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明霞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皖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艺术

主题

  • 4篇声乐
  • 3篇艺术
  • 3篇歌曲
  • 2篇语言
  • 2篇声乐艺术
  • 2篇声音
  • 1篇旋律
  • 1篇旋律美
  • 1篇学习者
  • 1篇演唱
  • 1篇演唱风格
  • 1篇艺术特征
  • 1篇咏叹
  • 1篇咏叹调
  • 1篇语言美
  • 1篇原生态
  • 1篇原生态唱法
  • 1篇月夜
  • 1篇声乐学习
  • 1篇声乐学习者

机构

  • 10篇皖西学院

作者

  • 10篇潘明霞
  • 1篇王光启

传媒

  • 2篇湘南学院学报
  • 2篇吉林艺术学院...
  • 1篇北方音乐
  • 1篇皖西学院学报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淮海工学院学...
  • 1篇滁州学院学报
  • 1篇黄河之声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别山民歌”中革命歌曲保护与传承初探被引量:2
2018年
大别山民歌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由于大别山是我国著名的红色文化区,在革命斗争的年代,很多艺术作品也诞生在这里。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别山民歌中的革命歌曲不应当被遗忘,这些艺术作品需要得到相应的保护的传承,对于和平年代来说,保护非物质遗产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通过探讨现状分析,探讨如何运用有效途径保护大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瑰宝。
潘明霞
关键词:革命歌曲
声音的秘密:声乐与语言的关系
2017年
声乐艺术是通过演唱的方式,将音乐与语言精妙地结合起来,成为音乐在大众面前最常见的呈现方式。声乐也是情感最易被感受、最易被理解的艺术形式。通过对声乐与语言之间关系的探索,剖析了语言在声乐表现中所担任的角色及其之间的关系。
潘明霞
关键词:声乐语言艺术
碰撞与融合:浅析中西声乐艺术的发展
2017年
在长达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声乐艺术逐渐形成了特有的一套法则,并为现代人广泛接受.中西方声乐艺术 的发展不同步且自成体系,但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各类艺术开始碰撞、相互影响.从中西方声乐艺术各自的特点入手,探 寻两者在相互交流中的各自发展,以及相互接触中所产生的融合、互感的效应,以期为声乐艺术的创作提供一些灵感.
潘明霞
论声乐学习者的基本素质被引量:5
2015年
声乐演唱是一门集声音、情感、表演为一体的艺术。良好的嗓音条件、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文化艺术综合素质等都是声乐学习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文章对声乐学习者的基本素质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基本素质才能很好地表达声乐作品所包含的内容和所要求的情感。
潘明霞
关键词:声乐学习者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别山民歌”中红色革命歌曲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以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为例被引量:4
2017年
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是大别山民歌中红色革命歌曲的优秀代表。本文着重以该歌曲为例,探究红色革命歌曲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潘明霞王光启
关键词:红色歌曲传承
“原生态唱法”与“民族唱法”关系之探究被引量:5
2016年
音乐是人们所喜爱的活动之一,近年来中民族声乐取得了长足发展,且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原生态唱法便是其中一员。自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把原生态唱法独立搬上舞台,草根文化登上大雅之堂,它与民族唱法的区别与联系如何界定,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讨论。本文就此作一些研究与探索。
潘明霞
关键词:原生态唱法民族唱法演唱风格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合唱能力被引量:1
2016年
合唱教育通过培养中学生的合唱能力、参与意识、集体意识,能激发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潜能。可以借鉴西方音乐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歌唱欲望,加强声音的训练以及合唱歌曲的处理与表现等方法,有效培养中学生合唱能力。
潘明霞
关键词:中学生合唱
谈歌唱中“声”与“情”的相互依托
2015年
歌唱的基础是声音,歌唱的灵魂是情感。正确认识"声"与"情"的关系,深入理解作品的创作内涵,用娴熟的的发声技巧加以情感的表达,使之得到更好的演绎。在歌曲演唱中,避免走进重声轻情、重声轻字、重情轻声、声情脱节等误区,做到声与情相互依托,相互促进,从而更好地表达作品的内涵。
潘明霞
关键词:歌唱声音情感声情并茂
论《春江花月夜》的声乐艺术
2015年
集语言美、旋律美于一体的声乐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善言情,善咏志,善写景,能集中全面地表现出人类情感。笔者通过声乐作品《春江花月夜》歌词语言美、旋律音乐美、演唱声腔美、伴奏器乐化的美学阐释,全面解读了声乐的综合艺术美。
潘明霞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声乐艺术语言美旋律美
爱的抗争与呐喊——谈歌曲《风萧瑟》的艺术特征被引量:1
2015年
《风萧瑟》是歌剧《伤逝》"秋"场中的一首女高音咏叹调,描述女主人公子君与涓生的爱情出现裂痕时的故事情节。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咏叹调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优势。对《风萧瑟》这首咏叹调进行研究,探索其创作背景、编曲方式、演唱方式等,分析咏叹调这种技法在歌曲中的特色及运用特征,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歌剧在我国的发展及艺术特征,为音乐爱好者提高歌剧欣赏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潘明霞
关键词:咏叹调歌曲分析曲式结构艺术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