。吴门医派外科辨治疮疡之学术思想进一步拓展了中医外科学的内涵,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临床参考意义。
- 李冰冰张一辉杨建华王晓鹏顾尽晖
- 关键词:中医外科疮疡清热学术思想
- 吴门中医外科学术发展探究被引量:2
- 2021年
- 吴门中医外科在中国医学史上地位重要,是外科全生派和心得派的发源地。其学术源头最早可追溯至宋代。清代是吴门医派中医外科的鼎盛时期,相继出现了全生派和心得派的两位代表人物,分别是王维德和高秉钧。清末民初,随着西医传入中国,中医外科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然有一些吴门中医外科名家活跃于临床,如曹沧州、章治康、陈焕云、许半龙等。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吴门医派中医外科名家如陈明善、王寿康、朱筱良等进入医院工作,进一步推动了中医外科事业的发展。
- 张一辉蒋文杰杨建华
- 关键词:中医外科学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