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洪智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地震
  • 3篇诱发地震
  • 3篇震源
  • 3篇震源机制
  • 3篇水库
  • 2篇地震动
  • 2篇蓄水
  • 2篇粘附
  • 2篇自修复
  • 2篇向家坝
  • 2篇可逆
  • 2篇记忆
  • 2篇反应谱
  • 2篇分子
  • 2篇超分子
  • 1篇弹性体
  • 1篇低模量
  • 1篇地震成因
  • 1篇地震动特性
  • 1篇地震活动

机构

  • 8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河北省地震局
  • 3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天津市地震局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11篇张洪智
  • 5篇刘宇艳
  • 5篇成中军
  • 3篇程鹏
  • 3篇刁桂苓
  • 3篇冯志仁
  • 3篇王晓楠
  • 3篇程万正
  • 3篇武超
  • 3篇来华
  • 2篇王晓山
  • 2篇冯向东
  • 2篇徐龙军
  • 2篇王曰风
  • 2篇李悦
  • 1篇张彤
  • 1篇岳秀霞
  • 1篇陈勇
  • 1篇谢礼立
  • 1篇李万明

传媒

  • 2篇地震地质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地震

年份

  • 4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格构模型的水泥石氯离子扩散研究
氯离子输运性能是混凝土耐久性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对其氯离子的输运性能具有显著影响。研究微观结构的氯离子扩散性能,特别是受荷作用下的氯离子输运性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结合水泥石数值模型和三...
张洪智
关键词:耐久性格构模型氯离子扩散水泥石微观结构
一种基于物理松散缠结制备高填充低模量可拉伸热界面材料的方法
一种基于物理松散缠结制备高填充低模量可拉伸热界面材料的方法,属于热界面导热材料制备领域。所述方法为:利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四氢呋喃‑2000和丙烯酸羟乙酯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烘干去除反应过程中使用的溶剂,称取10g聚...
成中军张洪智张彤王晓楠武超程鹏来华刘宇艳
基于形状记忆作用与气动作用耦合的可折叠展开支撑杆及其制备方法
基于形状记忆作用与气动作用耦合的可折叠展开支撑杆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形状记忆材料制备领域。所述支撑杆包括外壳、内胆、端头盖和气阀;内胆为密封结构的筒状聚酰亚胺薄膜充气内胆,其两侧安装有端头盖用于密封,在下端盖侧面设计有充气...
成中军王晓楠张洪智武超来华刘宇艳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效果的气动可展开喷管的制备方法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效果的气动可展开喷管的制备方法,属于航空宇航技术领域。多级可展开喷管组件主要由三段式喷管主体结构、形状记忆充气展开管、固定底板三部分组成,本方案多级可展开喷管采用形状记忆充气展开管做喷管收缩展开的核心实施...
成中军王晓楠张洪智焦守政来华刘宇艳武超孙新超
溪洛渡库首区蓄水后震源机制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前世界第三大水库溪洛渡的库首区遍布碳酸盐岩、灰岩,存在溶洞,蓄水后水位升高140m左右,随之发生6 000多次地震,但绝大多数是1级以下微震,最大震级仅仅ML3;集中在库岸两侧10km、深度5km、从大坝向上游沿库盆40km长度的范围内。微小地震对于水库、大坝的安全没有产生影响。使用较为密集的水库数字地震台网资料反演得到蓄水前后700多次地震的震源机制,并进一步反演了全区和分区的应力场,发现:震源机制空间取向复杂、破裂类型多样,应力状态不均匀、不稳定。与他人使用大量天然地震资料反演的区域应力场不一致,表明水库诱发地震没有受到区域应力场的严格控制。分析认为库水涌入溶洞、渗透到裂隙、节理,原来存在的小断层面或者间断面的孔隙压力增加,摩擦强度、岩石破裂强度降低以及库水载荷加大造成弹性变形等共同作用是地震的成因。并且首先主要释放的是已经积累的区域应力、局部应力,然后才表现出以库水载荷产生的附加应力为主。库首区没有较大的活动断层,2014年库水位将再度升高数十m,伴随裂隙的贯通,应力场的调整,回流的库水淹没库盆上游,还会发生中小地震乃至中等强度地震。溪洛渡水库大坝抗震设防水准较高,不会造成安全问题。建议在诱发地震继续活动期间,尽早实施详细的水文地质、地球物理探测,提供精细的科学资料,为确定诱发地震的成因、寻找控制诱发地震的技术条件,以减轻突发事件的影响,为其他类似水库发挥示范作用。
刁桂苓王曰风冯向东王晓山冯志仁张洪智程万正李悦王利兵
关键词:溪洛渡水库诱发地震震源机制应力场
由向家坝水库震源机制探讨诱发地震的成因被引量:4
2015年
金沙江向家坝水库是目前中国第三大水库,2012年底水库开始蓄水,水位升高71m;2013年6月底再次蓄水,升高的水位淹没到库尾段。该水库以及上游的溪洛渡水库布设了地震台网,有35台仪器连续记录,能够很好地控制库区及周边的地震。水库地震台网在2007年9月—2013年6月记录了库尾一带1级以上地震共计38次,平均每月发生0.66次。而2013年7—9月则记录ML≥1.0地震186次,平均水平达到每月62次,已经接近以往月均值的100倍,可判别为诱发地震。同期还记录1级以下地震553次,在强震背景区发生大量小地震已经引起巨大反响。震源位置采用3维速度模型进行重新修订,发现这些地震有94%发生在0~5km深度范围。利用水库地震台网的观测资料,取垂直向记录到直达P、S波的最大振幅,得到库尾一带蓄水之前9个、蓄水后69个小地震的震源机制,并进一步利用这些震源机制反演了南、北2个区的应力场,以期通过分析震源机制和应力场变化,探索水库诱发地震发生的特点及成因。结果显示,在蓄水后69个震源机制中走向滑动类型占最多,存在较多过渡类型,倾向滑动的正断层、逆冲断层数目较少,震源机制空间取向复杂、破裂类型多样,显示区域应力场对小震的控制较弱。利用这些震源机制反演得到南、北2个区的应力场差别较大,状态不均匀,北区呈现挤压应力状态,而南区呈现弱拉张状态,均与区域应力场不一致。穿过库尾的猰子坝断裂是活动断裂,却没有控制诱发地震,有可能表明水库蓄水抑制了逆断层的活动。库尾区分布碳酸盐岩、灰岩,存在溶洞。分析认为库水涌入溶洞,渗透到裂隙、节理,导致孔隙压力增加,摩擦强度、岩石破裂强度降低以及库水载荷加大造成弹性变形等共同作用是诱发地震的成因。
冯向东岳秀霞王曰风王晓山刁桂苓张洪智程万正李悦冯志仁
关键词:诱发地震震源机制地震成因
近断层方向性效应地震动双规准组合反应谱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给近断层设计谱的确定提供新的方法和参考依据,考虑场地条件的影响,分析了53条具有典型近断层方向性效应特征的地震动记录的双规准组合反应谱的特征.相比传统的地震动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反应谱,组合反应谱的谱值与地震动的幅值相关性更强;双规准组合谱具有更低的统计变异性.最后,给出了基于双规准组合谱特征的近断层区场地相关设计谱模型.
张洪智刘秀明徐龙军
关键词:近断层地震动
一种自修复超分子可逆粘附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修复超分子可逆粘附弹性体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金属离子溶解在短链的低粘度单官能度丙烯酸酯中;步骤二、将步骤一溶解后的溶液与长链的聚氨酯丙烯酸酯进行共混、搅拌,得到低聚物;步骤三、将...
成中军程鹏刘宇艳张洪智
向家坝水库蓄水期间的地震活动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根据2008年9月至2013年10月金沙江下游水库地震台网监测资料,分析了蓄水期间水库地震影响区的地震活动和震源机制。向家坝水库蓄水1年多,蓄水后库首区A、B段的地震活动频次和强度都维持在较低水平。蓄水期间地震活动显著增加,集中分布在库区C段,并不是蓄水初期地震活动就增加,与库区2013年6月启动第二阶段蓄水有一定相关性,强度在3级地震活动水平。增加的地震活动位于近南北走向的翼子坝、玛瑙断裂的中段。这些局部地段蓄水后发生的地震,其震源的力学机制多为倾滑或正断型,分析认为部分地震为水库诱发岩溶或塌陷型地震,多数仍属构造地震。本文结果为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提供了资料和震例。
冯志仁程万正刁桂苓张洪智李万明
关键词:水库地震水库蓄水诱发地震震源机制
一种自修复超分子可逆粘附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修复超分子可逆粘附弹性体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金属离子溶解在短链的低粘度单官能度丙烯酸酯中;步骤二、将步骤一溶解后的溶液与长链的聚氨酯丙烯酸酯进行共混、搅拌,得到低聚物;步骤三、将...
成中军程鹏刘宇艳张洪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