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泳梅 作品数:14 被引量:21 H指数:2 供职机构: 江门市新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某公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前体材料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防护设施整改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某公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前体材料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方法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对该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针对超标岗位进行整改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本次检测化学因素115点次,合格99点次,合格率为86.1%。物理因素检测30点次,25点次合格,合格率为83.3%。经过整改,超标的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镍及其无机化合物浓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噪声工作岗位整改效果同样明显,但部分岗位噪声强度仍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企业针对超标工作岗位的整改措施可行,防护效果较好,但仍需要关注存在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镍及其无机化合物工作岗位。 梁泳梅 聂新强 林英钊 廖明亮关键词:锂离子 正极材料 职业病危害 整改 江门市某公司铅酸蓄电池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通过监测江西市某公司铅酸蓄电池改造项目产生的有毒有害物的种类和程度,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铅尘、铅烟、铜烟、二氧化锡(按Sn计)、甲苯、硫酸、噪声、工频电场。化学毒物铅尘、铅烟、铜烟、二氧化锡、甲苯、硫酸的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和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噪声强度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经改造后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在确保有效运行、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该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梁泳梅关键词:铅酸蓄电池 职业病危害 江门某粮食码头项目职业病危害识别与关键控制点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识别和分析某粮食码头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测其危害程度,找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通过类比法、经验法和综合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粮食码头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谷物粉尘、噪声、高温等。类比企业的检测结果表明:粉尘的短时间接触浓度为0.7~45.0 mg/m3、超标率为23.3%;个体时间加权浓度为2.2~8.7 mg/m3,超标率为66.7%。输送机械工接触噪声8 h等效声级为88.7~92.2 d B,超出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高温和工频电磁场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粮食码头项目的主要危害因素是粉尘、噪声,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点加强防治工作。 梁泳梅 廖明亮 聂新强 林英钊关键词:粮食码头 职业病危害 关键控制点 某化工仓储有限公司化工品码头及库区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2015年 目的识别某化工储运有限公司化工品码头及库区工程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对劳动者的危害,对其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程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对该项目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苯、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乙酸丁酯、氨、硫化氢、锰及其化合物)、噪声、高温、工频电磁场等。检测结果表明:化学毒物、工频电磁场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检测噪声22个检测点,噪声强度为44.9~105.2 d B(A),有2个检测点的噪声强度超标;工作场所的综合温度(WBGT指数)范围为23.1~33.9℃,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该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综合各方面分析,在确保各类防护设施有效运行、保证生产设备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该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聂新强 梁泳梅 廖明亮关键词:码头 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 某公司锂离子电池正极和前体材料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防护整改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某公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前体材料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
方法: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对该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针对超标岗位进行整改并... 梁泳梅 聂新强 林英钊 廖明亮关键词:职业病 致病机制 文献传递 某公司涂料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识别和分析某涂料生产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分析和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对该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环己酮、二异氰酸甲苯酯(TDI)〕,粉尘(滑石粉尘、二氧化钛粉尘、其他粉尘),噪声。检测结果表明:化学毒物中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丁酯、环己酮、TDI的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和时间加权浓度(TWA)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仅有化学毒物乙酸乙酯STEL的检测结果超出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检测结果为12.18~340.69mg/m3,在10个检测点中有1个检测点超标。粉尘浓度和噪声强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限值。结论在确保各类防护设施有效运行、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该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陈佩贞 梁泳梅 聂新强 廖明亮关键词:职业病危害 造船厂舾装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及预防控制措施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识别和分析造船厂舾装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找出其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明确造船厂舾装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结果该造船厂舾装作业场所主要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苯系物、氮氧化物、噪声、高温和工频电场等。其中电焊烟尘、其他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检测超标率分别为22%、28%和42%,噪声检测超标率为70%,高温检测超标率高达100.0%,苯系物、氮氧化物和工频电场检测结果均未超出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舾装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噪声和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减少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张耀光 陈日暖 梁泳梅 廖明亮关键词:造船厂 职业病危害 关键控制点 江门市陶瓷企业职业卫生情况调查 被引量:2 2016年 了解江门市陶瓷企业的职业卫生情况,为企业制定防护措施提供参考。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门市7家陶瓷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及检测。结果显示,7家被调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粉尘、噪声、一氧化碳;被调查企业的防护设施不完善;管理人员及工人的防护意识差。提示,被调查企业的工人发生职业病的风险较高。应进一步完善作业场所中的防尘防噪设施,加强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提高管理人员及工人的防护意识。 廖明亮 林英钊 梁泳梅关键词:职业卫生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在不锈钢制品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建立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探讨其应用于不锈钢制品企业的控制效果。方法利用危害分析原理,对某不锈钢制品企业的生产工艺、作业环境进行职业卫生调查,找出关键控制点,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并通过监测验证HACCP系统运行效果。结果检测结果发现电焊烟尘、砂轮磨尘、电焊烟尘、其他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分别为12.7、11.4、和11.7 mg/m3)和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分别为5.7、10.5和8.3 mg/m3)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噪声的检测范围在77.3~91.7 d B(A),超标率为35%;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针对危害情况,从工程防护、个人防护、管理防护三方面提出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实施监控。经验证,可有效控制不锈钢制品企业职业病危害。结论 HACCP体系的建立和运用,能够有效控制不锈钢制品企业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保护工人职业健康。 梁泳梅 廖明亮 聂新强 林英钊 钟松更 容诗诗关键词:危害分析 关键控制点 不锈钢 职业病危害 局部排风在船舶企业焊接工艺中的应用及评价 2019年 目的应用局部排风技术对船舶企业的焊接作业进行防护并对防护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两家船舶企业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局部排风设施的罩口风速、控制风速检测。结果使用局部排风技术,可有效降低船舶企业焊接工艺产生的电焊烟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的浓度和超标率。使用局部排风技术前,电焊烟尘的超标率最高为75%,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的超标率为100%;使用局部排风技术后,电焊烟尘的超标率降至8.3%,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的超标率降至33.3%。结论合理使用局部排风技术可有效控制船舶企业焊接作业产生的电焊烟尘、锰及其有机化合物的浓度,值得在焊接作业中推广应用。 廖明亮 梁泳梅 林英钊关键词:局部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