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孛
-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型糖尿病及肥胖患者体内血浆可溶性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及肥胖人群体内血浆可溶性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探讨其与代谢、胰岛素抵抗及炎症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重庆市中医院南桥寺院部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就诊患者332例,其中2型糖尿病76例,糖耐量异常79例,糖耐量正常79例,由于相关资料或检查检验结果丢失而中途脱落98例。根据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肥胖诊断标准将79例糖耐量正常患者分为健康对照组(39例)和单纯肥胖组(40例),将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非肥胖组(40例)和2型糖尿病伴肥胖组(36例)。测量各组患者的体格参数,计算腰臀比及体重指数。检测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通过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稳态模型β细胞功能评估胰岛素抵抗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患者HMGB1、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组患者HMGB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糖耐量组,单纯肥胖组患者HMGB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型糖尿病伴肥胖组患者HMGB1水平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非肥胖组。HMGB1水平与腰臀比、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总三酰甘油、白细胞介素-6呈正相关,与稳态模型β细胞功能、高密度脂蛋白呈明显负相关。校正了年龄、性别、血压、血脂及体重指数后HMGB1水平仍与2型糖尿病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及肥胖患者HMGB1水平均明显增高,其可能通过参与炎性反应及影响胰岛素抵抗水平而参与了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 杨孛韩锐胡芸刘芳王行
- 关键词:肥胖症葡糖耐受不良
- 一种糖尿病足部护具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糖尿病足部护具,包括鞋体,鞋体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鞋孔,对应鞋孔设置有鞋带,还包括鞋垫,所述鞋垫包括底垫层以及与底垫层左右两侧一体式连接的两个侧垫层,所述底垫层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接底层、底药物层、底部缓...
- 杨孛杨弦
- 文献传递
- 加减脉通方治疗气阴亏虚、瘀阻脉络证糖尿病并发症临床观察
- 2021年
- 目的观察加减脉通方干预气阴亏虚、瘀阻脉络证糖尿病并发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11月就诊于重庆市中医院内分泌科,辨证属"气阴亏虚、瘀阻脉络证"的糖尿病并发症患者49例。采用前后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案,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服药前后的临床疗效、三酰甘油、胆固醇、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91.84%,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气虚证症状群(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瘀阻证症状群(肢体麻木、胸闷、局部刺痛、善忘)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证症状群(咽干口燥、心烦、五心烦热)较前改善,前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酰甘油、胆固醇较治疗前降低,且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脉通方可有效改善气阴亏虚、瘀阻脉络证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降低患者血脂,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周鑫陈中沛张青蓝杨孛王静
-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中医药疗法
- 氢溴酸山莨菪碱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 2023年
- 通过对比氢溴酸山莨菪碱片与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新依据。方法 我们从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收集了240例满足筛查要求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病例,并将其随机划分成试验组、对照组,每个实验组120例。对照组接受依帕司他片的常规治疗,而另一个试验组则接受氢溴酸山莨菪碱片的药物治疗。通过对两组病人的研究,我们可以观察到神经病变计分法(DNS)、神经系统症状评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维生素D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变化趋势,以便更好地了解糖尿病人群的疾病变化趋势。结果 在接受治疗的两组中,对照组的有效率高达85.00%,而在接受治疗的试验组中,其有效率95.83%(P<0.05)。此外,两组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也存在显著的不同,这些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病人的DNS和NSS评估结果显示出显著的差异(P<0.05)。此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维生素D的测定也显示出显著的不同(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氢溴酸山莨菪碱片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的疗效优于依帕司他片,而其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因此,氢溴酸山莨莨碱片具有很好的药物选择和安全性,有望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被普遍采纳。
- 钱文多杨孛尹健东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评价
- 骨形成蛋白9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2015年
- 目的构建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基因腺病毒表达载体及稳定产毒细胞系,为观察其对T2DM糖、脂代谢异常的干预效应奠定基础。方法质粒pCMV/BMP9双酶切克隆至腺病毒载体Ad5.F,构建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Ad5.BMP9.F,酶切测序鉴定;转包装细胞,经抗性筛选检测病毒滴度,挑选滴度较高的稳定产毒细胞克隆进行逆转录PCR(RT-PCR)鉴定。结果建立BMP9基因腺病毒表达载体Ad5.BMP9.F经酶切及测序证实目的基因插入位点及读码框架正确;建立稳定产毒细胞克隆最高病毒滴度达7.4×105 CFU/mL,RT-PCR证实BMP9基因整合其中并稳定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含BMP9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及其稳定产毒细胞系。
- 方芳张青蓝杨孛鄢国义朱丹平
- 关键词:腺病毒科
- 便于女性患者的中段尿液采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女性患者的中段尿液采集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接尿盘、转盘和传动装置,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一半圆形的开口,所述接尿盘包括圆形的盘体,所述盘体通过一中心挡板将其分隔成前...
- 杨弦杨孛
- 文献传递
- 通络浴足方熏洗联合α-硫辛酸、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3例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观察通络浴足方熏洗联合α-硫辛酸、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α-硫辛酸和依帕司他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通络浴足方。比较两组患者TCSS评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及波幅(amplitude,AMP)。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SCC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症状评分改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正中、腓总神经MCV及AMP均高于治疗前,对照组腓总神经MCV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AM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CV及AMP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SCV及AMP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浴足方熏洗联合α-硫辛酸、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病变神经传导速度,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周鑫鄢国义张诗音杨孛朱丹平
- 关键词:Α-硫辛酸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 氢溴酸山莨菪碱片与贝前列腺素钠片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氢溴酸山莨菪碱片与贝前列腺素钠片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收治的212例糖尿病足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用贝前列腺素钠片治疗,试验组患者加用氢溴酸山莨菪碱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创面愈合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纤维蛋白肽A(FPA)]水平、创面量化评分表、炎症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SOD、GSH-Px水平高于治疗前,MD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MMP-2、FPA水平低于治疗前,IGF-1水平高于治疗前,渗液量、肉芽组织及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MMP-2、FPA水平低于对照组,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渗液量、肉芽组织及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IL-6及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溴酸山莨菪碱片治疗糖尿病足较贝前列腺素钠片疗效更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 尹健东杨孛黄欣悦
- 关键词:糖尿病足
- 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双氧水灌洗法联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法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双氧水灌洗法联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重庆市中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中选取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西医治疗,同时采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双氧水灌洗法对其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用弥可保穴位注射法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足部创面愈合的效果、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及全血黏度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其足部创面愈合的时间较短,其腓总神经和胫神经传导的速度均较快,其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均较低,P<0.05.结论: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双氧水灌洗法联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法治疗糖尿病足可加速患者足部创面的愈合,提高其下肢神经传导的速度,改善其全血黏度.
- 杨孛杨弦
- 关键词:封闭负压吸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